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小耳畸形的孩子上學,怎樣才能不被嘲笑?

作者:餘文林整形博士

小耳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的耳鼻喉科疾病,發病多與胚胎時期發育異常有關。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生伴随着小耳畸形,心裡無比自責,同時又很擔心耳部的畸形會讓孩子上學後受到同學的歧視和嘲笑。

「科普」小耳畸形的孩子上學,怎樣才能不被嘲笑?

小耳畸形最實質的影響就是影響聽力和孩子的心理發育。根據《小耳畸形患者心理狀态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有超80%的小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比如人際交往敏感、社交障礙、抑郁、敵對或存在攻擊性等。

3歲以前的孩子不太關注自己的外貌,5~6歲孩子的審美觀念逐漸出現,會慢慢意識到自己與同齡人的不同。當小耳畸形患兒接觸其他小朋友,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差異時,可能會産生自卑的心理,甚至可能會被孤立,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怎樣才能讓小耳畸形患兒上學不會被嘲笑呢?隻有通過耳再造手術才能幫助患兒恢複正常的耳廓。

「科普」小耳畸形的孩子上學,怎樣才能不被嘲笑?

從孩子身體發育的階段性和心理影響來看,6~10歲是進行耳再造手術的最佳時期。不過還需要根據患者的體格發育而定,若是身材過于瘦小肋軟骨量不足的話,雕刻出來的耳廓也會小些,這種情況就建議等孩子長大一點再做手術。

耳再造手術常用的手術方法主要有三種:直埋法、擴張法(全包法)、一次成型法。由于一次成型法支架外露的可能性比較大,是以前兩種術式最為常用。

直埋法和擴張法均為分期手術,分為兩期手術,視情況做第三期耳部調整手術。

1.直埋法一期手術是将切取肋軟骨雕刻成耳廓支架,切取一塊肋軟骨塊置于胸部皮膚内(二期手術用作耳廓基樁);雕刻好的耳廓支架放于耳朵皮膚内,縫合固定。半年後行二期手術,将再造耳廓擡起,将胸前皮膚内的軟骨塊取出來,縫合固定于耳後,再通過颞頂筋膜瓣轉移加植皮的方法覆寫耳後傷口。

「科普」小耳畸形的孩子上學,怎樣才能不被嘲笑?

2.擴張法一期手術是于耳部皮膚内埋置擴張器,每周定期往擴張囊裡注水,擴張皮膚4個月後将擴張囊取出來,行二期手術。切取肋軟骨雕刻成耳支架及耳廓基樁,放置于擴張好的皮膚中,縫合固定。最後負壓吸引,讓耳廓結構得以突顯。

「科普」小耳畸形的孩子上學,怎樣才能不被嘲笑?

家長們可以做功課,對比兩種手術術式再做選擇。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選擇技術好,經驗豐富的醫生,這樣手術安全和手術效果才能有所保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