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釋出2021年缺陷産品召回情況資料顯示,去年全年大陸共實施汽車召回232次,涉及車輛達873萬輛,召回數量同比增加29%。

從召回部件結構看,因發動機和電子電器部件存在缺陷召回的,占總數量的84%。從缺陷召回原因看,因制造原因召回的,占總召回數量的15%。因設計原因召回的,占總召回數量的85%。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在汽車産業高速發展的環境下,目前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轉型過程中,誕生出了由功能性的傳統用車再到智能車的改變,而智能電動車即成為了當下主流的趨勢。不難發現,随着智能電動汽車的逐漸發展,底層電子電氣化架構也正不斷進化,也開始暴露出其中的種種安全問題。

截至2021年底,大陸已累計實施汽車産品召回2423次,涉及缺陷産品9130萬輛。有資料顯示,99.9%的汽車召回和50%以上的電子電器産品召回,這也引起了行業内的逐漸重視。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特斯拉的召回元年

伴随着新能源車數量的不斷增多,關于電池、電機、充電裝置等新能源動力方面的召回也正

逐漸增多。截至目前,累計召回新能源汽車229次,涉及車輛198萬輛。

在新勢力陣營,特斯拉處于“領頭羊”的絕對位置。根據資料顯示,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的傳遞量達到48.41萬輛,占特斯拉全球93.62萬傳遞量的51.71%,中國俨然已經成為特斯拉發展的主力市場,但伴随着銷量攀升的還有召回數量。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2022年特斯拉的第一起召回就因自動駕駛系統出現問題召回了5.4萬輛産品,短短幾天時間,特斯拉又進行了第二次召回事件。

近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釋出公告稱,特斯拉正在對超過81.7萬輛汽車進行安全召回,因為相關批次車輛安全帶提示存在問題。81.7萬輛車次,相當于其2021年全年銷量的87%以上,同時也是特斯拉在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召回。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回顧2021年,去年也成為了特斯拉的召回元年,算上之前的召回計劃,2021全年特斯拉釋出了9次召回令,全球召回大概90多萬輛汽車。但基本都是一些品控上的問題,諸如底盤轉向節脫離隐患、副車架螺栓未緊固隐患、安全氣囊碰撞不打開、轉向失靈等。

這些問題雖說在傳統車企中确有發生,但光是近一年的召回情況來看,特斯拉在造車經驗積累上,還是不如傳統車企來得豐富。在光環之下仍有暗斑,如今的特斯拉或許還未真正意識到,欲速則不達這一道理。在成為電車領域的“豐田”之路上,特斯拉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新能源市場或将迎來大洗牌

透過特斯拉大幅召回事件背後,我們好像能大膽猜測一下,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一些可能性。一是往後國家将以更嚴格的标準把控新能源汽車品質,二是不論傳統車企或造車新勢力也将開始建立更嚴格的品質标準,逐一擊破品質難點,三則是整個新能源産業即将迎來下一階段大洗牌。

随着新能源汽車的光速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的提升,以及OTA技術的應用普及,OTA逐漸成為汽車後市場車輛安全改進和服務的重要手段。而汽車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往往伴随着新的安全性挑戰。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2021年,OTA召回共有10起,涉及缺陷車輛292萬輛。雖然在召回次數上來看比較可觀,但從涉及車輛的總數來看,竟占全年總召回量約三分之一。

但是車企們可以通過通過遠端更新OTA方式對已銷售車輛某些功能或性能進行改進、優化,不僅節約了時間,還降低了成本,汽車召回完成率也顯著性提高。如今在整個産業的變革期内,新能源汽車的品質問題、産品召回、使用者投訴等問題,也将成為激勵産業“向上”發展的經驗和教訓。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釋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汽車遠端更新(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生産者采用OTA方式消除汽車産品缺陷、實施召回的,應按照《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及《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制定召回計劃,向市場監管總局品質發展局備案,依法履行召回主體責任。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顯然,在行業向市場驅動發展過程中,市場容量變大并不意味着車企可以高枕無憂,競争進一步加劇已是必然現象,而隻有那些真心實意做出改變的車企才能真正的從轉型中獲利,實作更高品質的發展。

未來,市場監管總局将持續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加大技術研判和缺陷調查力度,預判并解決重大安全風險,為新能源汽車産業健康發展提供有效幫助。

論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場或迎來大洗牌?

全民輿車:這場洗牌将針對新能源領域所有“玩家”

其實,從産業轉型開始,這一場造車新勢力陣營的洗牌就已經開始。例如目前為首的頭部三家企業“蔚小理”,還有第二陣營的威馬、哪吒等幾家企業,這些都是洗牌過程中的佼佼者。盡管如此,如今依舊吸引着衆多造車新勢力玩家的加入。

未來,這場洗牌針對這個領域的所有玩家,包括新勢力、傳統企業、以及科技公司們。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選手都參與其中,但是洗牌大戰一旦開始,能活下來的寥寥無幾。依稀記得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說過的話,“未來隻有 2-3 家汽車企業可以活下來”,現在來看确實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