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發!54名乘客因新冠“假陽性”滞留機場,疑“樣本遭污染”

2月8日,54名乘客從英國轉機丹麥回國,因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而被滞留在丹麥哥本哈根機場的消息引發關注。

上述54名乘客自英國倫敦乘坐班機出發,目的地為中國上海,飛機于當天下午到達丹麥哥本哈根機場轉機。

根據當地防疫要求,全機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但在該航班起飛前,機上200名乘客中的54人卻接到機場方面的通知,稱檢測結果為“陽性”,無法登機前往上海,需要就地隔離或是傳回英國。

突發!54名乘客因新冠“假陽性”滞留機場,疑“樣本遭污染”

這54名乘客大多數為中國留學生,滞留乘客認為:這一集體“陽性”事件應當被認定為重大醫療誤診!

突發!54名乘客因新冠“假陽性”滞留機場,疑“樣本遭污染”

留學生李女士介紹,當天初次核酸檢測陽性的有54人,但當時機場的從業人員并未給到他們紙質的檢測報告,而是口頭通知他們為陽性(後經大使館協調才拿到紙質報告),并讓他們根據防疫要求到丹麥酒店進行隔離或是買機票傳回英國。

陽性報告

李女士表示,根據防疫要求,機上所有乘客于起飛前7天和48小時内,在英國做了雙核酸檢測或者核酸+IgM+N蛋白三檢,才拿到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出具的綠碼乘機。

是以,對于哥本哈根機場的核酸“陽性”結果,衆多乘客提出了質疑。在集體要求下,當晚所有滞留人員又再次支付25英鎊進行一對一的快速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全變成“陰性”。

此時,中國駐丹麥大使館從業人員趕到現場。在使館方面的協調下,滞留人員拿到兩份“一陽一陰”的報告,但飛往國内的航班已經飛走。

突發!54名乘客因新冠“假陽性”滞留機場,疑“樣本遭污染”

陰性報告

在這麼短的時間内

核酸檢測結果陰陽反轉

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滞留乘客在複盤事件時發現,飛機上有近200人,而54名“陽性”人員雖坐在飛機的不同區域,但均由同一位檢測人員進行檢測。他們有理由懷疑:一次醫療誤診事件。

乘客Wendy介紹,這名檢測人員是一位年齡較大的女護士,其檢測速度較快,“檢測棉簽是幹爽又白淨的,而這位護士用的棉簽是黃褐色的,濕漉漉的。”

前述李女士也稱,因這位護士處沒人排隊,便被拉到此處檢測,且在進行檢測時,該人員操作不規範,“口罩隻戴了一半,鼻子露在外面,不戴手套,手部沒有消毒就直接撕開檢測包裝。”

那麼,新冠核酸檢測“假陽性”除了在采樣過程中出現的污染之外,在實驗室檢測過程中還有哪些因素會導緻“假陽性”呢?

出現假陽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引物設計不合适

選擇的擴增序列與非目的擴增序列有同源性,因而在進行PCR擴增時,擴增出的PCR産物為非目的基因序列。但在臨床實際中,由于基本使用的是成品試劑盒,引物設計不合适的情況一般不會出現,但個别廠家試劑仍存在非特異性擴增現象,建議在使用前進行性能評價,比對篩選。

2.靶序列或擴增産物的交叉污染

這種污染有兩種原因,第一是整個基因組或大片段的交叉污染導緻假陽性。第二是空氣中的小片段核酸污染,雖然這些小片段比靶基因序列短,但有一定的同源性。互相拼接後與引物互補結合,可擴增出PCR産物,而導緻假陽性的産生。在規範操作的前提下,應該盡量避免第二種情況的發生。

3.标本間交叉污染

标本污染主要有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标本放置時,由于密封不嚴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标本而造成互相間交叉污染;标本核酸模闆在提取過程中,由于吸樣槍污染導緻标本間污染;有些微生物标本尤其是病毒可随氣溶膠或形成氣溶膠而擴散,導緻彼此間的污染。

4.PCR試劑的污染

主要是由于在PCR試劑配制過程中,由于加樣槍、容器、雙蒸水及其它溶液被PCR核酸模闆污染。

5.實驗室中克隆質粒的污染

試劑盒中的陽性對照參與核酸提取過程造成交叉污染,一些試劑盒為了監控核酸提取過程的品質,要求将試劑盒中的陽性對照(含有目的基因的假病毒)與樣本一起進行核酸提取,自動化的核酸提取儀由于加溫、振動等過程,在操作過程中氣溶膠可能會污染提取儀。

有的實驗室可能會将提取的核酸樣本闆加膜儲存,以備擴增,再次打開封膜的樣本闆時可能會造成交叉污染。是以,不建議對提取後的樣本核酸封膜儲存,最好立即檢測,同時,應對每一批提取後的儀器用75%酒精擦拭。

當PCR實驗結果出現假陽性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考慮是不是引物、反應液、移液器等污染模闆,然後需要一一排查,費時費力。

其實産生這一現象最常見的原因是核酸氣溶膠。離心機離心、劇烈地搖動反應管、PCR開蓋、移液器的反複吹打等會産生空氣與液體表面摩擦的情況,都會産生核酸氣溶膠,也就是實驗室裡(或移液器腔内)彌漫着含有長短不一核酸片段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沉降到樣本中導緻最後擴增出了假陽性熒光曲線。

可想而知,這些核酸小顆粒還會落到實驗台面、PCR儀、移液器、吸頭盒等等地方,如果我們不注意,這些核酸小顆粒就會日積月累地積聚,當實驗室裡核酸氣溶膠的濃度達到一定濃度,就會造成實驗室的污染進而産生PCR實驗結果的假陽性。

細節決定成敗,尤其對于實驗環境和操作要求極高的核酸實驗室,任何一個環節做不好都可能影響整個實驗結果。我們所有檢驗人員隻有把防污染思想貫徹于整個實驗過程中,才能有效避免假陽性的産生,保證準确的核酸檢測結果。

圖源:紅星新聞等

來源:極目新聞、紅星新聞、大醫一院檢驗科等

編輯:任裡程 審校:小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