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文|菁媽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大多數孩子會在一歲左右發出第1個單詞,也就是孩子開始正式地學說話。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高度的注意并給予引導,就能夠讓孩子在語言方面的天賦更高,就能夠讓孩子長大之後更容易能說會道。

但如果家長對于孩子開始說話之後沒有反應,就會讓孩子覺得索然無味,甚至不願意說話了。

蘭蘭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勤快的老人,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平時不太喜歡說話,特别是到了市裡面幫他們帶孫女之後更加是沉默寡言。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因為老人的國語帶有很重的口音,是以她平時很少說話,跟孫女在家的時候也都是靜悄悄的。

蘭蘭就發現女兒已經快兩歲了也是很不愛說話,雖然偶爾嘴巴裡面能蹦出爸媽或者說飯,但是比起其他兩歲的孩子來說,她的孩子的話實在是太少了。

後來蘭蘭帶着女兒去醫院的時候就咨詢了醫生,醫生就建議要多跟孩子說話!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父母在孩子一歲以後,一定要多做這幾件事,有助孩子語言發育

第1件:重複孩子的話

比如孩子叫爸爸的時候可以指着爸爸告訴孩子,這就是爸爸,孩子吃飯的時候就可以跟孩子說我們開始吃飯了,今天的飯吃番茄炒雞蛋,盡可能在語言裡面重複孩子的這個單詞。

但是要盡可能說一些簡短的句子,因為太長的句子孩子會聽不懂。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第2件:描述寶寶關注的東西

比如寶寶在堆積木的時候,可以跟寶寶說這個積木放上來,積木放上來,或者是積木拿下來,積木拿下來。

描述寶寶關注的東西,而且用簡單的短句,就能讓寶寶聽明白媽媽句子裡面表達的東西,也能讓寶寶慢慢地模仿媽媽,進而學會說話。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第3件:鼓勵孩子做重複的活動

比如孩子在拿紙箱疊羅漢,小的紙箱疊到大的紙箱裡面,沒一會兒又把紙箱拿出來,媽媽就可以跟着說紙箱紙箱放進去放進去拿出來拿出來。

讓孩子明白這個東西叫紙箱,這個動作叫“放進去”,這個動作叫“拿出來”,當孩子能夠清晰明了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就慢慢地學會說。

第4件:語言中最好忽略顔色

比如給孩子玩玩具的時候,有幾輛小汽車,不同的小汽車有不同的顔色,那媽媽在描述這些小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說出汽車的顔色。

比如紅色,紅色的小汽車,白色的小汽車,這反而會讓孩子很迷惑,因為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他是沒有辦法區分太多的顔色的,媽媽在描述中加入顔色反而會讓孩子迷糊。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第5件:借助一些簡單圖檔的書,或者卡片

比如水果卡片,有一個水果下面寫着蘋果,或者說是植物卡片,一種植物下面對應的一個單詞,這樣的一個圖跟字的對比,會讓孩子更容易把物品跟這句話對起來,有助于孩子語言能力的成熟。

是以我們在孩子發出第1個單詞之後,要利用以上5個方法,更加強化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學說話越來越快,讓孩子的語言能力越來越強,也挖掘孩子的語言天賦!

孩子語言能力強,他的思維邏輯能力也會更強,而他的演講能力也會更強,有助于孩子以後的學習和工作!

一歲後,父母這樣做可以發掘孩子的語言天賦,爸爸媽媽别錯過了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提到,在6歲以前兒童能成功地掌握一門語言,從6歲開始兒童開始學習語言的能力要開始衰退,這種衰退一直持續到青春期結束!

是以聰明的家長都要學會抓住孩子0~6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