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尊友:全球新冠大流行,3月不可能結束

“從病毒變異的特點以及從新冠流行兩年的規律來看,‘3月份成為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結束的關鍵時間點’這種觀點,科學的依據是不充分的。”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時表示。

吳尊友:全球新冠大流行,3月不可能結束

1月19日,頂級醫學學術刊物《柳葉刀》發表了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名額與評估研究所(IHME)主任默裡的一篇論文。該論文預測,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即将結束,3月将成為關鍵時間點。

“我認為這篇論文中表達的觀點不太準确。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一名統計學家,是數學模型領域的全球頂級專家,他對生物學以及病毒的了解并不是特别清楚。他是根據流感來提出這種假設。”吳尊友表示,流感和新冠有很多不同,感染新冠後免疫力維持時間較流感短,并且新冠病毒的變異很快。

奧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吳尊友強調,奧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奧密克戎感染的部位與流感不同,它造成臨床症狀的嚴重性和流感也完全是兩個級别。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而新冠病毒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并且造成肺發炎狀的比例很高。

“此外,流感造成死亡的比例還是比較小的。如果把它當成“大号流感”來看的話,會淡化疫情,削弱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對疫情防控非常不利。”吳尊友表示,接種新冠疫苗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有疫苗“打底”以後,感染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症狀會輕很多。

吳尊友指出,疫苗在控制疫情方面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感染者的症狀減輕了,需要醫療照顧或者發生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病例大幅度減少,也就減少了醫療的負擔。是以疫苗仍然是我們控制新冠,包括奧密克戎最重磅的‘武器‘。”

“動态清零”是到目前為止最佳的防控方式

“中國的‘動态清零’政策使得中國的疫情比全世界的平均水準低出幾百倍。我們國家的防疫資料足以證明‘動态清零’不僅對疫情防控、減少死亡病例行之有效,同時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非常有效的。”

吳尊友介紹,全球目前因為新冠流行失去生命的人數很多,僅美國一個國家因為新冠累計死亡人數就達到了92萬餘人。如果我們沒有找到一個新的方法能夠確定病毒輸入後不造成大範圍傳播,沒有一個更好的辦法能夠控制住疫情的話,動态清零的政策暫時也不會調整。

責編:李曌懿 呼夢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