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均瑤健康業績雙位數下滑,味動力乳酸菌冒充有機食品,已被處罰!】有機食品已經成為近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市場,涉足企業如

【均瑤健康業績雙位數下滑,味動力乳酸菌冒充有機食品,已被處罰!】

有機食品已經成為近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市場,涉足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但個别企業會抱着投機性的心态,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機食品,進而牟取暴利。

正如業内人士所言,一方面,琳琅滿目、名目繁多的認證标注食品魚目混珠,不法商家常利用虛假認證、标簽進行欺騙性宣傳;另一方面,食品生産企業為迎合這種潮流,盲目追求一些不必要的認證、評比,甚至被一些非法認證機構忽悠。這些亂象給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不僅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而且還使企業忽略了食品本身的品質追求。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近日,均瑤集團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因在網店産品介紹頁面中将非有機食品錯誤标注成了有機食品,違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有關規定,構成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7萬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實,當事人均瑤集團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從事預包裝食品銷售的經營活動。當事人在其開設的天貓網店上架了一款名為“味動力乳酸菌飲品”的預包裝飲料,網店中将這款飲料參數中的是否為有機食品這一選項選了“是”選項,而上述飲料為普通預包裝食品,并非有機食品。

另查明當事人公司為宣傳上述飲品,多次投放廣告進行宣傳,廣告中無該産品為有機食品的内容,同時當事人組織了多次網店直播活動,在直播促銷中也沒有該産品為有機食品的宣傳内容。

根據上述事實,當事人網店在産品介紹頁面中将非有機食品錯誤标注成了有機食品,存在了向消費者提供商品的資訊不真實的違法行為,但當事人投放廣告和進行直播促銷的活動中并沒有上述問題存在,是以可以認定當事人網店銷售上述産品的銷售和獲利與該違法行為的直接關聯性不強,綜上當事人無違法所得。案發後,頁面的上述參數問題已改正。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生吉萍教授指出,大陸有機農産品的産量很低,常年缺口在30%左右,一直以來都供不應求。

但當《五谷财經》打開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平台後發現,各式各樣的有機産品大都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态。廠商宣傳方式花樣百出,有的甚至告訴消費者可以去農場實地考察,讓人不信都難。但在電商平台銷售的所謂有機食品大都沒有有機産品的認證證書,産品品質無法讓人信服。

“有機農産品銷售前要有至少3年的轉換期,在種植過程中,完全禁用化肥和殺蟲劑,全部依靠人工方式組織除草,是以有機農産品的産量是很低的,比起使用化肥農藥種植的作物,産量隻有其60%~70%,一直以來都供不應求。網上銷售的有機食品真假确實難以斷定。”生吉萍稱。

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更是直言,有機食品迎合了中國人大健康的需求趨勢,但市場發展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市面上亂貼标簽的現象十分嚴重,消費者很難分辨其真假。

企查查提供的資訊顯示,均瑤集團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币,系A股上市企業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均瑤健康”,605388)全資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均瑤健康創立于1994年,前身是均瑤乳業。曆經27年發展,于2020年8月18日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機闆。作為均瑤集團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均瑤健康以“科技賦能,做家人想吃的”為使命,以“鑄百年品牌,成為健康飲品領跑者”為願景,培育、引發、建構以益生菌為抓手的大健康支柱品類。

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均瑤健康實作營業收入約為7億元,同比下滑1%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1.44億元,同比下滑27%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1.04億元,同比降幅在35%以上。

對此,均瑤健康方面表示,主要系公司新産品、新事業部、研發投入增加,同時加大了對管道的投入,導緻費用增加;去年同期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導緻公司人力成本費用低于本期;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導緻産品成本有所增加;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促銷活動相對較少,本期折扣率高于上期等原因,導緻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

不過,均瑤健康董事長王均豪卻信心滿滿,公開表示“争做百年老店”的長遠目标,“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均瑤健康将圍繞健康元素,以益生菌為核心突破,以掌握技術壁壘、達到國際領先、塑造核心競争力為标準,在國際國内雙循環中,讓中國好菌走向全球。”

【均瑤健康業績雙位數下滑,味動力乳酸菌冒充有機食品,已被處罰!】有機食品已經成為近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市場,涉足企業如
【均瑤健康業績雙位數下滑,味動力乳酸菌冒充有機食品,已被處罰!】有機食品已經成為近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市場,涉足企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