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面對新機潮和促銷活動,不少人都會蠢蠢欲動,覺得這是一次好的換機機會。隻是,真到了下手的時候,有人就難免犯起了選擇困難症,不知道怎麼挑了。
在這裡,小雷提供一點個人的購機思路,幫大家梳理梳理,或許能有一些參考價值。
理清需求,抓重點
首先要說的是,市面上很難有盡善盡美的手機産品,即使是旗艦機,也能挑出很多不足。而且,每個人的需求未必完全一緻,對于優缺點的敏感度也不一樣。是以,換機前,理清需求很重要,看着的是外觀、性能,還是系統、拍照?對症下藥,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遺憾。
其次,自然是預算了。五六千的手機和兩三千的産品肯定會有很大差别,閱聽人的側重點也有明顯差別。而且,相對于需求,預算往往會更清晰,幫助你圈定可供挑選的産品名單。
另外,雖然性能過剩論的言論一度甚嚣塵上,但小雷還是認為,晶片依然是手機産品最核心的部件,沒有之一。它的表現,直接決定了手機使用者體驗。除此之外,晶片性能在飛速進步,第三方App也在日益膨脹,沒有出色的性能,很難保證長期的流暢體驗。

(圖源驅動之家)
就目前而言,市面上的手機晶片基本可以分為旗艦、次旗艦、中低端、入門等幾個檔次,對應不同的使用者需求。由于天玑9000晶片還沒有正式量産機型,安卓陣營來說,目前真正意義的面向2022年的旗艦晶片隻有骁龍8 Gen 1一款。次旗艦晶片的話,去年的骁龍888能夠上這個定位。中端晶片的數量就相當更多了,比如堪稱神U的骁龍870/865、表現均衡的天玑1200/1100等。而更低檔市場,則基本是骁龍778G、天玑900/800等。
實話實話,就過去的經驗和我們自己的測試來看,如果追求性能和功耗相對完美的契合,骁龍870機型的表現可能是更好的。骁龍888、骁龍8 Gen 1的峰值性能非常能打,像骁龍8 Gen 1的GPU性能就極為殘暴。如果追求極緻性能,自然挑選旗艦産品為好。
旗艦機型推薦(3000元以上)
小米12
作為新款旗艦,小米12是一部典型的水桶型産品。骁龍8 Gen 1加上花了大力氣的散熱裝置,性能輸出不會差。120Hz高刷AMOLED螢幕、5000萬三攝都算是亮點。67W有線+50W無線快充,雖然不是業界最頂級的,但也稱得上強勁。此外,小米12這次的機身重量控制在了180克左右,這點相當難得,總算不用揣着半斤機了。
價格方面,小米12官方價目前是3699元,按照以往的經驗,大幅度降價應該還要等到618。作為首批骁龍8 Gen 1機型,小米12的定價算比較正常。
真我GT2 Pro
realme品牌的定位和打法,一定程度上是瞄着小米來的,無論海外還是國内,真我機型很多都和小米紅米形成了競争。真我GT2 Pro作為一款骁龍8 Gen 1機型,配置規格基本夾在小米12和小米12 Pro之間。它的核心參數不如定位更高的小米12 Pro,但相比小米12的話,螢幕素質更高,有2K分辨率和LTPO,電池容量也更高,到了5000mAh。
另外,外觀方面,真我GT2 Pro用了生物基材質,更有新鮮感。不足之處的話,這款手機沒有無線充電。真我GT2 Pro的起售價(8+256GB)是3999元,和小米12 8+256GB版一緻。
moto edge X30
不管廠商之間怎麼打口水仗,在普通消費者看來,骁龍8 Gen 1的首發算是讓摩托羅拉搶到了。moto edge X30不僅是首款開賣的新骁龍8手機,也是目前價格最低的機型。說實話,配置方面,moto edge X30相比其他競品還是差一點的,比如螢幕和相機規格略低,用的還是側邊指紋識别等。但這款手機還是比較符合實用主義者的胃口,旗艦晶片、大電池大功率快充這些都有,更重要的是價格很給力。
iPhone 13
相比A14,A15性能提升相當有限,但功耗提升明顯,導緻實際性能輸出和體驗都有不錯的提升。是以,目前的蘋果手機裡,iPhone 13是相當比較入手的。而且,相比iPhone 12,iPhone 13的初始容量更新到了128GB,這就更讓人沒有買iPhone 12的理由了。
挑毛病的話,iPhone 13問題自然也很多,比如散熱、比如相機、比如充電……隻是,移動端獨一檔的極緻性能和iOS生态,則是安卓機提供不了的稀缺特性,沖這iPhone 13就有入手的價值。
價格方面,官方價大家都清楚了,5999起,不過臨近春節,不少電商平台都會有相應的折扣,可以留意下。
中端機推薦(2000元價位)
Redmi K40
紅米K40是比較早推出的骁龍870機型,經過幾輪降價後成本效益優勢比較明顯了。K40 12+256GB版目前官方價是2199元,部分平台更低。性能方面,870+LPDDR5+UFS 3.1組合沒啥短闆,螢幕也是120Hz的AMOLED。要說不足,估計就是相機和充電(33W),但在這個價格下,都不算大問題。
真我GT Neo2
realme這款也是主打成本效益,2000多就能買到870、120Hz螢幕、65W快充、5000mAh大電池。而且作為面向年輕人的産品,它的外觀設計比較大膽,黑薄荷的配色版辨識度挺高的。真我GT Neo2整體還是走水桶機型的路線,各方面沒有明顯短闆,算是萬精油型的手機,适合的閱聽人是比較廣的。
魅族18X
魅族算是為數不多的還存活着的非頭部廠商了,雖然小衆,但産品還是挺有特色的。魅族18X的外觀設計很有蘋果或者錘子的感覺,直角邊框挺有辨識度,配置方面也沒有太大的缺陷。Flyme系統不用多說了,水準自然是第一梯隊的。缺點當然有,比如30W的快充功率不太夠看,而且後續的更新支援可能會有人擔心。
千元機推薦(千元價位)
Redmi Note 10 Pro
相較于晶片降級的紅米Note 11 Pro,小雷個人更推薦紅米Note 10 Pro,天玑1100的遊戲性能要遜于骁龍870,但CPU性能差距不是特别大。日常使用的話,天玑1100能滿足大部分場景下的需求,包括一些遊戲。除此之外,紅米Note 10 Pro還有這個定位比較少見的67W快充、NFC晶片、120Hz高刷屏等。
紅米Note 10 Pro的起售價隻要1499元,可以說基本滿足了能用、夠用、好用的标準。
真我GT Neo2T
這款手機基本可以看作是真我GT Neo2的天玑1200版,換了個晶片,但價格也降低了不少,破了2000元價位。性能方面,天玑1200和骁龍870算是旗鼓相當,性能和功耗平衡得比較不錯。相比前面的紅米Note 10 Pro,這款手機起售價增加了一些,但整體的性能、螢幕、相機等都要更好一些,而且整體更輕薄。如果預算更多一點的話,小雷會更推薦這款。
最後再聊幾點
看以上小雷列出的推薦名單的話,大家應該會發現小米和realme的機型比較多,這主要是因為這兩家品牌都比較主打線上市場,而且長期執行成本效益的産品政策,競争力強的單品自然會比較多,越下沉的市場,它們的價格和配置越有優勢。
相信關注我們的小夥伴,一般對手機數位都會有一定的了解,不過如果是為了給長輩或其他親友買手機的話,有些細節還是要注意下的。預算充足的話,小雷一般會無腦推薦給長輩買iPhone。對小白使用者而言,iOS系統雖然有很多不足(沒有騷擾攔截、App Store賬号體系相對繁瑣等),但基本可以杜絕嚴重卡頓、推廣軟體惡意下載下傳等。
即使是買安卓機,其實也不推薦給長輩買低端入門機,以現在主流應用的吃性能程度,低端機想獲得流暢體驗很難。除了晶片,建議記憶體和存儲容量也盡量往高了選,能12GB不要6GB、8GB,能256、512GB就不要128GB,一方面保證流暢度,另一方面要留出一些備援,畢竟不管是拍照拍視訊還是聊天應用的日益膨脹,都挺吃空間的。
另外,換機比較勤快的小夥伴,年末購機可以優先考慮已經釋出一段時間的、水分比較少的産品。就近兩年的情況來說,新品能堅持半年不跳水的已經很難得了,兩三個降價的現象屢見不鮮。而以上小雷推薦的幾款,不少都處于接近停産清倉的狀态,價格水分很小,未來繼續跳水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了。
當然,以上是小雷個人的年末換機思路,也歡迎其他小夥伴分享下自己的想法一起交流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