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看亞洲,亞洲看中國。
文|新戰略整理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表明,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産量累計達366044套,同比增長44.9%。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24.8萬台,同比增長46.1%,預計2022年市場銷量有望達到30萬台。
中國是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銷量的比重為52.88%,在亞洲市場占比超過2/3,預計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銷量的比重将提升至56.19%。
2020年,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讓全球制造業開始加速思考“人力缺位,生産該如何繼續和更新”。正因如此,生産方式改革和工業自動化程序,在理念和市場兩端,都被推進了一大步。
比如,自動化産線裡的核心裝備——工業機器人。
先來看兩組資料:
需求端:
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平均密度126台/萬名勞工,而2015年,這個數字隻有66,五年時間幾乎翻了一倍。
供給端:
疫情剛來時,工業機器人卻沒有立即響應“更新”趨勢,世界各國或因疫情防控,或因本身市場考量,2020年出貨量僅增長0.5%。
此時,唯一的變量是中國。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出貨量為38.3萬台,這其中中國貢獻了16.84萬台,占比近44%,彌補了市場供應不足情況。
接下來的故事軌迹,和很多人的預想沒有太大偏差。2021年,全球經濟複蘇,工業機器人需求迎來反彈,全球營運庫存已接近350萬台,出貨量較前一年增長13%,達到43.5萬台,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新高。
智能制造的未來錨點:
世界看亞洲,亞洲看中國
全球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市場,是“三洲五國”。
三洲:亞洲、歐洲、北美洲。
五國:中國、日本、美國、南韓、德國。即市場排名前五的國家,占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總量74%。
2020年-2021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經曆了從0.5%到13%的強勢反彈,被定義為“危機後的繁榮”。
造成這一變化的,是一個區域和一個國家。
2020年,北美經濟在下半年開始複蘇,2021年裝機量增長17%,達到4.3萬台;
歐洲裝機量6.77萬台,同比下降8%。但德國反而逆勢上升,當年安裝數量達曆史第三高,主要原因是包括中國在内的大量海外業務,推動行業恢複。2021年,歐洲裝機量又迎來8%增長,達到7.3萬台。
亞洲工業機器人裝機量達到31萬,在全球總量中占比72%,比上一年增長15%。
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場,有36%的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出口到中國,在2021年市場增長7%。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高成效的疫情防控下,制造業從當年第二季度起反彈,工業機器人的訂單量和制造量飙升。
三個洲中,最亮眼的仍然是亞洲,從市場基礎來說,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前五國家裡,有三個是亞洲國家。亞洲國家中,中國一直是工業機器人的主導國家,德國、日本作為工業機器人産銷大國,行業複蘇也與中國息息相關。
如果清楚了工業機器人全球市場中,亞洲區和中國的重要程度,要分析行業未來,是這樣一句話:世界看亞洲,亞洲看中國。
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全年累計産量達到36.6萬台,同比增速高達44.9%。但從第四季度開始,增速已經下行;另一方面,2021年國内制造業固定投資額逐月下滑。
這意味着,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産量的輝煌已到頂點,在新一輪周期開始之前,整個2022年将難再狂奔。
繁榮的速度,可能會放緩,但中國的發展,已經撐起了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未來骨架。
未來工業機器人發展的4個方向
工業機器人雖已發展多年,但仍是一項有待探索的新興技術,并将在不遠的未來,成為現代工業的基石。政策,已早有布局。
中國針對工業機器人所出台的政策,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1. 從宏觀角度建構頂層設計,提升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整體發展水準,優化産業結構,并最終實作産業更新;
2. 引導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方向,為工業機器人産業發展、國産化替代提供産業鍊上的支援。
2021年開始,工業機器人新一輪發展将由“十四五規劃”領銜,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目标是:高端化、智能化,創新發展。
根據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解讀,将“十四五”期間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分解為四個次元:
創新融合:推動人工智能、5G、大資料、雲計算等新技術,與工業機器人之間的融合應用;
補足短闆:健全工業機器人标準體系,并繼續補齊如高端伺服電機、RV減速機、控制算法等核心部件與技術;
繼續細分:鼓勵各類企業和機器人廠商、機器人整機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積極合作,推動工業機器人行業針對電力、礦山、建築等應用場景推出細分領域解決方案;
優化結構:通過“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政策,培育并扶持具有生态主導力和核心競争力的優質企業,借此穩固工業機器人産業鍊,推動國産化替代。
2021年底,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推動大陸機器人産業在“十四五”時期邁向中高端水準。
《“十四五”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陸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內建應用新高地。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産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名額達到國際先進水準,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産品水準。機器人産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領軍企業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成3~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産業叢集。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作翻番。政策支援下,預計中國工業機器人将高速發展,銷量将持續增加。(文章來源于網絡,有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