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作者:楊玉墨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豫西人文攝影 頭條獨家釋出

人生事多有不如意!王大爺出生時就沒有見過父親,是在大伯照管下長大,12歲娶了比他大5歲的妻子,38歲時為名請命,跟上司吵架遭誣陷,被撸去職務關了一個月黑屋,養育7個子女,老來卻喜歡獨居陋室,閑暇編竹籃,春節擺攤寫對聯……85歲高齡,每頓能吃兩碗玉米飯,回顧一生,大爺隻說:“腦子不糊塗,能吃能幹,我過得比神仙都美……”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河南省西部,百裡溝馬石村,村廣場附近大都是獨戶小院兩層樓,而廣場的一角,卻孤零零矗立着三間瓦房,一位老人佝偻着背,正在院子裡烤火取暖。

農村人常說:撂天地烤火一面熱。而實際上隻要不是雨雪天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在院子裡生上一盆火,看到路過的行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喊上一嗓子:“去哪呢?烤烤火來吧……”

就這樣,我們被大爺喊到了火堆旁。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大爺名叫王同運,說起來竟是村子裡的“能人”。都說人過50不學藝,王大爺卻在50歲的時候走村串鄉編竹器,補貼7個孩子,就在3天前,還收到兩個大竹籃的定金。

王大爺很健談,也許是因為春節前後大雪封山的緣故,很久沒有人來他的小院閑聊,打開話匣子,就把自己一生的坎坷經曆講給作者聽。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王大爺出生于1938年10月,父輩兄弟兩個,當時國軍和日本侵略者作戰,需要經常補充兵員,王大爺的父親在當年8月份被當地甲長抓了壯丁,強行帶走。“我要是早生倆月,還能見見我爹。我爹出去後,一直到現在,再沒有下落,究竟是活着,還是死了,俺沒有人知道……”

在本家大伯的照顧下,孤兒寡母勉強過活。大伯無兒無女,童年時期的王同運是家裡唯一的掌上之寶。王大爺說:“那時候我媽帶着我,要是敢叫我摔一跤,身上磕青了,磕破了,我媽就不敢回家。我伯打完我娘日噘【數落的意思】她,兩家就我一個,通是嬌哩……”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王大爺讀書讀到國小6年級,因為家裡實在拿不出在學堂生活的糧食,隻好辍學。大爺告訴作者:“我自小寫字好,不上學了,俺那老師來家裡喊叫兩回。頭一回,我伯想辦法弄了2斤蜀黍【玉米】糁,給我拿着,吃完可就沒有了呀。咱家裡平常吃的都是樹皮野菜,我去學才拿玉米糁。後來吃完了,弄不來糧飯【指玉米、小麥之類加工過的糧食】,老師再來喊叫我,我貴賤不再去。我說:這世上不識字的人那麼多,人家不都活着,也沒見誰不認字就笨死了。老師看勸不動我,也就不再管。從此,誰問我上的啥學,我都說是西百裡溝農業大學畢業,哈哈……”

辍學之後在家沒事幹,作為家裡唯一的獨苗,大伯也不讓他到農田勞動,好在當時有汝州來的席匠父子,看中了王同運的聰敏,打算教他學編葦席。大伯卻擔心席匠把侄兒拐賣,學了2個月,找借口回家成親,結束了學徒生涯。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當時正值解放前夕,國民黨殘餘勢力召集地痞流氓、山中土匪成立“遊擊隊”,偷糧食搶女人,無惡不作,附近村子一個18歲的黃花大閨女就被“遊擊隊”強行攜裹到山上,跟十幾個土匪生活了2個多月,懷孕後被活埋在枯井裡。當地有女兒的人家人心惶惶,無不想方設法盡快把女兒嫁出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12歲的王同運結婚了,新娘比他大5歲。大爺說:“我那時候還是娃子蛋哩,在外頭耍,瞌睡了躺到草垛上就睡着了,俺媳婦還得給我抱到屋裡頭。俺倆過了一輩子,沒吵過架也沒紅過臉。她7年前走了,給我生了4個兒子,3個閨女,老大今年也都60多了……”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1966年,28歲的王同運和大伯分家,自己上山砍椽子,蓋起了3間瓦房,第二年又蓋起了兩間廈子。當時講“成分”,從小沒有父親,家裡更是沒有半間草房的王同運是村裡的“優秀貧農”,再加上上過幾年學,經村民選舉,擔任大隊會計一職。

為了增加大隊的經濟收入,70年代初,他們在村子後面的山上開了一個螢石礦洞,當年盈利超過5萬元,作為會計的王同運獲得過縣裡的表彰,後來螢石礦收歸公有。王同運帶着23名村民,在另外一條山溝重新開了一口礦洞,剛幹了一個月,又被駐村的幹部阻止,說應該收歸公有。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王同運和駐村幹部據理力争,那幹部說不過他,轉身跑到公社舉報,誣陷說:“王同運搞資産階級尾巴,不服從上司,不僅辱罵駐村幹部,還動手打人……”

王大爺說:“都是幹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發生争執很正常,我會敢動手打人?哎,不巧正趕到點子上,抓典型哩。頭一天回來,第二天就給我關到一間屋子裡頭不叫出來。”

多年之後,王大爺才知道,當時全公社的大隊幹部正在開會,那個駐村幹部舉手發言說自己挨打了,盡管熟悉的其他村大隊幹部搖頭不信,公社上司卻很惱怒,立即安排人帶上繩子,就要繩捆王同運遊街批鬥。在多位熟人的勸說下,才在第二天關進“小黑屋”。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豫西人文攝影 頭條号獨家釋出

“那是生産隊倉庫,3間瓦房,裡頭用竹竿編編釘到門框上,不叫我出來。給的有煤油燈,有白棉紙、毛筆,叫我寫檢讨呢。咱家真是啥都沒有呀,說我是暴發戶,五類分子,寫不出來隻管關。後來還組織全公社社員來參觀,這就是暴發戶的下場,哈哈哈……我胡子老惡,兩三天不刮就長多長,一個月沒洗過頭發沒刮過臉,頭發多長胡子也是多長。有那人來看看說:這是一個野人麼,是啥暴發戶。哎,說這話也不中,也得挨批鬥。哎呀,那是玩活人呢。後來,俺生産隊隊長說:同運,俺都知道不是你的錯,也不敢替你說話,要不這樣吧,你放羊吧,往坡上一鑽,他們也找不着你。”

王大爺于是趕着生産隊的羊群,白天上山放羊,晚上在家學習編竹籃,沒想到席匠的手藝沒學會,卻套用在竹編上面了。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放了7年羊,後來土地下放,包産到戶,也沒人再說我五類分子的事了。”王大爺說因為當時搞批鬥搞的厲害,好幾年時間,不管什麼匠人都沒有了,家裡需要個竹籃裝糧食也找不來匠人。于是趁着放羊的間隙,王大爺砍回來竹竿,嘗試編了幾個小籃子。

“才開始編的不中,我自己看了都想扔到溝裡頭,後來編多了,慢慢也像那回事了。編竹家什主要是劈竹篾麼,隻要竹篾劈好了,編出來就闆正……”剛開始編小竹籃,後來編大竹籃,竹筐,就連附近村子的人家也請他到家裡編農具。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王大爺介紹說:成熟的匠人通常兩天編一個能裝50斤的籃子,他性子急,一天必須編完。手工費從最開始一天2塊錢,慢慢漲到20多元。細蔑的竹筐,不漏水的堡籮,王大爺都編過。

2016年,王大爺走村串鄉來到附近的一處山村,發現當地村民大部分已經離開山村,搬到了鎮上生活,一天轉了5個小村落,也沒有一家需要編竹器。大爺回家後對大兒子說:“不中了呀,看來我竹匠也要退休了……”

兒子勸他說:“現在塑膠做成的編織袋、塑膠筐輕便又耐用,竹家什用的少了,不編了咱歇歇,你耐煩寫字,過年多寫兩幅對聯賣賣也中。”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說到寫對聯,王大爺又笑了。

他說:自己寫對聯賣對聯已經快50年了。自從1975年被“參觀”,王大爺就和駐村幹部賭氣,他說:“我那時候38歲,脾氣躁,咽不下這口氣,心裡頭想着,你不是說我是暴發戶麼,叫全公社人來參觀,那我就過年寫對聯,專門往人多地方去,叫大家都看看,我王同運到底是死貴人還是好人。”

2022年春節前,因為疫情和下雪,鎮上沒什麼人趕集,王大爺賣對聯的攤位就擺了兩天,就回家了。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竹園距離他家有三裡多地,王大爺好幾次到竹園檢視,竹林上面還有積雪,他打算過幾天再去砍一些竹竿,回來編幾個大竹籃。

“人說話得算數,合峪那邊種藥材的捎信叫我編幾個大竹籃,我答應了,就得給人家辦成。我這一輩子,活80多年,咱不占公家便宜,不占别人便宜,家裡啥沒有了,自己想門兒做。啥都是幹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你說是吧?”

85歲大爺晚出生兩個月沒見過親爹,養大7個孩子,卻喜歡獨居陋室

“娃子們是怪多,都出去了,這兒一個那兒一個,他們知道我是閑不住的人,逢年過節了回來看看我就中了。我現在吃着是跟着俺老大,離這兒二裡路。這邊場面大,編竹活有地方,該吃飯時候就回去了。初六那天,光孫女外孫女就回來十好幾個,都回來瞧我哩,這怪好。我現在一頓還能喝兩碗玉米糁飯,暫時死不了,編竹活也不是老累得慌,再幹幾年還沒事。人活着,就得有事做,光吃飽了不幹活,那活着還有啥球意思?”

離開的時候,王大爺再三叮囑:“再來了,還來尋我拍話,我成天都在家。今天來連口水也沒喝,老對不起人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