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奧遺産兵馬俑燈彩亮相朝陽區冬奧文化廣場

曾經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在朝陽區奧運文化廣場上大放異彩的兵馬俑燈彩,2月4日起再次登上冬奧城市文化的舞台,亮相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近東門處的朝陽區冬奧文化廣場。雖然由于場地所限,僅展示了10尊兵馬俑燈彩,但展廳内的諸多圖檔,顯示了它身為文化使者在2008年之後前往世界各地留下的文化交流佳話。

雙奧遺産兵馬俑燈彩亮相朝陽區冬奧文化廣場

馬俑燈彩是有朝陽區文化館創意制作的。它以中國秦代的兵馬俑為靈感原型,采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北京燈彩紮制技藝,制作成的色彩明快的燈彩藝術裝置。它誕生于2008年,第一次位于世貿天階的奧運文化廣場亮相時就獲得轟動,獲得國際奧委會成員的交口稱贊。

“來源于非遺,帶着奧運基因,兵馬俑燈彩改變了人們對兵馬俑的認識,讓人們感受到它作為文化使者的親和。”一手策劃了兵馬俑燈彩誕生的朝陽區文化館前館長徐偉說。此次亮相朝陽區冬奧文化廣場的兵馬俑燈彩有婦女俑,也有将軍俑、兵俑,最高大的馬俑長2米,高1.8米。兵馬俑們點亮時,呈現出紅、黃、藍、綠、白等多種色彩。冬種角色和形象,讓人們忘卻它們原本的武士身份,更能體會它作為文化符号的意義。

如果把傳統燈彩制作工藝比喻成國畫技法裡的“寫意”,那兵馬俑燈制作就是西洋畫法中的寫實手法。傳統燈彩隻要勾勒出物體大緻輪廓就行了,比如人物從肩到胸缺少變化,圓圓的像個鼓包。但兵馬俑燈彩則幾乎是一比一複制原來的陶俑,燈架得符合骨骼構造,必須挺胸、擡頭、收腰,連胳膊的彎曲度和連貫性都得仿真。

在冬奧文化廣場上展出之前,這些兵馬俑燈已遊曆過英國、芬蘭、克羅地亞、愛沙尼亞、澳洲、捷克斯洛伐克等許多國家。2016年,兵馬俑燈彩還作為慶祝中捷建交67年的特殊禮物,在涅瓦河上進行了“漂亮的兵馬俑——北京燈彩藝術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