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普通孩子周秉昆,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一個不斷實作自我價值的全職媽媽。拒絕焦慮,拒絕“内卷”,輕松育兒,理性對待婚姻生活,寬容應對婆媳關系,希望我的一些觀點能夠讓你豁然開朗,能夠帶給你正能量,解決你的現實問題。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

我是看過原著的,之前看了演員陣容以後,就打開電視機,一口氣跟上進度。

先說感受吧,一點沒讓原著黨失望,人物選角很精準。

跟我一起看劇的還有老媽,看第一集的時候,她說:“這是很真實的,那個年代就是這樣。”

看完後邊的情節,她眼眶潮潤說:“當父母的都盼着孩子有出息,孩子真有出息就遠了,就身不由己了,到頭來還是得指望着身邊沒有出息的那個孩子啊。”

她的感慨讓我想到了一句話:資質一般,隻能留在父母身邊的孩子,才真的是來報恩的孩子啊。

《人世間》普通孩子周秉昆,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遠水不解近渴,對那個笨孩子好一點

如果看了《人世間》的劇情,一定能夠了解老人的感慨,周蓉曾經說過周秉昆,書讀得太少了,勸他多讀點書。

是的,周秉昆是周家的老三,人稱周家老疙瘩,他有一個極度優秀的哥哥,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姐姐,隻有他從小非常普通,是個好人。

他安安分分上班,幹活,替周母分擔家務,有了三個兒子,周母守着這個家,心裡也踏實。

周蓉和丈夫在回家的途中出事了,周母得知真相之後,暈死過去了,周秉昆一個人承擔了所有,沒有告訴哥哥和姐姐。

《人世間》普通孩子周秉昆,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當然了,後來有了鄭娟的幫忙,他才能正常上工,日子也才能正常進行。

他出事前對鄭娟交代,隻要家裡天沒塌下來,就不要告訴哥哥和姐姐,告訴他們無濟于事,他們要工作,隻能徒增擔憂。

鄭娟問什麼是“天塌下來”,他磕磕巴巴地說“死人”。

一個普通的,沒有什麼本事的人,默默承受着這一切。

不是說優秀的哥哥姐姐不能承擔,隻是遠水不解近渴,善良的弟弟不願意耽誤了哥哥和姐姐的前程。

媽媽跟我講了一個老家的真實的家庭故事。

老頭和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當兵專業在其他城市安家了,小兒子沒有本事一直守在身邊。

《人世間》普通孩子周秉昆,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兒子兒媳婦年輕的時候很孝順,凡事都聽父母安排。

但是父母很少在人前稱贊守在身邊的兒子兒媳婦,總是不斷稱贊大兒子和大兒媳婦。

大兒子很孝順,但是不能守在身邊,逢年過節就給父母打錢,一年到頭加起來能給幾千元,在十幾年前,這不算小數目了。

小兒子守在身邊,日子過得清貧,不出錢出力,幫着父母幹農活、做家務,凡事都打理得清清楚楚的。

可是父母隻稱贊大兒子,根本不提小兒子和小兒媳婦的功勞。

小兒子和小兒媳婦終于傷透了心,心變硬了,很少去父母跟前盡孝道了。

老頭子生病了,小兒子跟哥哥叫闆:要麼回來一起盡孝道,要麼輪着來,我家一個月,你家一個月。

《人世間》普通孩子周秉昆,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大兒子回不來,大兒子要工作,輪到老大家的時候,小兒子和兒媳婦就狠心不管,老兩口非但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過錯,反而跟鄰居前大罵小兒子和小兒媳婦。

結局就不說了,挺悲慘的,兩個老人相繼離世,老太太走後一個多星期才被人們發現。

兩個兒子本來都孝順,老大孝順可是不能到身邊來守着,但是條件比較好,可以給父母提供錢,老二孝順展現在體力上,給父母掃清障礙,可是父母卻隻看到老大的孝順,看不到老二的孝順,最後傷害了老二的心。

如果這兩位老人對那個“笨”兒子好一點,多稱贊兒子兒媳婦,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人世間》普通孩子周秉昆,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人到老年,能及時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晚

媽媽說,不管多大年紀,能夠真正了解了這個道理,對家庭的和諧是有幫助的,多晚都不晚,孩子和父母之間,有的時候隻是幾句話的問題,所有的沖突就解決了。

真的是這樣的。

我們用眼睛看到的并不是客觀的,可能會有一些真相和細節,是我們看不到的,但是凡事有因果,所有事情呈現出來的樣子,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父母通常會以優秀的孩子為榮耀,卻很容易忽略了身邊那個平庸的孩子,可是陪在父母身邊最多的,到底沒普通的孩子。

《人世間》普通孩子周秉昆,是來給父母報恩的

換一種思路來想這個問題:父母口中“蠢笨”的孩子,其實是來報恩的,他們要一輩子陪在父母身邊,在父母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幾分鐘就能出現在父母面前。

如果父母教育得當,孩子們一定是有孝心的,但是人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的,孩子越優秀,身上的責任越大,就越身不由己。

優秀的孩子是為整個國家做貢獻的,父母不能指望,孩子也身不由己,但是平庸的孩子卻可以為父母和小家庭做貢獻。

是以,做父母的,不要太偏心,多關心身邊那個普通的平庸的孩子,讓那個“蠢笨”的孩子的内心得到一點溫暖,這樣整個家庭才是和諧向上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