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 魯迅塑像

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 西三條21号魯迅親手設計圖

今年是虎年,虎虎生威。說起魯迅和老虎的關系,在他的作品,特别是散文詩集《野草》中,不可避開的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老虎尾巴”。

魯迅在國内居住的地方主要有三個,紹興、北京和上海。1917年他在蔡元培的邀請下來到了北京,一開始住在紹興會館,後來又陸續搬到八道灣胡同11号和西三條胡同21号。在北京生活的十多年時間,魯迅為我們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篇章。

北京西三條的“老虎尾巴”,在北京魯迅博物館院内西側,是魯迅在北京的最後一處居所。這是一處小四合院,是魯迅花800大洋買下的,也是魯迅自己設計改造的一個處所。魯迅日記:“星期。晴。晨移居西三條胡同新屋。下午欽文來,贈以《紡輪故事》一本。風。”魯迅新屋的第一位訪客許欽文十幾年後寫有《在老虎尾巴的魯迅先生》。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 老虎尾巴

周恩來總理參觀魯迅故居時曾如此評價:“小,價值可不小。”魯迅在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居住于此。短短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魯迅創作發表了230多篇散文詩、小說和雜文,包括著名的《華蓋集》、《華蓋集續篇》,以及《野草》、《彷徨》等。

這座四合院包括三間南房、四間北房,還包括東西各一間小廂房。南房是魯迅的藏書室兼會客廳,北房的東西屋分别住着母親魯瑞和妻子朱安,東廂房是女工的宿舍,西廂房是廚房,中間是廳堂,魯迅則住在由廳堂向北擴建的一個不足八平米的灰棚裡,雖然狹小,但卻被魯迅稱之為“我的灰棚”。由于“從整排房子看來,這好像是伏在地上的老虎拖出的尾巴”,是以北京人就這種房子為“老虎尾巴”。當時因為堅定地支援女師大學生反對校長楊蔭榆的封建奴化教育,魯迅被一些人誣蔑為“學匪”,因而自嘲地把“老虎尾巴”稱為“綠林書屋”。

“老虎尾巴”的整個面積不足10平米,頗有“陋室”之嫌。北面是兩扇大玻璃窗,窗下橫放着一張由兩條長凳架着兩塊木闆組成的單人床,鋪闆上隻有薄薄的被褥。緊靠東牆是一張極普通的三屜桌,桌上有硯台、金不換毛筆、茶杯、煙缸等物品,還有一盞中号煤油燈,近書桌的壁上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 許欽文《在老虎尾巴的魯迅先生》

從窗戶往外看,是魯迅的“後花園”。那句著名的“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描述的就是“老虎尾巴”後面的園子。除了棗樹,魯迅在1925年曾親手在這裡栽種丁香樹。每逢新春,香氣撲鼻。魯迅在臨窗的書桌上伏案寫作,也透過這扇大的窗戶神飛穹宇。

而在《一覺》當中,他又這樣描述:

“收拾了散亂滿床的日報,拂去昨夜聚在書桌上的蒼白的微塵,我的四方的小書齋,今日也依然是所謂‘窗明幾淨’。”

“在編校中夕陽居然西下,燈火給我接續的光。各樣的青春在眼前一一馳去了,身外但有昏黃環繞。我疲勞着,捏着紙煙,在無名的思想中靜靜地合了眼睛,看見很長的夢。忽而驚覺,身外也還是環繞着昏黃;煙篆在不動的空氣中飛升,如幾片小小夏雲,徐徐幻出難以指名的形象。”

歡喜過年|年初,跟着魯迅逛一逛“老虎尾巴”

△ 魯迅親手種植的丁香花

兄弟失和之後的魯迅,心中苦悶。而當時的魯迅一面要與惡勢力抗争,一面還要保護受軍閥政府迫害的學生。他在“老虎尾巴”裡冥思、寫作,直至遇到了未來的妻子——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許廣平,開始全新的人生。

本文内容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