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上周末宣布,将取消幾乎所有新冠疫情的限制措施,盡管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仍在導緻感染病例的激增。世衛組織警告稱,在現階段的疫情抗擊戰中,任何國家宣布“投降”或“勝利”都為時過早。

病毒不會根除但生活回歸正常
挪威首相斯特勒(Jonas Gahr Stoere)周六召開新聞釋出會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将不再成為大多數人的主要健康威脅,奧密克戎病毒引起的疾病要輕得多,我們受到疫苗的良好保護。”
根據新的規定,挪威将不再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也不再需要在擁擠的環境中佩戴口罩,夜總會和其他娛樂場所将全面恢複營業。
此外,新冠感染者不再需要自我隔離,盡管挪威政府仍然建議他們居家隔離四天。而前往挪威的旅客将不再需要提前登記抵達,政府也取消了之前對一些未接種疫苗的旅客在出發前提供陰性測試證明的要求。
除了挪威之外,目前包括丹麥和瑞典在内的北歐國家都基本已經取消了大部分疫情期間的封鎖隔離措施;英國也計劃提前結束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進行自我隔離的規定。
美國政府也試圖安撫群眾,讓他們相信新冠病毒危機不會永久地持續下去。白宮新冠疫情應對協調員傑夫·齊恩茨(Jeff Zients)上周表示:“感染人數和住院人數在經曆空前激增後,我們很快就能回到正常生活的時代,不用再擔心封鎖和限制。”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資料,自1月15日新冠感染人數創下曆史新高後,新增病例已經由平均每天超過80萬例,下跌至上周平均每天約20萬例。截至上周,美國住院病例也比1月20日的峰值水準下降了35%。
白宮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正在走出 新冠“大流行”階段。“盡管新冠病毒不會根除,但他相信美國已經能夠控制住這種病毒,不會讓它再威脅到醫療系統或擾亂經濟。”福奇表示。
來自全球的真實世界研究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雖然更具傳染性,導緻感染人數激增,但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并沒有以同樣的速度上升。福奇表示,接種加強疫苗是向人們回歸正常生活的過渡,美國還在大規模部署新冠抗病毒藥物。
“大流行”向地方流行病過渡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此前預計,2022年有望實作世衛組織所期望的“新冠疫情全面控制”,全球的群眾将會迎接普通而平穩的生活。張文宏向第一财經記者解釋稱,全球疫情常态化之後,就會慢慢進入到地方性流行病的階段。
美國内布拉斯加大學傳染病專家詹姆斯·勞勒(James Lawler)博士表示,在某些方面,新冠病毒經過在全球長達兩年多的傳播,符合地方性流行病的定義。無論是否選擇将其稱為地方性流行病,都不會改變它導緻生命損失的威脅。“一些國家的開放相當于是妥協和放棄抵抗的一種方式。”勞勒表示。
勞勒強調,抗病毒藥物并不是結束新冠大流行的“殺手锏”,這就像人類仍然無法避免死于細菌性的疾病,因為我們有了有效的抗生素。他還表示,不應該認為病毒總是會進化為緻病性更弱的毒株。
不過根據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援引的資料,新冠的緻死率正在接近流感。“根據兩周前的資料,德國确診死亡率粗略估計在0.16%,以色列的死亡率在0.11%,這些都是全球治療水準最好的地方;流感的緻死率控制在0.1%以内。”陸蒙吉表示。
科學家們還警告稱,在疫苗接種率沒有達到一定水準的情況下,寄希望于自然群體免疫的實作是不切實際的。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目前隻有64%的美國人口接種了全程疫苗,隻有42%的人接種了第三劑。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表的兩項研究,即使第三劑加強疫苗接種後的有效性高于兩劑疫苗接種後的有效性,但有效性仍然會随着時間推移減弱。
最新資料顯示,第三劑疫苗接種後的兩個月内,對防止新冠急診和住院治療的有效性分别為87%和91%,到第四個月,對防止急診和住院治療的有效性分别降至66%和78%。研究人員認為,疫苗保護性減弱的證據加強了進一步考慮額外劑量以維持或改善保護的重要性。
“如果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都接種了第三劑疫苗,并且可以開始第四劑疫苗的接種,那麼我們可以接近大流行緊急狀況的結束。”勞勒表示。
此外,病毒的變異也是懸在全世界空中的一根達摩克利斯之劍。科學家們認為,一些尚不具有足夠免疫屏障的地方很容易産生另一種新冠變異株,可能導緻新一波流行病。
世衛組織官員多次警告,奧密克戎不會是新冠病毒最後的變異株。“病毒傳播更快意味着發生變異的風險也越大。”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現在任何國家宣布投降或者是勝利都為時尚早。”勞勒也表示:“沒有資料強烈表明新冠病毒已經用盡了所有變異和創造新的高傳染性變異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