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立春,在冬春交替之際,乍暖還寒,很多爸爸媽媽還是會擔心寶貝凍着。畢竟寶寶一病,全家都人仰馬翻。是以各種保暖裝備都得安排上——厚厚的衣服、熱水袋和電熱毯等等。
但是很少爸爸媽媽會警惕:一些我們常見的保暖方式,是不适合寶寶的,有的甚至有危險!

4種常見“保暖大法”
實力“坑娃”
大坑1:暖寶寶
暖寶寶友善又保暖,家長們在天冷時都很喜歡給寶寶貼在衣服上。雖然暖寶寶看着比較安全,但是很容易産生低溫燙傷。寶寶皮膚嬌嫩,比大人更敏感,要是因為燙傷而引起感染等症狀就得不償失了。
是以,暖寶寶雖然叫“寶寶”,但不适合寶寶。
大坑2:熱水袋
熱水袋和暖寶寶一樣都有燙傷的可能性,但除了燙傷,傳統的注水式熱水袋還有易漏水的隐患。其次,電極式熱水袋或充電式熱水袋就需要注意有爆炸的風險,一旦發生爆炸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大坑3:電熱毯
電熱毯也是家家戶戶常見的保暖神器了,應該很安全吧?其實對于寶寶來說,長時間使用電熱毯是不恰當的,因為電熱毯的高溫會造成寶寶大量出汗,然後就容易出現脫水的現象。
大坑4:衣服穿得過多
不要以為給寶寶多穿就更保險!比起“穿太少”,寶寶更怕“穿太多”!
寶寶新陳代謝快而且又比較好動,穿太多容易出汗,寶寶不僅會不舒服還可能會加重濕疹并出現痱子的症狀,引起皮膚瘙癢不适等,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出現新生兒捂熱綜合症,引起孩子脫水等狀況哦。
插播一個冷知識:
羽絨服雖好,但不适合3歲以下的寶寶哦——
1. 羽絨服易引起過敏。小寶寶的免疫系統不成熟,羽絨服裡的鴨絨鵝絨容易讓寶寶過敏,引發搔癢皮疹、眼睛癢和氣喘等過敏症狀。
2. 有“捂熱”的風險。寶寶的中樞調節能力比大人弱。厚實的羽絨過于保暖不易于散熱,如果寶寶體溫過高自身很難調節,就會很容易引起“捂熱綜合症”。
寶寶不能穿羽絨服,可以用同樣保暖的棉服來替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