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諾登事件之一:主動聯系英國專欄作家,“棱鏡門”事件曝光

作者:泥腿看客

很多事件發生後,隻有多少年才找到其中的原因。但有些事件過去若幹年後,還依然雲裡霧裡,既讓人了解,又讓人不解。其中發生在9年前的“棱鏡門”事件就是這個情況。

關于“棱鏡門”事件,網絡裡有很多方面的介紹,主要還圍繞當事人斯諾登的情況展開,但斯諾登到底如何曝光了美國的一些内部情況,又是如何去俄羅斯?現在依然雲裡霧裡,細節并沒有被披露,現在外媒資料很難搜尋到相關資料。

斯諾登事件之一:主動聯系英國專欄作家,“棱鏡門”事件曝光

1、 神秘郵件

2013年,英國《衛報》駐巴西分社的專欄作家格林沃爾德,收到一封很神秘的郵件,發郵件的人告訴格林沃爾德:他是情報界資深人員。

格林沃爾德很納悶,此人是誰?到底是假的情報人員,還是故意捉弄他?不過格林沃爾德還是抱着興趣與這位發郵件的人聯系起來。

無論此人是誰?無論他在不在?對于一位專欄作家來說,就是一個興趣話題。如果是真線索,作為專欄作家就是成名掙錢之時。

斯諾登事件之一:主動聯系英國專欄作家,“棱鏡門”事件曝光

格林沃爾德明白,位于美國華盛頓區的米德堡國家安全局,從來沒有發生過重大的洩密事件。美國的國家安全局管控極嚴,客觀上根本不可能。而且代價很大,如果被發現,有可能進去吃一輩子牢飯。美國國家安全局簡稱“NSA”,英文叫“No Such Agency”,意思就是“沒有這個機構”。可見從名稱上看就帶有秘密。

但格林沃爾德與這個神秘發郵件之人往來很多,他感覺到這個人掌握着很多秘密。而發郵件人為了讓格林沃爾德相信他的身份,他發給格林沃爾德一些美國安局的秘密檔案,格林沃爾德收到後,才斷定此人必然是内線人員。

但格林沃爾德還有疑惑,這個人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安全局人員,他又是如何從戒備森嚴的NSA獲得機密檔案呢?

格林沃爾德從這位神秘人手中獲得一些秘密:美國不僅監聽全球的恐怖分子和基地組織,而且也監聽德國、法國等盟國,美國人私人通信都被美國安局監聽。

沒想到與美國一起搞監聽的還有英國。英國安全部門叫英國通信總部,在英國偏遠的鄉村不起眼的地方。

英美關系很特殊,早在二戰時英美兩國就搞情報共享,而且也是五眼聯盟的發起者。但在世人眼裡,英國就如美國的一條狗,但令人不解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局還為英國的監控出錢。可見英美是狼狽為奸。

2、秘密接頭

為了慎重起見,格林沃爾德決定見見這位深藏在美情報部門的“深喉”。因為這位神秘人物一直約格林沃爾德見面,最後讓格林沃爾德從巴西裡約熱内盧到香港相見。

對于這樣一個接頭地點,格林沃爾德最初不了解,為什麼要到香港見面?難道這位隐藏在美國情報部門的一位資深的專家?

格林沃爾德在神秘人物指導和安排下,飛到香港的美麗華酒店,這處酒店位于香港旅遊區一處很奢華的建築。但要到美麗華酒店要乘一段計程車先到天星碼頭。

與格林沃爾德一起去的是一位美國紀錄片女制作人,據說這個女人也讓美國軍方很頭疼,她叫珀特阿斯。為什麼要這個女人陪同?

珀特阿斯是協調人,正是她從中聯系,才讓格林沃爾德相信這位神秘人物。兩人按照“神秘人物”指引,在酒店車輛較少而且隐蔽的地方見面,而且接頭标志性物品是一件塑膠鳄魚。

至于接頭暗号,神秘人物拿着一個魔方。格林沃爾德猜測此人一定是一位年齡很大的老特工,甚至格林沃爾德還按照影視劇的形象,設想了此人的形象。因為也隻有老練的情報人員,或者有權力的人員才能接觸到這些秘密檔案。另外這個人做事很謹慎,甚至他給格林沃爾德發秘密檔案時,也表明他要揭露這起“監控”事件。這個人認為監控事件已經背離了法律制約,根本不受任何監督。

據這位神秘人物之前介紹,美國安局的野心很大,他們搜集全球各大洲龐大資訊,從中篩選一些有用的情報,還搜集個人隐私。美國搜集的資訊,既包括美國内,還包括全球其他國家。美國對搜叢集眾資訊理由很簡單,就是抓恐怖分子,認為甯可搜集每個人,也不放過任何可疑資訊。

斯諾登事件之一:主動聯系英國專欄作家,“棱鏡門”事件曝光

格林沃爾德與女制片人坐在指定的地點等待神秘人物出現,格林沃爾德不明白,為什麼要在這種地方見面。但兩人等人半天,神秘人物沒有出現。

格林沃爾德了解這位神秘人物很謹慎,不過他們再次約定見面某一天的早晨,在酒店商場與餐廳之間的走廊。格林沃爾德再次進行等待。

不一會兒,一個年輕小夥走來,而且手裡拿着魔方,格林沃爾德怎麼不敢相信,這位長相帥氣的小夥就是神秘人物。兩人對了暗号,就如間諜電影中那樣的場景。與小夥見面後,得知他叫愛德華·斯諾登。

斯諾登随後帶格林沃爾德兩人到酒店房間。格林沃爾德有些懷疑,這樣的年輕小夥,怎麼可能接觸那麼多秘密檔案呢?不過既然來了,格林沃爾德還是想一探究竟。

與格林沃爾德一起來的女制片人珀特阿斯也很驚訝,她沒想到斯諾登這樣年輕。

3、揭開事件

格林沃爾德與斯諾登交談後,得知斯諾登的身份,這個小夥很厲害,他是NSA的承包商員工,但斯諾登在夏威夷工作,那裡是美國安部門的一個中心。

斯諾登告訴格林沃爾德,他兩周前到的香港,臨走時與女友分手,他從美國走時,帶了4台筆記本電腦,電腦進行幾層加密,美國安檢部門查不出來。

而斯諾登帶出的秘密資料,都被他按照級别進行歸類。斯諾登自稱,他帶出來這麼多秘密資料,可能是美國史上最大洩密事件。

斯諾登自稱,他來香港,入住酒店登記的是自己的真名。也回答了格林沃爾德的各種問題。畢竟格林沃爾德想确認這個人到底是真是假。

斯諾登事件之一:主動聯系英國專欄作家,“棱鏡門”事件曝光

通過問話,格林沃爾德認為這個人可能說的是真的。但斯諾登為什麼要敢于揭露這些秘密呢?

通過進一步了解,斯諾登告訴格林沃爾德:美國NSA搜集了兆億量的資料,包括私人的電話錄音以及郵件,還對每個人進行建檔分析。

美國還與英國聯手,在全球海底光纜加裝攔截器,搜集來自全球的資料。斯諾登還透露,矽谷那些網際網路企業大都與美國NSA有聯系,包括谷歌、臉書、蘋果等公司。當你享受這些技術公司帶來的服務時,或許就受到了他們的監聽。

在這裡插一句:難怪有朋友之前說過,盡量别用外國生産的手機,因為美國時時刻刻都在監控。

斯諾登事件之一:主動聯系英國專欄作家,“棱鏡門”事件曝光

斯諾登認為,美國NSA搞全球監聽的事,隻有美英兩國知道,而且對外從來不說。斯諾登認為這是犯法,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權,正是基于這種正義感,他才決定揭露美國惡行。

格林沃爾德這才相信了眼前這位小夥說的都是真的,他也感受到這是一起重大的事件。正是這次見面後,随後不久引爆了“棱鏡門”事件。斯諾登突然對外聲明,美國和英國惱怒,兩國沒想到竟然出現内部叛徒。

斯諾登準備從香港到拉丁美洲,但他最後還是決定去俄羅斯。實踐證明:斯諾登的決定是對的。

但這裡有幾個疑惑的問題需要說一下:

一是斯諾登突然為正義而出走,為什麼美國一點消息都沒有?

二是攜帶4台筆記本電腦,美國機場為什麼沒察覺?

下一篇繼續探索“棱鏡門”的其他内幕。

圖檔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