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在兒童教育學《愛彌兒》裡說過:
植物通過耕耘獲得改善,而人類則通過教養得到進步。
作為人生的第一個成長階段,父母的“言傳身教”極其重要,幼兒時期是孩子們養成教養的最佳時期,生活習慣的培養直接影響孩子成年後的性格和價值取向。

很多沒有教養的孩子,就是家長在幼兒時期沒有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管教和限制,沒有給他們立下行為的規矩,任由孩子自由發展造成的。
教養的問題,家庭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沒有教養的孩子其家人也大都沒有教養。
慣子如殺子,請立下規矩
去年5月1号,東莞某電影院遭遇了鬧心的事。
電影散場時,突然沖出來一個孩子,跑到電影螢幕前,對着螢幕拳打腳踢,家長并沒有出來制止,最後導緻電影螢幕被故意損壞。
從業人員檢查後,發現螢幕損失至少在18萬左右。上告法院要求賠償,卻找不到當事人,沒有人願意出來承擔,這讓人氣憤不已。
孩子天性好動,可是在公共場所随意毀壞他人财物,家長卻沒有出來制止,事後也沒有主動出來承擔賠償,這就是缺乏教養和社會公德的表現。
“熊孩子”背後常有“熊家長”,“熊家長”讓孩子也變得沒有規矩沒有教養。
當今社會,總有一些家長打着“愛孩子”的旗号一味縱容溺愛自己的小孩。
“孩子還小,讓一讓他怎麼啦!”
“你跟小孩一般見識幹什麼!”
殊不知,慣子如殺子。
當你為孩子犯的每個錯誤開脫,他長大以後必定會犯下更大的錯誤,藐視一切規矩,變得無法無天,等到那個時候再管教,已經為時晚矣。
家長縱容孩子,社會不會,法律不會,身為監護人的家長,如果不能行使家長的職責,總有一天,法律會來管教他。
孩子還小 不要袒護
河南汝州,一個孩子随地大小便,而在離他幾步遠的地方,就有個公共廁所。
66歲的環衛勞工上前勸阻,反被孩子的父母辱罵毆打。
孩子的爸爸猛擊環衛勞工的頭部,媽媽不停地朝環衛勞工吐口水。
這種家庭教育,還能指望孩子多有禮貌多有教養嗎?
很多孩子不是生下來就頑劣,那些無法無天d 孩子,大部分也是有着沒有教養的父母。
美國作家珍妮.艾裡姆說過:孩子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一句“孩子還小”就想抹掉所有的過錯,總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别人身上。
過于袒護孩子,你以為是愛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這樣的家長,養出沒有教養的孩子,一點也不意外。
子不教父之過 明是非 辨黑白
一個小時候沒有被教會對錯的孩子,長大之後也不會成為一個明理的大人。
相反,如果家長三觀很正,那麼孩子在得到教育之後,也會得到成長。長大以後,也會成為一個有禮貌有責任有教養的人。
子不教父之過。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最好的教育,永遠是明是非,辨黑白。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家庭環境就是澆灌的水。
如果水質過差,最終樹苗不僅不會成為參天大樹,還會枯死。
但願我們家長不要成為那汪壞掉的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