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心理咨詢師的多孩媽媽

作者|朱曉愛

來源|真實故事計劃

ID|zhenshigushi1

生下第二個孩子後,朱曉愛面臨的最大難題,不是經濟困難或精力不足,而是大兒子的靈魂拷問:媽媽,你更愛誰?

多孩時代,如何在孩子之間做到平衡,朱曉愛選擇了向心理咨詢師求助。

數不清第多少次調停兩個兒子的争吵後,我終于決定,去找心理咨詢師。

坐到咨詢師的工作室,我問出了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

怎樣處理兩個孩子間層出不窮的沖突,讓他們和平共處?特别是,該怎樣對待一直對弟弟有心結的老大?

我有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哥哥7歲半,弟弟5歲。

每次向别人介紹時,大家都會說:“嚯,倆兒子”,語氣中帶着調侃和同情。

因為在主流觀念裡,生兒子意味着将來得在幫助孩子結婚、帶娃等方面付出更多。

不過我沒想到的是,兩個兒子給我帶來的“麻煩”,從老二出生後不到一個月起就開始了。

老二貝塔的到來是個意外。

2016年初,我發現自己再次懷孕了。

1984年出生的我,在北京一家金融機構任職,老公是外企的管理層,家庭經濟寬裕,我也還處于适宜生育的年齡。

于是,我們夫妻欣然接受了上天的這份禮物。

懷孕期間,周圍很多二孩媽媽都告訴我,弟弟妹妹的到來會讓老大感到失落,是以要特别關注老大的情緒,不要讓他感到父母不再愛他、關注他。

我們也特意和老大多交流,告訴他很快會多一個弟弟或妹妹。

但還不滿2歲的老大虎虎并不真正了解,我們也無法給他做更多的心理建設。

不過在當時,我對擁有兩個孩子的前景還是樂觀的。

我自己就出身于多子女家庭,下有弟弟和妹妹。

父母把我們教育得挺好,我和弟弟、妹妹雖然談不上有多優秀,但至少都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孝敬父母,彼此之間感情深厚。

有了父母的成功示例,我相信自己能比較輕松地教育好兩個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相親相愛。

生下貝塔,出院回到家,想到過來人們的勸告,我雖然虛弱疲憊,還是盡量抽時間陪伴虎虎。

除了必須照料貝塔喂奶、換尿布外,很多時候我都和虎虎單獨相處,陪他讀繪本、玩玩具。

我想,隻要讓虎虎感到媽媽對他的态度和以前一樣,他應該就不會對弟弟的到來生出芥蒂。

看心理咨詢師的多孩媽媽

圖 | 虎虎和貝塔

然而,事實很快給了我重重一擊。

回到家的第七天,虎虎趁我上洗手間的間隙,對着弟弟的臉打了幾巴掌。

回來撞見的我驚慌失措,立刻一手拎起虎虎放到一邊,大聲責備他。

我當時的樣子一定很兇,因為吓壞了,非常後怕,無法想象自己晚來一步的後果。

虎虎的眼淚嘩嘩地流下來,眼神裡滿是委屈和不服。

給貝塔哺乳時,虎虎有時會拉下我的衣服,祈求我不要給弟弟喂奶,我猜想,他是接受不了媽媽和弟弟之間如此親密的肢體接觸。

我對他說,你小時候媽媽也是這樣給你喂奶的,要是不喂奶,弟弟就餓死了。

虎虎說,餓死就餓死。

我終于意識到,不管我多照顧虎虎的情緒,對他來說,弟弟畢竟從一個抽象名詞變成了活生生的“闖入者”,分走了原本隻屬于他的媽媽。

随着貝塔一天天長大,對我的需求越來越多,也開始慢慢離開嬰兒床,“侵入”更多地方,這個問題也随之愈加凸顯。

虎虎很少正眼看弟弟,甚至對弟弟表現出了敵意。

貝塔大概三四個月時,有一天,虎虎趁大人不在,拿枕頭捂住了弟弟的頭。

我回到房間時,看到弟弟的小腦袋被壓在枕頭下,四肢因為缺氧不斷掙紮。

我一個快步沖過去,奪過枕頭扔在地上,對着虎虎歇斯底地吼了一聲。

那一刻,他在我眼裡是惡魔。

吼完後,我的情緒接近崩潰的邊緣。

這一次,虎虎沒有哭,這個三歲男孩倔強地看着我。

我哭了,自老二出生以來,老大的種種表現,讓我疲憊不已。

我哭着對虎虎說,媽媽很愛你,也很愛弟弟,媽媽不會因為弟弟不愛你,你可以跟媽媽一起愛弟弟麼?

這時虎虎似乎有些觸動,畢竟他也隻是個孩子,看見媽媽哭了,卸下了剛剛僞裝的倔強,也開始流眼淚。

從那以後,我們再也不敢讓虎虎和貝塔單獨相處,他也沒再傷害過弟弟。

但我看得出來,他還是不喜歡弟弟。

有時他會說讓警察把弟弟抓走,因為弟弟偷了他的玩具;出去旅行,他會讓我把弟弟留在火車上。

每次我都又好氣又好笑,隻能一遍遍地跟他說,弟弟和你一樣是媽媽親愛的兒子,怎麼能丢下他呢?

貝塔到來的前半年,就在虎虎對弟弟的抗拒中過去了,和我當初的想象相去甚遠。

而這場兄弟之戰,才剛剛開始。

三歲後,虎虎上幼稚園了。

也許因為跟弟弟相處時間少了很多,也許他慢慢發現有弟弟也不完全是件壞事,比如家裡會有更多的玩具,弄壞東西可以讓弟弟背鍋,可以慫恿弟弟幹自己不敢幹的事......

總之,虎虎對弟弟的态度緩和了很多。

貝塔也長大了,能和哥哥玩到一塊去,慢慢地,兄弟倆的互動越來越多了。

虎虎對弟弟越來越依賴,放學回家沒看到弟弟就會問弟弟去哪了,也會經常跟弟弟分享玩具和食物。

每當看到這些和諧的畫面,我心裡都暖暖的。

看心理咨詢師的多孩媽媽
看心理咨詢師的多孩媽媽

圖 | 上圖為哥哥的手工作品,下圖為弟弟的

但虎虎仍會做一些讓我不滿的事。

在外面,他對朋友比對弟弟好,有時甚至會從弟弟手上搶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

為了讓虎虎對弟弟有更多的愛,我無數次對他說,你和弟弟身上流着同樣的血液,要互相幫助,就像媽媽和舅舅、小姨一樣相親相愛。

每次我都試着用情打動,用理說服,虎虎聽的時候直點頭,似懂非懂的樣子,但過不了多久,老問題又會出現。

不僅如此,虎虎還經常向我發出靈魂拷問:“媽媽,我和弟弟你更愛誰一點”,“媽媽,你覺得我跟弟弟誰更帥”,“媽媽,如果我跟弟弟掉到水裡,你先救誰”。

除了說“一樣愛”,“一樣帥”,“看誰更需要救”,我想不出更好的答案。

這些“敷衍”的答案,肯定是不能滿足虎虎的。

他會追問到底:“隻能選一個,你選誰?”“都需要,你選誰?”我知道他期待的答案,但每次都隻能糊弄過去。

時間久了,我對虎虎感到有些無奈,覺得這孩子怎麼像個小黑洞,不管給他多少愛都填不滿呢。

問了問身邊的一些二孩家庭,基本也都有類似的問題。

我想,或許是持續了幾十年的獨生子女時代的影響,加上如今條件富足,很多家長都對第一個孩子傾注了過于豐盛的愛和關注。

不像我小時候,父母忙于生計,放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本就不多,我和弟弟妹妹也就無從比較他們更偏愛誰一些。

而現在,老大原本是家庭的中心,有了弟妹後“地位”不保,周圍又仍有不少獨生子女家庭,兩相比較之下,孩子就容易心理失衡。

這或許是從獨生子女時代轉向多子女時代的過程中,不少家庭需要面對的一個坎。

意識到這點後,我感到自己需要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為撫育孩子提供參考和幫助。

我原本就對心理學很感興趣,經朋友介紹後認識了一位資深心理咨詢師,進入了他的工作群。

這位咨詢師擅長青少年心理治療,對家庭教育也有很深的研究。

工作群裡基本都是正在或有意從事心理咨詢的人,經常讨論咨詢個案。

我很喜歡看他們讨論,從那些案例裡,我了解到一個個看似平靜的家庭内部的沖突與創傷,看到很多外表天真單純的孩子豐富、複雜的内心世界。

在社會快速變化發展的當下,家庭作為其中的細胞,也在承受着各種沖擊,面對形形色色的問題。

這讓我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經常對照自己的行為,看看有沒有不适當的教育方式。

随着逐漸長大,兄弟倆個性上的差别也越來越凸顯出來。

哥哥性格大大咧咧,好動毛躁;弟弟沉穩細膩,安靜自律;哥哥活潑熱情,弟弟慢熱敏感。

哥哥總是顯得“不聽話”,“惹事”,經常被批評。

弟弟因為年紀小,我們包容些,再加上本身性格乖巧不惹事,很少受到責備。

這樣一來,虎虎有時候就會把氣撒在弟弟身上,說讨厭弟弟,或者抗議我們偏袒弟弟。

孩子爸爸平時工作忙,加上處事方式比較簡單直接,我主要安排他負責陪孩子運動、以男性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面對他們遇到的一些困難等,更細膩的陪伴和照料基本都是我負責。

兄弟倆還小,本身就更黏媽媽,對我的“争奪”也展現在各個方面,比如争着和我一起睡覺。

虎虎五歲前,我在我的卧室搭了一個小床,虎虎睡小床,貝塔和我以及爸爸睡大床。

虎虎五歲後,我開始計劃讓他逐漸獨立睡覺:晚上我先在他的房間把他哄睡着,然後再回到自己的房間,貝塔則跟着爸爸先睡。

計劃是美好的,執行起來卻一團糟。

半夜虎虎醒來,發現我不在身邊,哭着去我的房間找我,我不得不起床去陪他。

不一會兒貝塔醒了,發現我不在,哭着去哥哥房間找我,我又不得不陪着他回房間睡覺。

一來一回,我的睡眠被切割得零零碎碎。

最後我隻得放棄了這種凡事親力親為的做法,讓阿姨陪哥哥睡。

之前貝塔年紀小,比較聽命于哥哥,随着逐漸長大,他也開始與哥哥抗衡了。

體力不夠,貝塔就和哥哥打嘴仗,比如争論媽媽更愛誰多一點。

一次旅行的路上,兄弟倆又争起這個話題。

虎虎說,他先出生的,他才是媽媽的兒子,貝塔回擊說,誰長得像媽媽,誰是媽媽的兒子。

因為貝塔長得比較像我,虎虎長得更像爸爸,那一次,虎虎少有地被擊敗了。

有時看着兩個小男人在我面前出盡百寶地争寵,我也會暗自有些開心。

但更多的還是苦惱:我期盼的兄弟倆親密和睦的情景,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呢?

兩個孩子漸漸長大,開始展現出各自不同的天賦、興趣和學習能力。

除了兄弟間的吵鬧,新的問題擺在了我面前:

當兩個孩子的“優秀”程度不同時,該怎麼避免家庭天平的傾斜。

比如,貝塔在美術方面初步展現出一些天賦。

我們送他去上美術課,他可以一連畫上好幾個小時,老師非常欣賞他的專注力。

在老師輔導下完成的作業,色彩、造型也可圈可點。

孩子爸爸很欣喜,想把貝塔的畫都挂在家裡牆上,我想了想,否定了這個建議。

因為兄弟兩争奪的,除了玩具、父母的愛,還有外人的贊美。

把家裡的空間都用來展現貝塔的才藝,對虎虎是不公平的。

看心理咨詢師的多孩媽媽

圖 | 貝塔的繪畫作品

家裡的孩子是同性别時,總是更容易被拿來比較。

我妹妹很多次半開玩笑地說,她一直活在我的“陰影”下。

第一次聽她說這話的時候,我很詫異,我好像從來沒有欺負過她,她怎麼會這麼說呢?

後來才知道,因為我性格外向,活潑熱情,從小到大一直成績優異,屬于站在舞台中央的那類人。

相比之下,妹妹性格内向,成績一般,沒有那麼耀眼的光芒。

更巧的是,我與妹妹相差三歲,我的國小、國中老師後來相繼成為了她的老師,老師們會經常在妹妹班上曆數我的“光榮史”(老師知道我倆是姐妹),言語之間,總是流露出妹妹不如我的意思。

雖然不是我的錯,但知道這件事後,我對妹妹還是有些歉意,也借此深思了對兩個兒子的養育方式,覺得應該盡量避免孩子們之間的比較。

平時我經常提醒家裡人,一定不能在兩個孩子間捧一個踩一個。

有一次,阿姨批評洗漱磨磨蹭蹭的虎虎,說你看弟弟早都洗好了,我立刻制止了阿姨,告訴她提醒虎虎快些就好,不要用表揚弟弟的方式刺激他。

由于貝塔目前表現出的超強自律,我隐約覺得他是個學霸種子,相比之下,虎虎的定力和自驅力要弱一些。

為了避免妹妹與我的情形在他們身上重演,我很少當着虎虎的面誇貝塔,同時努力幫助虎虎提升自信。

輪滑是虎虎比較擅長的體育活動,我就鼓勵他好好學。

這樣,兄弟倆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也避免了直接比較。

不過,生活在一個家裡,或許再加上男性天生的好勝心驅使,兩個孩子自己互相比較是很難避免的。

兄弟倆會問共同的朋友喜歡誰多一點,會比誰功夫更厲害,會互相罵對方笨蛋,由于哥哥在年齡上的優勢,弟弟往往處于下風。

近來,兩個半大小子的自我意識都越來越強,鬧騰得也越來越多。

前一秒倆人還在一起玩得開開心心,轉眼就吵起來了,原因大部分都是為搶玩具,或者各種互相不服。

我每天都要承擔法官和警察的角色,裁決對錯和執行懲罰。

無數次嘗試着好好說話,但是效果甚微,不如吼一頓效率高。

吼完之後又開始悔恨,覺得自己不夠溫柔耐心,擔心給孩子留下陰影,如此周而複始,弄得我精疲力盡。

我看過不少育兒書籍,然而理論和實際畢竟有差別,看書的時候覺得有道理,遇到具體問題還是不知道怎麼辦。

孩子們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成長得怎麼樣,會極大地影響我的幸福度。

我想,自己要過好人生,必須把孩子教育好,處理好他們之間的問題。

很自然地,我想到向那個心理學工作群裡的老師們求教。

群裡的咨詢師各有所長,有的側重婚戀,有的側重兒童教育,我預約了一位比較熟悉的咨詢師,他主要從事問題兒童診療。

了解了我的疑問後,咨詢師說,首先,對于哥哥的行為要多了解,其次,對于兄弟之間的沖突,不要過多幹涉。

有時候可能我覺得哥哥在欺負弟弟,但弟弟并不這麼覺得,這時候就不用介入。

針對哥哥和弟弟争寵的行為,可以用一些方法讓兩個人都得到滿足。

聽了咨詢師的建議,我覺得自己對孩子間的問題确實過于成人視角了,想得過于嚴肅。

我開始嘗試一些以前覺得不太合适的方法。

比如私下分别給兩個孩子奧特曼卡片,對他說,這是媽媽給你一個人的,哥哥(弟弟)沒有,你要保密。

偶爾在虎虎纏着問自己和弟弟誰更棒時,說媽媽确實覺得你今天表現更好,但你不要告訴弟弟。

在兄弟倆真正懂得互相欣賞、互相謙讓前,在他們之間保持大緻平衡,甚至适當地讓兩個孩子覺得媽媽更愛自己。

看心理咨詢師的多孩媽媽

圖 | 兄弟倆一起玩雪

在我的努力下,虎虎和貝塔和平相處的時間漸漸增多。

有時,兄弟倆一起在沙發上看電視,看着看着,兩個小腦袋就靠到了一起。

前些天帶他們玩雪,兄弟倆花了兩三個小時合作堆了個雪人,居然完全沒有争吵。

看着一藍一紅兩個小小身影,我想,這就是幸福的感覺吧。

*應當事人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圖檔 | 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