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有句老話叫“兒大不由娘”,它講的就是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意願,不再順從母親。

通過平時的觀察,我們大概能發現,這種現象往往在男孩的身上表現得更明顯,很多男孩越長大,越會脫離母親的掌控。這究竟是為何呢?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男孩成長,離不開的“母親”

《養育男孩》一書中提到:男孩的成長有三個重要階段:幼齡期、少年期和青春期。

不同的成長階段,男孩的行為、性格以及心理發展特點是不同的,是以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應該是不同的。

在男孩眼中,媽媽這一角色可能跟父親相比,更加特殊。

一來媽媽是帶自己來到人世間“最親密的人”,跟自己有着很深的羁絆;二來媽媽是男孩成長過程中接觸最多的異性,給他們跟未來伴侶建立親密關系奠定了“基石”。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是以,男孩成長過程中,母親如何做好自己的定位,采用哪種教育方式,這是尤為重要的。

為何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

“我兒子小時候可黏我了,一會兒不見就哭鬧,但為什麼越長大,越不願意搭理我呢,而且還嫌我唠叨。”

上面這位母親的困惑,想必你也經曆過。針對這種現象,心理學家認為,多半是母親在兒子長大過程中的幾個時間節點,沒把握好教育分寸,進而出現“母子離心”的狀況:

1、兒子幼齡期(0~6歲),母親沒給足關愛

一般認為,0~6歲可以稱為男孩的幼齡期,它是母子之間建立良好親密依戀關系的最佳時期。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大量研究結果發現,幼齡期的男孩的安全感,來自于母親的悉心照料。

某檔綜藝節目中,汪小菲調侃兒子“你一個男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但大S立馬反駁,安慰兒子有媽媽在,不用害怕。在她看來,小孩子會哭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是男孩子,也不該壓抑自己的情緒。

确實,對于男孩來說,媽媽的擁抱、親吻都可以慰藉自己心中的不安,而且無人可替代。這種安撫和關心,往往能夠讓男孩與媽媽的關系更緊密。

反之,如果母親在這段時間沒有給足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陪伴,往往就容易使其陷入“惶恐不安”的情緒中。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恰好有些媽媽容易忽略掉男孩們對“母愛”的渴求。

之前就在某訪談節目中看過類似的故事,靠社交賺錢的公關跟媽媽的關系比較疏遠,原因就是自己幼齡期間,學滑冰時經常摔倒,媽媽卻以“你是男孩子”的由頭,一次都沒有扶他。

在媽媽看來,自己的教育非常奏效,這樣才能養出一個有男子氣概的孩子,卻沒有看見兒子眼中滿滿的失落感。

早期的“狠心教育”,往往就是埋在母子關系中的一顆地雷,導緻男孩子們将來很難跟母親親近起來。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2、兒子少年期(6~13歲),母親沒給足尊重

“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是多少媽媽的口頭禅!

教育專家認為,處于“少年期”的男孩,迫切需要外界的肯定和尊重,尤其是來自媽媽的,這是他們的“自信源泉”。

但很多媽媽沒有接收到孩子的信号,還是習慣性地把兒子當成小孩,為他們包辦一切,不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或者因為一些小事唠唠叨叨,不給兒子插嘴的機會。

長期如此,兒子往往會選擇性逃離,不知不覺中跟母親“離心”。

3、兒子青春期(14歲~成年),母親沒給足自由

青春期的男孩,正是其獨立人格發展的巅峰期,他們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是以,專家提出建議:當兒子到了14歲的時候,媽媽就該退位,學會放手了。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母親能夠真的放心。

還記得電視劇《開端》中盧迪的媽媽嗎?明明孩子已經成年,卻還是試圖掌控他的一切,上至衣食住行,下至養貓交友,盧迪的一切行蹤都要跟母親彙報。

而且連自己的私人筆記,母親都會公之于衆,嘴上打着“我為你好”的口号,但每件事都透露着自己對孩子強烈的“掌控欲”,絲毫沒給孩子自由。

這種窒息的母愛,無疑會把兒子推得越來越遠,正如盧迪所說,“我不是你的傀儡,不是你的私有品。你想過我的感受嗎?你所謂的愛,和軟禁有什麼差別。”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站在母親的角度,我們能了解她的出發點可能是擔心孩子,但有時候如果沒有把握住分寸,往往就會适得其反。

英國倫敦大學有位學者說過,父母的控制行為關系着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父母掌控欲望太強,往往會對孩子的幸福感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可能會持續一生。

學會得體的退出,是母親的一場修行

作家龍應台有這麼一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為啥男孩長大後難跟媽媽親近?兒子到了這一年齡,媽媽就該退位了

很多時候,當你們發現子女已經不受掌控,動不動就吵鬧,或者拒絕溝通的時候,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管束太多,沒有聽聽看孩子們的想法。

作為母親,我們有時候确實可以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一闖,也讓自己停下來歇一歇,不要時刻緊繃,這樣才能培養一種良性的家庭關系。

最後送上北大才女趙婕的一句話給大家:“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

這大概是為人母親,最好的一場修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