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源于網絡
父母是榜樣,在孩子性格習慣養成的階段這是占據絕對地位的,不同于學校老師的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容易去觀察的對象,也是最有理由學習的對象。
從人類發展的大規律來講,孩子應該是變好的,或者說絕大多數孩子是會變好的。優秀的父母會有優質的教育規劃,會做功課、會學習、會和孩子一起成長,也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即使品性不端的人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會希望他成為一個好人,而不是教唆他成為一個有害的人,這是人刻在骨子裡的天性。
學壞很容易,因為它符合人性裡貪婪、追求舒适等一系列因素,并且具有嚴重的成瘾效應,會不斷吸取人的精力,最終讓人沉醉其中,麻痹自己,卻還不自知,以為自己過上了想要的生活,進而一步步的沉淪和放縱,導緻無法回轉的結果。
父母作為監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需要避免很多事情的發生,教育是辛苦而持久的過程,耗費時間精力,這都是現實的問題,生和養是需要持續進行的,沒有好的教育和限制,孩子走上歧路的可能性必然會增大。
替孩子包辦生活的父母隻會得到失敗的教育結果,一邊感歎孩子什麼都不會做,一邊為孩子做了生活中的一切,以自己的焦慮和忙碌,換來孩子的無能和嬌慣、自我為中心,不過是得不償失的結果。孩子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可以去學會很多被教導的東西,抗拒是可能的,但不是無可消除的,不要因為自身急躁而毀掉了孩子的一生。父母要教會孩子生存的能力,面對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很重要,是需要從國小起的東西,被荒廢的時間隻會造就被荒廢的孩子,包辦生活,卻無法包辦一生,這是很多父母不曾看到的。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需要去審視自己的行為習慣。很小的事情也許在孩子的立場上就會形成根深蒂固的定式思維,成為影響一生的選擇。懶惰、占小便宜、沒有進取心,這些都是作為父母在生活中很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家務拖延、在外做事對人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和行為,甘于平庸毫無進取之心,也許對于家長而言這是很小的事情,但在孩子眼中這就是很大的事情,父母都可以是這樣,那麼我也可以。孩子的心智并不健全,無法去真正厘清好與壞,對标自己的榜樣,就會養成壞的習慣,這是家長的悲哀,也是孩子的悲哀。
父母要有大的眼界、開闊的思路和良好而優異的教育方式,這是作為父母應該而且必須去做的事情。無法教授淵博的知識不是最大的問題,無法教授孩子優秀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态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就是父母最大的失誤。小事并不小,是可以成為影響一生觀念的大事,作為父母要有正确的認知,反思自己帶給孩子的影響,并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問題。
被父母毀掉的孩子并不在少數,更多的是出于好心好意,但錯誤的教育很難教出正确的觀念,别讓孩子變成大人觀念的犧牲品。
36.5℃的我,想要給你100℃的沸騰。微信公衆号:大頭針思維(datouzhens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