天天看點

長治雲步街唐墓

長治雲步街唐墓

《文物世界》 2005年05期 白紅芳 崔利民

2004年4月,山西省長治市城區政府在城區雲步街修建步行一條街施工中,發現兩座唐代墓葬,市文物部門接到報告,立即派員前往處理(兩墓編号為04CTM1~2)。現将發掘情況簡報如下。

一、墓葬形制

04CTM1墓由墓道、墓門與墓室組成。方向北偏東48度,單室磚墓,墓室底部距地表5.4米。墓道未清理。墓門位于墓室西部偏南,券頂,頂已坍塌,殘高1.4米,寬1.02米,進深0.7米。底條磚平砌0.35米高,再用條磚斜插封閉。墓室頂部坍塌,平面近方形,四壁略外弧,原為穹隆頂,殘高1.8米,東西長3.32米,南北寬3.30米。墓室底部錯縫平鋪地磚一層。墓壁砌法三順一丁,砌成五組,其上錯縫平砌,逐層内收。墓磚為長方形青灰色繩紋磚,有34 ×16.5×5厘米與33×16×5厘米兩種規格。墓室早年被盜擾,頂部坍塌,清理時墓室雜土中夾雜有陶器碎塊。墓室南壁角單磚平鋪三層砌成長方形磚椁,長1.64米,寬0.96米,高0.15米。内置男性屍骨一具,頭向西,葬式不清。北壁有長方形朽木痕迹,寬0.6米,長度不詳。内置女性屍骨一具,頭向西,葬式不清。朽痕處發現有鐵棺釘。随葬器物多被盜,男性磚砌棺椁内有陶罐,外圍放置陶俑、陶馬頭,正對墓門置石墓志一合(圖一)。

04CTM2位于M1南側略下,二者間距3米,墓向一緻。該墓早期人為擾亂,清理時發現,墓室内填土中夾雜有陶器碎塊。墓磚被拆除近底,在深1.04米處被一近代土洞墓打破。CTM2方向北偏東52度,墓室底部距地表4.8米。墓門朝西,殘長0.56、寬0.98米,高度不詳。墓室底部錯縫平鋪地磚,墓室平面近方形,南北寬3.16、東西長3.18米,高度不詳。墓室結構應與M1相同。墓室中部有長方形呈并列狀的朽木痕迹,每具寬0.6米,長度不明。朽痕南側發現有銅鋪首,銅釘帽,可知應有雙具棺木。北壁一隅有零散屍骨,葬式不明。随葬器物集中于墓門北側,以陶器為主,有陶俑及陶質馬、羊、磨、車、牛、雞與殘鎮墓獸、武俑底座等,墓門南側有青瓷罐,惜未發現墓志。墓磚為青灰色繩紋磚,規格34×15×5厘米(圖二)。

長治雲步街唐墓

二、随葬器物

二墓随葬器物以泥質灰陶為主,多數陶器表面有白色化妝土。陶馬足内有鐵筋,部分陶俑燒結度較低,陶質酥松。

04CTM1出土器物8件。包括陶罐1件,陶馬頭1件,陶俑5件,石墓志1合。

04CTM2出土器物21件。陶俑6件(2件武俑底座),陶制生活用具3件,陶制動物模型6件。分述如下。

(一)04CTM1

陶罐1件(CTM1:1)。平口,折沿,短頸,豐肩下收,平底。器表有白色化妝土。高32.5、口徑12.8、底徑14.6厘米(圖三)。

陶馬頭1件(CTM1:7)。頸下殘缺。長臉,長嘴,尖耳,眼部模糊,陶質松軟。頭高15、寬7厘米。

長治雲步街唐墓

陶武士俑3件(CTM1:3~5)。頭戴圓頂風帽,肩披铠,穿長裙,足登靴,足并立。雙手攏于胸前。高26.7、足徑3.8厘米(圖四)。

陶女侍俑1件(CTM1:2)。發绾高挽,面豐圓,首微仰,長眉細目。雙手拱于胸前,帔帛覆手下垂,腰束長裙,足登雲頭鞋。體态修長。高24.5、底徑6.6厘米(圖五)。

陶男執事俑1件(CTM1:6)。頭戴幞頭,面上仰,身穿翻領窄袖衣衫,下着寬裆束腿褲,站于方形踏闆上。右臂微伸,左臂屈肘于胸。手中有孔,原持物。高33.1、底徑7.5厘米(圖六)。陶胎燒結度較低。

青石墓志1合(CTM:8)。蓋頂,中部線刻十字形草葉紋,四周陰刻“唐故辛君墓志之銘”8字篆書。四刹線刻纏枝卷葉紋。志面界格,志文楷書24行,滿行24字,計533字。邊長54、厚15.5厘米。

(二)CTM2

1.陶俑6件

陶男執事俑1件(CTM2:1)。頭戴幞頭,方面大眼,身穿翻領長衫,腰中結帶,上衣下擺左右分開,足登高筒靴,立于方形踏闆上。右手置于腰間,左手置胸,手心有孔,原執物已佚。體塗白色化妝土。高37.7、底徑7.3厘米(圖七)。

陶執簸箕俑1件(CTM2:6)。發绾高挽,面豐圓,身穿交領窄袖襦衫,下着長裙,臂置膝上,呈蹲坐狀。手殘,原執簸箕,物已佚。高16、底徑8.2厘米(圖八)。

長治雲步街唐墓

陶女侍俑1件(CTM 2∶7)。發梳高挽,面長圓,上穿交領襦衫,腰束長裙,足登雲頭鞋,雙手合攏于腹,帔帛覆手。體塗化妝土。高19.6、底徑6厘米(圖九)。

長治雲步街唐墓

陶武士俑底座2件(CTM2∶10、16)。足以上殘缺。半圓形底座,尖頭靴,呈八字排列,原立武士俑。CTM2∶10,底徑38厘米,CTM2∶16,底徑18厘米。

陶雙首人面蛇身俑1件(CTM2∶3)。人面,頭戴尖頂風帽,大耳,圓目,獸蹄雙足,蛇身彎曲。高8.6、身長33厘米(圖一○)。

長治雲步街唐墓

2.陶制生活用具3件

陶磨1件(CTM2∶9)。圓形,上磨下盤。磨心雙孔,盤中凸沿一周。高6.5、直徑12.6厘米(圖一一)。陶車1件(CTM2∶11、13)。卷棚頂,出檐高翹。方形車廂,廂前有踏闆,車後開長方形門。高20.5、長27.5、寬11.5厘米。車輪圓形,輪心有毂孔。輪徑16厘米(圖一二)。3.陶制動物模型6件

陶豬1件(CTM2∶2)。長嘴,尖耳,長鬃,四蹄伏地,呈卧狀。陶質松軟。高4.5、長13.8厘米。

陶馬1件(CTM2∶4)。長臉,尖耳,馬鬃齊整,短尾結紮。四足站立,目視前方,背有鞍鞘。形體矯健。高56、長53.5厘米(圖一三)。

陶羊1件(CTM2∶5)。昂首,雙角彎曲,四足跪地,短尾,體肥壯。高9.7、長11厘米(圖一四)。

陶鎮墓獸1件(CTM2∶8)。體殘缺。豬鼻環眼,闊嘴獠牙,短尾上附,獸蹄足,蹲踞方形踏闆上。體内空。殘高22.5、頭高13、底徑19厘米。

陶牛1件(CTM2∶12)。側首,寬腮,短尾後附,四足站立,身軀粗壯。體内空。高19.5、長25 厘米(圖一五)。

陶公雞1件(CTM2∶15)。尖嘴,高冠,長尾,體肥壯。高8.7、長11.5厘米(圖一六)。

長治雲步街唐墓

4.其他

青釉瓷罐1件(CTM2∶14)。直口,短頸,肩飾三系,深腹,平底。外施青釉不到底。高28.3、口徑8.3、底徑8.9厘米(圖一七)。

銅鋪首2件(CTM2∶17、18)。獸面、高眉、環目,闊嘴銜環。獸面四邊有孔,部分尚存1.5厘米長的針狀銅釘。高6.5、寬2.5、環徑3.9厘米(圖一八)。

銅釘帽3件(CTM2∶19~21)。圓形,折沿鼓腹,其内鐵釘已朽。直徑2.5厘米(圖一八)。

三、結 語

04CTM1墓,據志文記載,墓主辛謙,字道光,隴西人,官授豐國府朝散大夫。六代居于上黨。祖國齊,本郡功曹,父附随,荊州昭丘縣令。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4月卒于家第,享年73歲。夫人宋氏,西河人,上元三年(676年)正月卒于家,享年85歲。其年歲次丙子三月,合葬于州城東北二裡平原。據志文可知,夫妻間隔20年合葬,該墓為二次葬。

04CTM2位于M1下首,二墓方向一緻,間距3 米,墓一大一小,一上一下,推測應是辛謙之子墓葬,此地應為辛氏家族茔地。M2未發現墓志,從墓葬形制與出土器物判斷,二墓應同為唐代早期墓葬。M2 的被毀原因,應與打破該墓的近代土洞墓有直接關系。

兩墓在長治地區唐代墓葬中屬中型以上墓葬,出土的器物具有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若非遭人為盜擾,按唐代厚葬習俗,應出土更為豐富的随葬器物。

(作者工作機關; 山西省長治市博物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