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首店經濟”模式,尋訪書香街區、感受新零售藝術空間……2月6日上午,由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訪活動來到北京市消費大區——朝陽區,來自國内外25家媒體的45名記者走進2021年獲評“朝陽最美商圈”之一的三裡屯太古裡,這裡也被譽為北京時尚潮流地标“首店收割機”。

記者們首先來到三裡屯太古裡南區,其設計靈感來自老北京的“胡同裡巷”并融入時尚元素,突出大衆時尚潮流,是知名品牌的彙集地。
記者們用鏡頭記錄着這裡的品牌店鋪,感概太古裡“首店收割機”的稱号當之無愧,北京第一家紅底高跟鞋品牌Christian Louboutin、時尚買手店Dover Street Market Beijing、蘋果亞洲最進階别旗艦店、“紐約三寶”之一的Shake Shack漢堡北京首店……三裡屯專注“首店經濟”模式,是對網際網路經濟沖擊下,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探索,更是消費理念更新的全新探索。
三裡屯除了是北京最具國際化、潮流化的時尚街區,還“藏着”一條獨特的書香街區。當天的第二站,記者們便來到了連接配接太古裡南區與北區的一條主要通道,三裡屯兩家特色書店——北京三聯韬奮書店朝陽分店和朝陽城市書屋·春風習習館的所在地,探索藏在北京潮流青年集合地的文化陣地。
據三裡屯太古裡總經理馬澤丹介紹,三聯韬奮書店朝陽分店僅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完成籌備,于2018年4月23日正式投入營運,24小時營運讓街道因閱讀不打烊;2019年4月30日,僅隔幾步的“朝陽城市書屋·春風習習館”重裝開業,讓這裡的閱讀氛圍再度升溫。随着Page One、言幾又、北京三聯韬奮書店、朝陽城市書屋·春風習習館加入,三裡屯在傳統居住區和國際商業區之間,自發地形成一條獨特的“閱讀文化帶”,差異化特色書店構成一個獨特的書香街區,成為三裡屯新的文化坐标和打卡地,也将是“書香朝陽”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示範區。
三裡屯三聯韬奮書店總經理郝大超告訴記者,北京三聯韬奮書店自2014年實作“24小時營運”,獲得了讀者的口碑,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不僅成為了一個文化現象,也成為京城文化生活新景點,是對“全民閱讀”的生動踐行。記者們走進這個近700平方米的空間,感受到處處服務讀者的小細節。店内設計源自于北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通過高低錯落的路徑讓讀者品嘗千滋百味的文化精髓;店内設有咖啡休息區,設有50餘個座位,讓讀者感到書店不僅僅是售書場所,也是城市、社群的文化生活空間,充分保證了讀者閱讀、會友、休憩的需要。
離開三聯韬奮書店朝陽分店,記者們來到不遠處的另一家特色書屋——朝陽城市書屋·春風習習館,被眼前琳琅滿目的各類書籍雜志吸引。書屋内的雜志圖書都是由春風習習精心篩選後由朝陽區圖書館進行采購并免費提供給讀者閱讀的,在書籍選品上差別于正常的閱讀空間,特别設立全球精選雜志、獨立出版物、進口原版藝術書籍,希望用差異化的特色選品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回歸閱讀,讓更多人願意走進書店圖書館閱讀紙質讀物,去感受與電子書不同的觸感,能在這裡擷取到新鮮靈感及養分。目前書屋内藏書約2000冊。
除提供公共閱讀空間外,為豐富周邊居民及不同層次讀者的文化生活,兩家書店還積極與各出版機構、文化機關聯合策劃,舉辦新書分享會、簽售會、講座沙龍、展覽等各類文藝活動,緻力于為讀者打造一個全面、舒适的精神文化空間。
記者走訪的最後一站——美克洞學館,是美克家居在對新零售藝術空間的探索中所打造的别樣之地。
走進場館,龜茲壁畫作為美克洞學館的文化特色之一,是貫穿于整座建築的内飾元素。據美克洞學館館長高磊介紹,為了最大程度還原壁畫原貌,壁畫藝術家從克孜爾石窟當地收集約60噸泥土運往北京,采用古人制作壁畫泥皮的方法,曆時150餘天完成了館内壁畫的繪制。
記者們沉浸在美輪美奂的建築設計中,感歎美克洞學館新零售藝術空間的全新定位,以獨有的設計語言,承接曆史,古今相映。
據北京市商務局消費促進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協調處)處長盧慧玲介紹,2021年7月19日國務院準許北京等5個城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以來,北京“全市一盤棋”統籌協調推進,成效顯著。其中,在體制機制方面,北京市建構了培育建設“四大體系”。在建設成效方面,北京市緊抓“五個清單”統籌管理,173項任務2021年度目标全部完成,111個項目中31個2021年度項目按期落地,81項政策已出台62項,建立了111家頭部企業政企對接管道,市區關聯創新開展“2021北京消費季”22大主題3000餘項促消費活動,培育建設工作實作了高品質起步。下一步,北京持續優化商圈布局,不斷暢通流通管道,提振重點商品消費,培育重點服務消費,優化消費業态營商環境,力争六大類關鍵名額水準持續提升,将北京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競争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來源:勞動午報
記者:崔欣
編輯:李媛
聲明|除原創内容及特别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檔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内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