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22/02/09

導語

要想企及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5%的預設目标,這一刻隻是在為廣汽揭開一個看似明媚的序幕。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徐進凱

編輯丨别緻

廣汽集團目前的生存現狀,不說意氣風發,确實過得順風順水。尤其是在旗下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全力輸出的情況下,整個廣汽在産銷兩端表現出的态勢,都遠比大多數合資企業來得更為出色。從2020年204萬輛的累計銷量,到去年将這一數字提升至214萬輛,無一不在為之佐證。

而日前,據廣汽集團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在開年的第一個月裡,旗下子公司合力貢獻出了23.72萬輛的累銷成績,同比增長了9.16%。可見,除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以外,自主機闆塊所能給予的增量都開始日漸凸顯。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1

合資分化,“兩田”使命加劇

長久以來,廣汽集團依賴日系合資公司而謀求增長,就是大多數人對其所能落下的印象。而必須承認的是,随着近兩年,消費者對待日系品牌的高漲熱情不減反增,本田和豐田對于廣汽的重要性,無疑是舉足輕重的。

盡管在2021年,借由廣汽埃安在新能源市場上的高速增長,與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在2020年合力占據了廣汽集團總銷量中的76.86%相比,這一比例得以下降了1.86%,但是這仍然改變不了廣汽集團背靠“兩田”的事實。

放眼至當下,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其銷量分别以同比增長11.3%和1.1%,達到99,900輛和78,489輛,實則也是在證明這個問題。若按現有的趨勢來論,“兩田”長足的進步在短期内亦将成為廣汽躺赢的資本。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不過,潛在的變量還是有的。

廣汽本田始終維持和去年同期的銷量水準,就意味着,對于廣汽集團今年邁向新的銷量高度,本田家的能耐也着實有限。全新車型型格究竟能從思域手中搶下多少份額,還不好說。加之,新車e:NP1是否會如其所想,承接住廣汽本田在電動化上的願景,也需打上一個大大的問号。

相比之下,既然廣汽集團尚需借“兩田”的發展來撐住場面,我想,廣汽豐田能在2022年達到怎樣的高度,才會是決定整個廣汽2022年将走向何處的關鍵所在。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據悉,整個1月,作為廣汽豐田的核心車型,漢蘭達、凱美瑞、雷淩以及威蘭達不僅延續着此前的銷量态勢,僅凱美瑞和威蘭達就将銷量拉大到同比增長39.9%、42.5%至28,023輛和17,483輛。就連剛剛進入傳遞期的MPV賽那都貢獻出了5,399輛。

不僅如此,随着鋒蘭達和威飒切入更細的SUV市場,廣汽豐田在銷量層面上更是上演出一番新的上升趨勢。姑且不論,大力推進的雙車戰略是否會使得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間的競争加劇,以鋒蘭達為例的主流SUV市場行情看,隻要“芯荒”緩解,集團僅從廣汽豐田身上所得到的增益都是巨大的。

再一個,随着廣汽豐田位于廣州南沙的全新工廠正式投産,廣汽豐田總規劃産能将達到80萬輛/年,在增加班次的情況下,有能力擴充到保障100萬輛/年的巨大需求,相信1月份累銷近10萬輛,隻會是廣汽豐田再創紀錄的一個全新開始。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當然,與日系合資公司的表現做參照,廣汽菲克時至今日都是廣汽難掩的短闆。也正由此,事關合資公司的股權調整一事,就從去年年中就甚嚣塵上。到了開年,Stellantis集團直接單方面宣布,計劃将其在合資公司廣汽菲克中持股比例提升至75%。

雖說廣汽集團聽聞,一紙公告稱:“未經我方認可”,将此事又扼殺在搖籃中,但耐不住,廣汽菲克久久難有起色,今年勢必會成為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集團重整合資業務的拐點。

2

自主要穩住,埃安當全力輸出

其實早在去年年末,廣汽集團就釋出公告,在《關于廣汽集團2022年經營計劃的議案》中,落定2022年将全年汽車産銷量提升至同比增長15%的新高度。是以,即便抛開合資公司接下來的規劃,廣汽大自主身負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1月,廣汽傳祺售出了36,564輛新車,同比增長了6.3%。如此增勢看似是借着影豹、全新GS8新車效應達成的。但從傳祺品牌過往的表現推算,今年若要在銷量上得到大幅度提升,并非易事。而且,據内部人員确認,缺芯問題至今仍在影響着影豹這一熱銷車型的傳遞。

為此,在傳祺品牌的銷量受客觀因素所制約的當下,埃安必然要拿捏起廣汽自主業務的未來。

有一說一,頻頻以造車新勢力為目标的埃安,在成立的短短幾年内,熬過了産業洗牌的最初階段,将北汽新能源等先發制人的車企遠遠甩在身後,都隻是開始,自2021年年中起,其銷量就呈幾何倍數上升,直至穩定在月銷一萬輛有餘的水準上,的确令人看到了它誓要達成年銷20萬輛的野心。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興許作為一家已經将年銷量頂到12萬輛的新能源企業,廣汽埃安在終端市場上的聲量依舊很難和“蔚小理”匹敵,但鑒于整個新能源産業逐漸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要說埃安尚無一些底氣,顯然也是不妥的。

1月份,在總量上不及廣汽傳祺是事實,可将銷量提升至1.6萬輛以上,至16,031輛,同比則增長了117.9%。始終在說明,埃安當下的發展已經步入了正軌。

僅以目前的消費動态去判斷,身為主力車型的AION S Plus和AION Y,能否在2022這個産品小年,時刻為埃安支撐起銷量基盤,還不好說。但回看2021年,埃安能比年初預設下的年銷10萬輛的既定目标,将全年的累計銷量擴充到123,660輛的新高度,實作翻倍增長,面對未來,埃安的産品主矩陣仍有很大的潛力。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而在營銷生态上,除了打造品牌直營店等措施,廣汽埃安在近兩年的時間内,開創了“線上+線下、直營+經銷、車城+商超“的雙軌模式。截至目前,終端店數量累計已達279家的管道鋪設成果,更從側面向外界證明,埃安積極尋求突破的決心。

再者,和廣汽豐田一般,伴随埃安除針對現有工廠進行20萬輛的産能擴充外,第二個具有20萬産能的工廠也開始破土動工,至2023年完成40萬産能落成後,埃安必将跳脫産能和銷量并不比對的尴尬。

總之,從合資公司的精進,到自主機闆塊煥發出新的生機,廣汽集團就是以一個較為滿意的月考成績,為2022年開了一個好頭。而細細品來,此種趨勢也有着一定可持續性,更是在為之帶去向既定規劃笃定前行的底氣。

開局不錯,廣汽卻未到“躺赢”時|一句話點評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