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女兒上幼稚園中班,班裡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舞蹈,畫畫,主持,溜冰,各種各樣的網課,思維,英語,國文等等。

我也曾試過給孩子上過體驗課,每天用手機或者電腦,上各種網課,偶爾一次,沒覺得有什麼,可是每天這樣,我發現自己都無法接受。

有時我也會非常的焦慮,總是擔心孩子落後于别人,别人家的孩子認識了多少字,學會了多少英語單詞,而自己孩子什麼都不會。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這些擔心,讓我焦慮不已,直到有一天,看到了《笨拙的教養》,我深深的沉醉在作者養育孩子的故事裡,同時也開始反思自己。

這本書的作者汪珺,是一位海歸職場媽媽,在有了孩子以後,帶着孩子在不同的國家生活,了解到不同國家的養育方式,為了養育自己的孩子,看了國内以及國外的大量育兒書,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媽媽。

養育孩子的路上,作為父母,不要過多的焦慮,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迹,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 全感,讓孩子學會自己走屬于他的人生路。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一,慢慢長路,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1,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現在的很多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對孩子關注比較多的就是,每天學了多少知識,卻忽視了對孩子愛的表達。

我們每天能有多少時間,能夠陪孩子玩一玩孩子喜歡的遊戲,能夠認真聽聽孩子的心生,能夠對孩子說一聲,我愛你,甚至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們給孩子足夠的安 全感,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才更容易獲得幸福的能力。

每天聊聊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在不經意間,把自己想要說的話,表達出來,我們想引導孩子什麼,自己在心裡要想清楚。

多觀察孩子喜歡什麼,在兒童時期,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們多去嘗試,找到自己的興趣。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2,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身邊的多數父母,迫于生活壓力,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這是一種無奈。

即便如此,父母還是要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引導孩子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每個人生階段的孩子,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讓父母們手足無措,這個時候,父母也需要去學習,如何處理與孩子之間的問題,做孩子人生路上的榜樣。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二,讓孩子自己走路

在我懷二寶的時候,婆婆來幫忙,那時女兒兩歲左右,幾乎都是自己吃飯,婆婆看不下去了,有時覺得孩子吃的少,有時覺得吃的慢,就強烈要喂孩子,雖然是好心,卻剝奪了孩子自己吃飯的權力。

這樣一件小事,在很多家庭中都會出現,父母們,長輩們,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不讓孩子去嘗試,都是父母代勞,甚至有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時間久了,弊端就會出現,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做事情被動,不再有夢想等等。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是他自己,他有屬于自己的人生,讓孩子自己做主。

作者在書中講到,自己從兒子很小的時候開始,任何關于孩子的事情,都會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見。

學會放手,接納孩子的選擇。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三,孩子人生路上必修的功課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不必揪着孩子的每一件小事,但一些影響孩子人生的,大方向的能力,我們要抓起來。

1,多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讓孩子有獨 立的思想,對一件事情,有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它能夠讓我們,在焦躁不安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能夠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

2,多培養孩子溝通的能力

溝通能力在社會生活中,非常的重要,影響着一個人的一生,而溝通能力,要從小培養。

現在的孩子,大多缺乏和同齡孩子之間的溝通,有時有想法,卻表達不出來,讓父母對孩子産生誤會。

好好說話,從父母做起,不要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孩子,而是要當成一個成年人一樣,互相溝通,有商有量,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孩子就會學會思考,學會溝通。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3,終身學習,看不見的競争力

現在很多孩子,到國小以後,不愛看書,不愛學習,想必這是父母非常頭疼的事情了。

為了讓孩子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我女兒四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堅持每天給孩子讀繪本,現在快五歲,每天讀書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讀書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享受。

讀萬卷書,行萬 裡路,當我們的人生遇到問題,可以從書中尋找解決辦法。

愛讀書的人,總是在不經意間,提升自己的競争力。

笨拙的教養,看似笨拙,卻堅強有力。

《笨拙的教養》父母的養育笨拙一些,孩子更堅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