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薄薄的故鄉隔岸凝視

薄薄的故鄉隔岸凝視

黎荔

薄薄的故鄉隔岸凝視

享譽國際的“第六代”導演王小帥有一本個人随筆,叫做《薄薄地故鄉》,講述他的電影《地久天長》、《青紅》、《我11》、《闖入者》創作背後的真實故事,還有許多翻箱倒櫃的老照片、兒時的畫、父母的家書、好友的信件往來、日記、劇本等等,共同裝訂構成這一本私人筆記。作為“三線”子弟,王小帥在上海出生4個月後,跟随父母來到貴陽“支援三線”,13歲因父親工作調動遷到武漢,15歲到了北京上學,23歲北影畢業後配置設定到福建,兩年後離開福建,開始“北漂”和獨立電影創作生涯,現在人在北京,但是戶口在河北涿州。每當有人問他的故鄉在哪裡?王小帥自己也說不清楚,是以他對故鄉的表述是“薄薄的”——淺淡的、被攤開的、被稀釋的故鄉。

這種感覺應該很多人都有過。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遷徙流變,這是一代人甚至數代人的集體遭遇。薄薄的故鄉,幾地搬遷,記憶散落,不固定的落腳點,晃晃蕩蕩的成長,這些都不能阻擋王小帥對故鄉的執念和追憶,心曾栖息過的地方,都是故鄉吧?可是,故鄉的确是薄薄的,留存下來的,是模糊的記憶碎片。這是身不由己的流浪者的鄉愁,颠沛流離在時代的洪流中。讀完這本書,我才懂得這位著名的導演如此癡迷的拍攝關于“三線”的故事,正是因為他想找到故鄉。沒有故鄉的人,鄉愁最重。沒有故鄉的人,别處回不去,此處卻也不是,就這麼夾在中間,兩頭不落。這種内心地基的不穩定,會引發更多意味深長的思考。

王小帥在書中試圖通過文字找回“故鄉”。他寫父親母親,往日的鄰裡,少年的孤獨,青春的迷茫,細節豐滿,曆曆在目,同時以翻箱倒櫃找出來的照片資料、圖畫作品,還有父母的家書、好友的信件往來、日記、劇本……讓人感受到這份真切、誠摯的回憶。這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的精神還鄉,但他所能傳回的,隻是由文字光影織成的一個薄薄的故鄉。整本書的裝幀設計很妙,鉛印的文字旁邊有作者的筆注、插畫以及塗改,讓人感覺就是一份手稿原件,展現出一種個人自傳的性質,同時也表現出了某種記憶的不确定性。封面則以薄薄一層硫酸紙披覆,隐約可見手寫字,似對回憶,對過去,對薄薄故鄉的隔岸凝視,但到底隔了一層,這個故鄉依稀可見、看不真切。

五六十年代“三線建設”拖家帶口的集體遷徙,改革開放後從鄉村到城市的大規模人口流動,經曆過此種漂流的人們,應該都有自己薄薄的故鄉感——一種無法融入地域、時常變遷的疏離感,與土地的疏離,與周圍人群的疏離,與自己回憶的疏離。“哪裡留存過你的記憶,哪裡就是你的故鄉。”這是王小帥書中最後的結論。反複回味“薄薄的”三個字,讓我觸摸到平淡詞句下的身世飄零之感,心中不免生出薄薄的凄涼。薄薄的凄涼是什麼呢?就是個人如同時代洪流中的一滴水,無從決定自己的命運,人世間一切愛憎與哀樂發生着,但轉瞬又消逝了,隻留下一種無可奈何、無從說起的惘然,如煙如霧,漸漸浮上心頭。

突然想到,就算一個人幼年沒有那麼輾轉流離,但長大後離開故鄉、闖入他鄉,經曆了很多的人與事,慢慢與故鄉睽隔生疏了,當他奔波半生、蓦然回首,他遙望的,也是迷失在煙霧中的薄薄故鄉吧?想起一些舊事卻想不起時間,仿佛那些舊事并不曾真的發生。想起一些故人卻想不起細節,仿佛那些故人并不曾真的相遇。好似遺落了一支歲月的筆,它一跌跌進了時光的指隙,從此消瘦,同往事一并揉碎在泥土裡。

我認同王小帥所說的,現代人的“故鄉感”已經越來越淡化,哪裡都一樣,更多故鄉的意味隻有在記憶中去尋找,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他那麼多愁善感、擅長回憶,當無眠的夜,天上有薄薄的雲,有雲隙中透出的月光映到窗子裡來,那薄薄的光照亮了鏡子,也照亮了回憶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如他那麼幸運,往昔的事物與他遙相呼應,被他薄薄地吸滿,當起風的時候,身子裡藏着鼓鼓的故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