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的脊梁”中軸線:保護和複興應以服務人民為中心

“國之大者”這個重要理念,核心就是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中軸線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區域,南起永定門,北經正陽門、天安門廣場、故宮、景山,以鐘樓、鼓樓為終點,全長約7.8公裡。由一系列重要建築、院落空間和門、橋等形成起承轉合的韻律節奏變化感。

北京中軸線既是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曆史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的規劃設計重點。北京中軸線自元大都建城至今已有700餘年建設曆程,可謂北京都城史的縮影,也是“北京的脊梁”,曆史上,既是皇權、禮制的象征,又與自然完美交融,更是曆代人民保護的曆史和文化遺産。“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産生”。

“北京的脊梁”中軸線:保護和複興應以服務人民為中心

資料圖檔。

中軸線的營建智慧和價值分析

中軸線展現了人與自然的統一

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思想

“天人合一”有天、地、人融為一體的思想。上為天,中為人,下為地,視為“三才”,這是“天人合一”思想之精華。這裡的“天”主要是指有意志的“天”,即天命之“天”。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天命的天人合一。北京中軸線展現中國傳統地理上、文化上與心理上的共同要求。根據中國古代的相關理論,住宅、村莊和城市的理想位置是背陰朝陽、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左右成被山環抱之勢。據《元史·霸突魯》記:“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逆莫。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跸之所,非燕不可。”由此可見,北京城正是處于符合這一傳統理論的理想位置。而中軸線所處又是北京城之中,是龍脈貫穿的地方。龍脈是一種神聖的庇護力量,貫穿中間,讓一切保持井然有序、不偏不倚。北京從北面的山脈,經過中軸線,直指南城。

明朝的中軸線是從紫禁城的三大殿開始,向北向南延伸的,選擇三大殿作為起點,代表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三大殿在建築上,共用一個台基,格局呈“土”字形,代表國土、天下,皇帝的寶座就在太和殿,代表皇帝就是天下的中心,皇帝是天之子,代表天的意志統治人間,“上天之子,代天君臨萬民”。這也吻合了五行中“土”居中央的情形。明永樂初年紫禁城前三殿名為“奉天”“華蓋”“謹身”,嘉靖年間改名為“皇極”“中極”“建極”,清代又改稱“太和”“中和”“保和”,其核心思想就是“君權神授,奉天承運”。從功能上看,三大殿是舉行新皇帝登基、向全國頒布诏書、殿試等重要活動的場所,也說明了這裡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

象天設都、象天法地的思想

古人認為,天界是一個以北極帝星為中心,以“四象、五宮、二十八宿”為主幹,結構十分嚴密的社會體系。帝星所居的紫微垣位居中宮,而東宮蒼龍、西宮白虎、南宮朱雀、北宮玄武并二十八宿,形成拱衛之勢。對此,古人在都市建設中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模仿。如以宮城象征紫微垣,大城建築象征二十八宿,乃至全天星鬥等。這就是“王者制宮阙殿閣取法焉”。

紫禁城的午門、神武門、文華殿、武英殿就是根據天上的星空方位布局。午門在方位上稱為“朱雀門”,與紫禁城後門神武門(明代稱“玄武門”)相呼應。符合古代《禮曲》所雲:“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午門象征朱雀,與鳥形有關,按五行之說,南方屬火,火為紅色,而坐北朝南的皇城、宮殿多為紅色牆身,與朱鳥顔色相符。居于紫禁城正中的皇帝,象征着其統帥人間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展現了象天法地的思想。

中軸線展現了哲學内涵及禮制特征

北京老城城市設計的主題思想,在《周禮·考工記》中表達出來。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軸線空間布局是在嚴格的設計控制下形成的模數化構圖體系,被賦予皇權、政權的統屬關系,實作文化與空間布局的統一。

“中和”的觀念

北京中軸線貫通了“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一中華文化精神。“中和位育”出自《中庸》,“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周禮·地官司徒》中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合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4]《呂氏春秋·慎勢》中亦有:“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的說法。《荀子·大略》所記:“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故宮恰好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軸線的中心,這也正遵從了傳統文化中“擇中而立”的思想。

曆史上,北京城中軸線受到“面南而王”指導思想的影響,一直向南發展。北京亞運會之後,中軸線開始向北延伸,北京城市的肌理有了很大的改變,開始融入衆多的現代元素,原本的傳統理念有了新的變化。

“北京的脊梁”中軸線:保護和複興應以服務人民為中心

資料圖檔

美學意蘊

明後期建立外城後,北京城的空間格局形成層層拱衛的格局,即以宮城為核心,第二層為皇城、第三層為内城、第四層為外城,層層拱衛。整條中軸線上基本都是具有代表意義的建築實體。

中軸線的營建展現了極高水準的藝術成就,展現了異彩紛呈的人居之美,雅俗共賞,豐富多彩,相容并包,既有宮廷文化的禮樂之美,也有市井文化的生活之美。北京城市建築色彩的統一與變化,加強了建築空間的藝術效果。不同形體,具有黃、綠、藍等多種色彩,屋頂與大面積的灰色屋面組合,呈現出有規律的圖案,也使人感到條理分明而有秩序。

中軸線展現了人民屬性和活力氣息

中軸線的營建秉承以人為核心的人居建設,建構合理的空間秩序,使人民安居樂業。《漢書·食貨志》記載“聖王域民,築城郭以居之”,指通過人居規劃實作社會長治久安,人民生活富裕安定。北京老城人居環境以人為核心,着重處理人與環境的關系,以期創造有序的空間與宜居環境,這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注重人文關懷,配備公共設施,便利民生。以百姓生活為中心布置各類服務設施,包括市場、學堂、寺廟、節慶等公共場所,使人們能夠享受到物質的豐富和精神的愉悅。百姓居住安定舒适。

目前正在進行的中軸線申遺工作是對曆史的尊重和傳承,新時代北京中軸線,應充分展現人民性價值,保持特有的風貌與内涵,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市民的認同感與獲得感。現狀中軸線區域的曆史文化感覺體驗、觀覽展示路徑以及城市街景風貌等方面仍有待優化提升,建議持續推進中軸線保護、創造、複興,堅持運用系統觀念精心打造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的北京中軸線。

中軸線現狀研判和保護複興原則

現狀研判

中軸線兩側街道

文化感覺度有待提升

中軸線目前的自身感覺度和城市感覺度均需提升。作為一條無法南北全程走通的精神軸線,如何在城市中感覺軸線的存在,并更好地與城市道路結構融合需進一步探讨。通過評估現狀西四北大街、東四北大街、右安門内大街南段、珠市口東大街、前三門大街中段街道步行空間綠化不足。建議未來考慮結合城門體系,打造城市森林,加強曆史街道感覺度和宜步行性。

城門城牆體系的特色價值有待挖掘和展示

現狀中軸線區域第五立面整體以低層坡屋頂為主,未來重點保護沿線的坡頂建築,使老城能夠在空間上明顯呈現出坡頂集聚、平坡适度結合。整體風貌完整,以傳統中式、民國建築為主,局部存在少量現代建築風格。未來應重點優化近城門、城牆片區的空間環境,從風貌上凸顯中軸線曆史空間格局,通過持續推進風貌整治工作,加強周邊街區與中軸線的空間呼應關系,塑造出古今交融整體風貌。

中軸線南部曆史感覺度有待提升

目前中軸線南部曆史點的感覺度相對北段較弱,以紫禁城為中心,北至鐘鼓樓,南至正陽門,曆史建築節點分布密集且可感覺度高;正陽門向南呈現逐漸減弱趨勢。從由南向北的體驗路徑來看,呈現出先抑後揚的感覺效果。永定門、天橋區域的街道人行空間環境有待提升。建議在地安門東大街、地安門西大街、珠市口等曆史感覺弱區挖掘曆史資源進行織補,串聯琉璃廠、大栅欄、天橋、天壇等曆史文化資源,塑造中軸線南部公共文化空間。注重故宮以南曆史軸線空間感覺的加強與打造,應催動曆史資源向外輻射,帶動弱闆塊的空間感覺,形成整體體驗結構。

現狀優勢資源有待加強聯系以形成體系

由于北京城内外城牆和皇城城牆的拆除,目前中軸線的文化基面僅剩餘故宮及天安門廣場兩塊面積很小的空間。如何在城市中重新構築系統化的文化整合基層需更深研究。标志資源聚集在以故宮為核心的片區應在城市空間中提升并凸顯。優勢資源呈現線性分布和少量組團聚集的态勢,應結合優勢資源形成展示觀覽動線,并整合組團内基本資源,建構全城文化體驗網架體系。

中軸線保護複興原則

從鳥瞰回歸人視

重視步行者視角和空間體驗,提出風貌評估意見。目前進行的研究工作更多關注中軸線鳥瞰視角,今後研究設計中應多考慮步行者對城市空間的體驗。“宜居”作為首都以及所有城市的建設綱領,要求重視以人為本,建立良好的人居環境,解決關系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包括出行、文化活動、購物等,其中,最基本的是有良好的居住環境與公共空間。

從遺産角度回歸城市角度

從規劃管理需求出發,力臻新舊建築群的完整性。規劃審批項目風貌控制依據不足,中軸線風貌管控設計導則主要從遺産保護的角度出發,提出管控要求。從審批的角度出發,針對中軸線周邊功能調整和實際建設需求,制定便于操作的近期建設指導意見,繼承和發展傳統文脈,引導和控制新項目的規劃建設。使中軸線城市形态和都城輝煌得以延續,在保護與發展中得到弘揚。

從理想目标回歸實施方案

從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角度提出實施計劃。現狀管控要素主要包括建築高度、色彩、體量、風格等内容,中軸線的風貌管控不僅基于“視覺感受”和“形态美學”,城市及曆史街區的生活、經濟與發展都應當得到展現和延續,遺産所處的環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包括社會、經濟、文化,研究考慮發展變化的環境下,如何對中軸線提出科學有效的控制。

以人民為中心推動中軸線保護複興

豐富拓展公共活動場所,激發中軸活力

強化空間結構序列,展示恢弘的都城建設理念,重塑軸線空間的整體性。

恢複重要的中軸線遺産元素,形成重要場所再現,形成新舊和諧交融的“整體性”中軸秩序。分期探讨實施地安門複建,保護皇城的完整性。恢複前門護城河河道和正陽橋,完整天安門廣場空間結構。研究恢複永定門箭樓及甕城,形成永定門的完整格局。

“北京的脊梁”中軸線:保護和複興應以服務人民為中心

以四橫五縱等重點街道為基礎,增強街巷文化感覺度

地安門外大街作為彙聚中軸文化遺産的“後市”商業街,通過精細化一戶一策設計,推進中軸線風貌品質整體提升。地安門西大街、地安門東大街作為承載文化生活的林蔭幹道,通過斷面優化形成尺度适宜的林蔭大道,重塑邊界,有條件的地方規劃綠化帶以象征城牆舊址。景山後街曆史上就是皇城後門禁地内來往的必經之道,規劃探索可行的地安門重建方案,界定皇城内外空間。景山西街、景山東街作為宮廷皇家苑囿間私密的附屬空間,打造一街、一殿、一水系,營造優美宜人的皇家景觀環境。阜景街作為“京城最美”的阜景文化街,是展示北京古都景觀的核心,未來主要加強景山前街的人性化設計,形成展現多元文化的街道景觀。南北長街、南北池子作為服務首都政務職能、展示國家形象、展現大國風範的莊嚴街道,結合疏解騰退工作,合理利用各級文物,植入政務服務、國際交往、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前三門大街是建構北京老城格局中重要的内外城分界線,未來主要建構功能多樣、内涵豐富、順暢便捷的曆史文化精華綠道。

開展多樣的中軸文化展示體驗活動,講好中軸線故事

結合遺産保護和街巷胡同整治工作,開展居民口述史及曆史街區文化故事整理,培養一批中軸文化主理人,包括講解員、志願者、原住民等人士,結合多種媒體方式,并通過智能導覽平台讓公衆認知和了解,傳播和發揚中軸文化記憶,養成地區文化生态。利用虛拟現實技術,恢複與再現曆史文化景觀。

展現晨鐘暮鼓、鴿哨清脆、鄰裡寒暄的影音魅力

通過代表北京中軸線特色的鐘樓和鼓樓進行準點報時,還原老北京聲音,展現老城特有的生活方式與溫情記憶。營造節慶活動場所,講述老城故事。多途徑實施城市降噪,打造豐富的公園綠化,創造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

抓好業态功能提升,打造美好生活場景

加大以地安門外大街、前門大街為代表的中軸線區域街區業态管控工作力度,動态優化現狀業态配置比例。限制同質化、低效業态,有效利用清理騰退出的建築面積,作為新業态的發展空間。以營運評估為導向,及時調整街區業态落位和功能定位,打造集文商旅居為一體的中軸文化生活空間。

整治提升城市街景風貌,彰顯中軸特質

營造國家禮儀文化和市民生活體驗有機統一的北京中軸線

整體風貌特征宏大的皇家建築群與樸實的民居四合院互相烘托;優美的河湖水系景色與标志性的建築群交織融合;壯美的城樓與舒緩的商鋪、會館、民居和諧融洽;街市的繁華與胡同的靜谧構成市井生活豐富趣味。

地安門外段展現大運河與未來中軸線雙遺産交彙而形成的居住區和繁華街市,大片平緩的胡同—四合院曆史街區映襯鐘鼓樓。地安門—景山段展現以皇城為核心的首都文化地标和首都核心功能聚集區。保護整體藝術成就,突出皇家至尊地位。繼承主次分明、經緯交織的都城秩序格局,保護宮苑、壇廟、内府、寺觀等建築精華,形成紫禁城與皇城有機聯系的曆史文化風貌整體。

天安門廣場段凸顯安全、整潔、有序的政務環境,保護天安門廣場的開放性、中心性、對稱性和周邊界面的完整性。

前門外段打造傳播傳統商業文明的首都商業街區金名片,呈現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洋風格相結合的風貌特色,展現老北京市井文化。

珠市口—永定門段以先農壇、天壇為核心,打造以演藝功能為主導的特色地區,保護“九壇八廟”曆史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規制嚴整、體量壯觀的祭祀建築群與平民居住街區有機統一。

加強中軸線南、北延長線的城市設計,繼往開來打造高品質的北京中軸線

随着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規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北京中軸線不斷向南北方向拓展,成為展現北京人文曆史、道德教化、風俗民情、社會發展的一條命脈。

中軸線南北延長線要持續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間秩序,在大紅門、南苑等地區打造新的功能節點,要加強對局部重要節點的城市風貌、空間形态、建築布局、公共空間、建築色彩、第五立面等的城市設計工作,應充分挖掘其曆史文化内涵和中軸線所蘊含的哲學理念,與老城中軸線相得益彰,展現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融的獨特魅力。

設計引領城市複興計劃,營造中軸場景

中軸場景營造目标應強化空間結構序列,展示大國之都的建設理念

重塑軸線空間的整體性,建立新舊和諧交融的“整體性”中軸秩序,恢複重要的中軸線遺産元素,形成重要場所再現。

大栅欄地區凝聚近千年曆史精華,京味商業百年精髓集聚之地。建議重塑地區北門戶,打造景觀休閑漫步街,重制月亮灣金水橋景觀,追憶曆史。前門箭樓北側以及南地區形成整體休閑廣場,有利于一體化的步行休閑、觀光區域。再現護城河形态,原址恢複正陽橋,利用樹陣平面上恢複甕城痕迹,提供人們對曆史的追憶。

地安門在格局上屬于“中軸九門”之一。地内大街作為曆史上皇城内街與地安門共同經曆了衆多曆史事件。現狀地安門内大街僅為城市道路,道路兩側紅牆外即為綠化,道路格局與普通景觀道路無異,沒有展現出皇城内路的重要地位。地安門的複建可通過辨別或複建兩種方式,辨別類展示優勢在于對交通影響較小,對曆史資訊有較好的表達,但對中軸空間感受的增強效果較弱。複建類展示優勢在于對中軸空間感受的增強效果較強,對曆史資訊有較好的表達,但對交通影響較大,對周邊建築的影響較高,造價成本也較高。

“北京的脊梁”中軸線:保護和複興應以服務人民為中心

豐富行人的空間感受和視覺體驗,彰顯豐厚的文脈特征

控制中軸線及周邊空間韻律與節奏,使人們在行走間感受老城特色。應形成良好的街道界面秩序,營造小廣場、公園等城市觀景點,并強化和創造具有特色的标志性景觀。規避負面景觀,營造更好的北京老城觀景體驗。現代化的建設無疑對老城傳統景觀環境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對于既有破壞老城傳統風貌完整性的建築,可通過一定的景觀設計、路徑規劃對其進行規避,打造老城最優觀賞點。

提升中軸線文化感覺度,點亮中軸線,強化中軸風貌特色

建議對地安門外大街店鋪實施立面提升改造,保護原有的軸線秩序,強化“後市”風貌特色,展現街道繁華之美。加強遺産感覺,挖掘中軸遺産觀景點,修複觀景視廊,提升公共環境,點亮中軸線,吸引人們駐足觀賞。串聯展現“中軸意象”的要素,尋求中軸文化與城市空間的互動。針對影響中軸風貌的重點整治建築,近期增加行道樹種植,對負面建築予以遮蔽;遠期進行建築風貌整治,對風貌破壞性大的建築進行降層或立面改造。

加強中軸觀覽的人性化設計,提升步行便捷程度

現狀萬甯橋東西兩側過街聯系有待加強,建議強化曆史線路關聯,形成連續的濱水景觀綠帶。整合萬甯橋與火神廟曆史資源,通過景觀提升改造形成新的文化交流場所,打造人性化的橋頭觀景空間。加強城市界面織補設計。推進什刹海地鐵站織補,展現曆史肌理風貌,植入商業文化功能,結合景觀營造,實作城市肌理的修複與文脈延續。

加強環境景觀建設,推進公共空間的人性化提升

建議天安門廣場的布置更加人性化,既能展現氣勢非凡的偉大場面,又能充分展示人性化的豐富細節,為國家和人民的政治文化需求服務。弱化廣場兩側機動交通,改為步行路或共享街道,将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與廣場形成一個整體,增強界面的連續性。在廣場兩側增加休憩設施,形成小尺度的空間感受,營造城市微空間場所,給人們提供公共交往和休憩空間。

未來首都功能核心區的“整體保護、積極創造、全面複興”,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運用系統觀念、系統思維、系統方法,多元度統籌和平衡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空間、科技五大系統的關系,保護發展中軸線整體的秩序之美,成為既具備悠久傳統又彰顯當代活力的一個偉大藝術傑作,書寫北京城市文化複興的新篇章。

作者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首鋼集團總建築師

來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 作者 吳晨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吳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