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節後“綜合症”不僅成人有,孩子也有,該如何化解?

作者:天天話育兒

春節小長假已經結束,很多人也恢複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而這時,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會表現出異常的狀況。首先是睡眠紊亂,對上班産生排斥抗拒的心理,其次他們會感到疲倦無力,做什麼事也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更是低下,嚴重者還會出現厭食等胃腸道反應。

很多人以為自己病了,其實不是,這隻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也就是所謂的“節後綜合症”。

節後“綜合症”不僅成人有,孩子也有,該如何化解?

在正常工作時,所有人都保持着規律的作息,每天有固定的起床時間休息時間以及娛樂時間。而放假時他們會放縱自己,一切活動都随自己的心情來,尤其是對于在高度緊張狀态下工作的人員,放假期間的生活與上班時更是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而恢複工作後,他們無法從這種安逸的環境中脫離出來,也就産生了一系列的不适。

除了從業人員外,小孩更是這一類綜合症的高發人群,他們的開學可謂是一場撕心裂肺的入園大戰。因為小孩們是更加好玩好動的,在家裡長時間的娛樂後,他們不願意接受幼稚園的管教,是以在上學當天會抱着父母的腿不撒手,不願意與他們分開,更有甚者直接生病,肚疼發燒都屬常見。

節後“綜合症”不僅成人有,孩子也有,該如何化解?

那麼,節後綜合症最常見的症狀有哪些呢?

1、睡眠紊亂

不論是大人還是兒童,由于在長假期間過度玩樂将更多的時間花費在消遣上,可能會導緻身體休息時間不足。同時,由于打破他們正常的生物鐘,造成休息時間紊亂,一下子恢複嚴格的正常作息,他們就會疲憊嗜睡。大人們主要表現在工作效率下降,小孩子多表現為上課打瞌睡等。

節後“綜合症”不僅成人有,孩子也有,該如何化解?

2.産生厭學、排斥上班等心理

大多數人都是更傾向于吃喝玩樂的,在一段時間的放縱後,一下子恢複正常的工作學習不免會産生煩躁郁悶的情緒。更有甚者,對學習及工作産生了排斥,恐懼等心理,這種心理情況就需要及時疏解。

3、出現厭食等胃腸道症狀

由于過節期間大家不停地胡吃海塞,吃了過多油炸食品,導緻胃腸道的超負荷運動。在多次吃撐後就會引起輕微的厭食症狀,很多人看到食物就抵觸嚴重者則會産生嘔吐腹瀉的症狀。

節後“綜合症”不僅成人有,孩子也有,該如何化解?

那麼針對這一類節後綜合症應該如何處理與化解呢?

1、注意飲食

首先要改變之前胡吃海塞的飲食方法,吃的東西要更加清淡,避免油膩,減少對腸胃的負擔。同時,要定時一日三餐規律的飲食,飲食結構也應以蔬菜水果為主,補充更多的維生素。如果長時間都感覺油膩難消化,也可以适當地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者是清爽開胃的山楂片,讓超負荷已久的胃腸得以恢複。

2、調整作息

節後很多人都會産生煩躁郁悶的心理,尤其是因睡眠時間不足導緻的一系列狀況。是以我們要給自己制定正常的作息時間表,嚴格按照該表執行,将工作和娛樂時間配置設定清楚。剛開始大家可能會因為不适應而産生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現象,但在适應兩三天之後,身體便漸漸适應此節奏,同時,精神也會越來越好。

節後“綜合症”不僅成人有,孩子也有,該如何化解?

3、适量運動

由于過節期間的不節制飲食,很多人會過度肥胖,那麼在節後就要盡量彌補自己放假期間所犯下的“錯”。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它可以使短期内急劇增加的體重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它可以增強體魄讓人們的免疫力有所提升。最重要的是,運動也會讓人心情變好,渾身出汗時心裡也會舒暢許多。

4、調整心态

很多人産生節後綜合症,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心态沒有及時調整,也就是所謂的沒有收心。當然,每個人都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可人活着的意義便是奮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應得的成果,這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如果一味地安逸享樂,那我們的生活又有何意義?是以說,不僅要規範自己的身體,更要調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身心。煩躁時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讀書等調節心态,慢慢地找回自己的狀态。

成人和兒童可能會有所不同,針對兒童的節後綜合症,最主要的還是家長循序漸進地引導,一步步将孩子帶回正軌。而對成年人來說,他們相對而言有更強的自制力,在過節期間就應該控制自己,不能太過放縱,避免節後綜合症的出現。一旦出現也不要害怕,嚴格按照以上調整步驟,一步步恢複即可。

節後“綜合症”不僅成人有,孩子也有,該如何化解?

寫在最後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内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天天話育兒,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