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青春期11-18歲孩子的特點(超詳細總結)

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青春期11-18歲孩子的特點(超詳細總結)

11~12歲:天真、多變、缺乏安全感

“誰喜歡我?“階段

青少年生活的焦點:讓人接受

這個時期,孩子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朋友、愛好、情緒,甚至聲音都在變。知道有人在身邊幫助他們時,孩子應對這些變化就會容易一些。

心理上

1.喜歡學習新技巧,喜歡有挑戰性的事物。

2.漸漸地能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正義,公平。

3.開始具有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的能力。

4.努力尋找别人行為的動機。

5.大腦的快速發育可能會導緻健忘(新一輪的忘記作業又開始了)

人際關系上

1.經常辯論,可是論證多以感情為基礎,而不是邏輯。

2.尋求同伴的認可、贊同。

3.通常在家裡表現出自己最壞的一面。

4.如果有一位同性摯友會讓他們受益良多。

5.重視父母以外的成人的影響。

6.開始對異性産生興趣,會嘗試親昵的舉動。

情緒情感上

1.為了合群,常常掩飾自己真實的感情。

2.互相交流感受會對他們大有益處。

3.為做決定而猶豫不決。

4.與其他任何階段相比,更容易撒謊。

5.可能會看重感官刺激,而輕視堅持和實踐的作用。

父母的關鍵行動

1.把握住這段時光,這個階段的孩子仍然非常想和你在一起。

2.和孩子一起規劃去探險,一起考慮有意義的活動安排。(想一想:孩子青春期前沒完成的心願)

3.盡情享受和孩子一起讀書、看電影,聽音樂的時光,這能引發你與孩子之間關于人生的有意義的談話。

4.與孩子談論成人的生活,談論你最大的冒險和失誤,他們想聽。

5.與孩子讨論關于性的話題,認真地回答他們問你的任何問題。如果你不這麼做,他們就會去問網絡。

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青春期11-18歲孩子的特點(超詳細總結)

12~14歲:好奇、易怒、不穩定

“我是誰?“階段

青少年生活的焦點:尋求自我

這時,孩子進入一個自我發現的階段。他們的興趣和能力可能會發生變化,而且,生平第一次,開始和有些人合不來, 他們開始考慮自己是誰,自己相信什麼。

1.能夠進行自我評估與自我批評。

2.能夠看到問題的正反兩方面。

3.能夠收集資訊形成觀點。

4.能夠解決步驟繁多,複雜的問題。

5.整理思緒的能力增強,不過,可能還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

1.常常會對通俗文化、俚語或者時事感興趣

2.想要參與規則的協商,逾越邊界。

3.在某些方面會表現出發展中的、類似成人的性格。

4.需要父母以外的成人的影響。

5.同性摯友會讓他們受益。

1.喜歡嘲諷的、世故的笑話。

2.常常熱衷于上司别人,喜歡教小一點兒的孩子。

3.可能會在意外貌和表現。

4.傾向于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過滿。

5.從情感交流中受益。

1.多多鼓勵,每天都對他們說些鼓勵的話。

2.開車帶他們去想去的地方,和孩子在車内閑聊的機會很快就沒有了。

3.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套規矩,一套條款清晰、得到他們認可的規則,會幫助你成為一名辦事公正的權威人士。

4.尊重的前提下密切關注他們的行蹤。用數位裝置和孩子保持聯系,并且經常和他們呆在一起,不過适當留給他們一些空間。

5.指出他們的獨特之處。如果你不幫助孩子弄清他們的身份,其他人就會乘虛而入。

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青春期11-18歲孩子的特點(超詳細總結)

15-16歲:叛逆、冒險、勇于嘗試

“為什麼我不能”階段

青少年生活的焦點:追尋自由

在這個階段,青少年開始懷疑生活應該遠不止他們看到的、經曆的那樣。而且,随着他們個人經曆的增加,會越多地質疑權威的建議,即使是善意的建議。

成人的作用:幫助孩子樹立價值觀

在這個年齡段:他們像哲學家一樣思考,是以,多問孩子問題

追尋自由是他們的行為,是以,盡可能讓他們自己選擇

(1)獲得其他成人的幫助。創造機會,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能幫助他們建立正确價值觀的成人。

(2)主動出擊。即使孩子把你從身邊推開,也要争取他們的信任。給他們寫卡片;給他們發資訊;出其不意地帶他們出去吃午飯。騰出時間陪他們一起高高興興地玩。

(3)始終如一。幫孩子建立明确的規則,對孩子說明你的期待,以及違規的後果,言行要始終一緻。防範是關鍵。

(4)談論情感問題。不管他們是否開始談戀愛,他們肯定有關于戀愛的觀點。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在一個沒有壓力的情境下和你談論他們的戀愛觀。

(5)尋找冒險的機會。不要限制他們的經曆,相反,設法尋找機會,鼓勵他們去體驗,讓他們置身于充滿挑戰的情形中,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潛能。

(1)聚焦、回憶、組織資訊的能力逐漸增強。

(2)熱衷于談論全球問題,并且可能會譴責成人的做法

(3)過于在意自我,可能認為“每個人都在看我”。

(4)喜歡冒險和聳人聽聞的經曆。

(5)好奇心強,喜歡刨根問底,對超自然現象感興趣。

(1)對戀愛關系可能變得更加“投入”。

(2)對性越來越感興趣(據報告,美國41%的人有了性行為)

(3)對約會暴力和強奸的敏感性增加(16歲)

(4)可能會抑郁,這幾年是青少年自殺事件的高發時期。

(5)渴望獲得自由、尊重,希望擔當重任,喜歡與願意聆聽自己想法的成人交談。

(1)選擇讓他們覺得更有信心,而不是規則。

(2)很在意别人對自己的具體的贊揚。

(3)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個人傾向以及行為方式。

(4)需要别人的幫助來應對極端的情緒。

(5)尋求刺激的情感經曆。

(6)容易迷戀自我傷害、酗酒、色情資訊等。

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青春期11-18歲孩子的特點(超詳細總結)

16-17歲:标新立異,理想化,不切實際

“我如何才變得重要”階段

青少年生活的焦點: 卓爾不同

常對更為宏大的社會事業感興趣,并且渴望為之做出貢獻。

成人的作用:幫助孩子培養才能

(1)識别孩子獨特的才能和性格特征,把孩子的潛能激發出來。

(2)讓其他成人也參與進來。邀請一些值得信任的成人來幫助你發現孩子獨特的才能和性格特征。

(3)發現孩子有消極行為時,告訴他們:“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可不像你自己。”通過指出孩子的行為違背了他們自己的價值觀,來勸阻他們的消極行為。

(4)不要扼殺他們的夢想,即使孩子的想法看起來不現實,家長也要明白,他們是在追尋自己的夢想。

(5)父母的職責已經變了,明白你的角色已經從空中交通管制員變成了教練。

追尋自由是他們的行為動機,是以,盡可能讓他們自己選擇

(1)能敏銳地洞察一些複雜的問題。

(2)喜歡冒險和聳人聽聞的經曆。

(3)有投機心理和理想化的傾向。

(4)很難做長遠打算。

(5)智力不斷發展,能了解似是而非的,誇張的,含沙射影的,諷刺的說話方式上。

(1)對戀愛關系可能會變得更加“投入”。

(2)對性越來越感興趣(據報告,美國54%的人有了性行為)

(3)關心控制、責任、自由之類的問題(不管是個人方面的,還是全球性的)

(5)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整天忙忙碌碌見不到人。

(1)把幽默看作積極溝通的一面。

(2)對“我是誰”這個問題不再像以前那麼糾結,可能變得比前幾個階段更加誠實。

(3)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

(4)可能很難調整控制自己的情緒。

怎麼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青春期11-18歲孩子的特點(超詳細總結)

17-18歲:關注未來,積極主動,

對未來有畏懼心理

“将來做什麼?”階段

青少年生活的焦點:畢業

開始厭倦高中生活,一般會表現出對學校相關活動不感興趣。轉而對高中之後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在期盼将來的同時,他們也很焦慮,不知道自己的将來會是什麼樣子。

成人的作用:關注他們的選擇

(1)讓孩子平靜下來,告訴他們沒必要現在就弄明白整個人生。

(2)關注孩子的"蹒跚學步”。

(3)與孩子讨論事業方面的興趣。幫助他們調查、測試這些興趣。

(4)不要急于幫助孩子擺脫困境。讓他們自己學會如何應對困境,如何改正所犯的錯誤,這能讓他們為将來做好準備。

(5)孩子即将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是以,找個合适的時機,移交那份自由,讓他們學會自己做主。不過,在他們自己處理很吃力的方面,繼續給他們提建議。

(1)可能會過于浪漫化或者危言聳聽,把情形看得過分嚴重。

(2)對時事以及社會問題很敏感。

(3)能夠解決情形複雜,步驟繁多的難題。

(1)對性越來越感興趣

(2)很少有空待在家裡。

(3)在個人決定方面,想要自己做主。

(4)能尊重别人的意見并且能夠妥協。

(5)和成人待在一起時,感覺更自在了。

(1)情緒上變得更穩定,但是仍然需要父母的支援和照顧。

(2)通常在某一個特别感興趣的領域做得很好。

(3)看重對自己坦誠。

(4)個人興趣方面,常常有創造性的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