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1年缺陷产品召回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大陆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达873万辆,召回数量同比增加29%。

从召回部件结构看,因发动机和电子电器部件存在缺陷召回的,占总数量的84%。从缺陷召回原因看,因制造原因召回的,占总召回数量的15%。因设计原因召回的,占总召回数量的85%。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目前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过程中,诞生出了由功能性的传统用车再到智能车的改变,而智能电动车即成为了当下主流的趋势。不难发现,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逐步发展,底层电子电气化架构也正不断进化,也开始暴露出其中的种种安全问题。

截至2021年底,大陆已累计实施汽车产品召回2423次,涉及缺陷产品9130万辆。有数据显示,99.9%的汽车召回和50%以上的电子电器产品召回,这也引起了行业内的逐渐重视。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特斯拉的召回元年

伴随着新能源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关于电池、电机、充电装置等新能源动力方面的召回也正

逐步增多。截至目前,累计召回新能源汽车229次,涉及车辆198万辆。

在新势力阵营,特斯拉处于“领头羊”的绝对位置。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达到48.41万辆,占特斯拉全球93.62万交付量的51.71%,中国俨然已经成为特斯拉发展的主力市场,但伴随着销量攀升的还有召回数量。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2022年特斯拉的第一起召回就因自动驾驶系统出现问题召回了5.4万辆产品,短短几天时间,特斯拉又进行了第二次召回事件。

近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公告称,特斯拉正在对超过81.7万辆汽车进行安全召回,因为相关批次车辆安全带提示存在问题。81.7万辆车次,相当于其2021年全年销量的87%以上,同时也是特斯拉在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召回。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回顾2021年,去年也成为了特斯拉的召回元年,算上之前的召回计划,2021全年特斯拉发布了9次召回令,全球召回大概90多万辆汽车。但基本都是一些品控上的问题,诸如底盘转向节脱离隐患、副车架螺栓未紧固隐患、安全气囊碰撞不打开、转向失灵等。

这些问题虽说在传统车企中确有发生,但光是近一年的召回情况来看,特斯拉在造车经验积累上,还是不如传统车企来得丰富。在光环之下仍有暗斑,如今的特斯拉或许还未真正意识到,欲速则不达这一道理。在成为电车领域的“丰田”之路上,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新能源市场或将迎来大洗牌

透过特斯拉大幅召回事件背后,我们好像能大胆猜测一下,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能性。一是往后国家将以更严格的标准把控新能源汽车质量,二是不论传统车企或造车新势力也将开始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标准,逐一击破质量难点,三则是整个新能源产业即将迎来下一阶段大洗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光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以及OTA技术的应用普及,OTA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车辆安全改进和服务的重要手段。而汽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新的安全性挑战。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2021年,OTA召回共有10起,涉及缺陷车辆292万辆。虽然在召回次数上来看比较可观,但从涉及车辆的总数来看,竟占全年总召回量约三分之一。

但是车企们可以通过通过远程升级OTA方式对已销售车辆某些功能或性能进行改进、优化,不仅节约了时间,还降低了成本,汽车召回完成率也显著性提高。如今在整个产业的变革期内,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产品召回、用户投诉等问题,也将成为激励产业“向上”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生产者采用OTA方式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要求,制定召回计划,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依法履行召回主体责任。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显然,在行业向市场驱动发展过程中,市场容量变大并不意味着车企可以高枕无忧,竞争进一步加剧已是必然现象,而只有那些真心实意做出改变的车企才能真正的从转型中获利,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未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加大技术研判和缺陷调查力度,预判并解决重大安全风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特斯拉,新能源市场或迎来大洗牌?

全民舆车:这场洗牌将针对新能源领域所有“玩家”

其实,从产业转型开始,这一场造车新势力阵营的洗牌就已经开始。例如目前为首的头部三家企业“蔚小理”,还有第二阵营的威马、哪吒等几家企业,这些都是洗牌过程中的佼佼者。尽管如此,如今依旧吸引着众多造车新势力玩家的加入。

未来,这场洗牌针对这个领域的所有玩家,包括新势力、传统企业、以及科技公司们。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选手都参与其中,但是洗牌大战一旦开始,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依稀记得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说过的话,“未来只有 2-3 家汽车企业可以活下来”,现在来看确实如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