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新冠後遺症”頻發?全球首個研究證明“腸道微生态紊亂”是主因

新春佳節,離鄉的遊子歸心似箭,家中的父母立于門前望眼欲穿。在這團圓之際,除了需要時刻防範蠢蠢欲動的新冠疫情卷土重來,另有一事也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突然改變的生活習慣。

若說春節是變相的“放縱節”,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聞到許久沒有嘗到的家鄉美食,任誰也無法抵擋得了那份誘惑。

——好不容易才放一個長假,還不徹夜長談、把酒言歡、再睡它個天昏地暗?

然而,“胡吃海塞”和“不良作息”的行為後果可不會那麼輕易放過你——“腸道菌群失衡”就是最典型的負面效應——腹瀉就是其最常見的症狀。

為何“新冠後遺症”頻發?全球首個研究證明“腸道微生态紊亂”是主因

Figure 1. 健康人的胃腸道内寄居着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即腸道菌群。腸道中的“好”細菌對人體健康發揮積極作用,而“壞”細菌則會促進多種(腸道)疾病。(圖檔來源:Pixabay)

腸道菌群可被視為一群宿主腸道内的“本土居民”。胎兒出生後,随着每一口輔食、每一次呼吸,腸道菌群的始祖們也開始安營紮寨、壯大家族。除了幫助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之外,它們還與腸道的免疫系統形成聯盟,刺激後者發育,并在關鍵時刻幫助消滅緻病菌。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的各個種族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達到一種生态平衡,而一旦機體内外的環境發生反差較大的變化(如作息和飲食因素、藥物代謝等),就會導緻其正常生理組合被破壞、引起菌群失調。

千萬别小瞧了“腸道菌群失衡”。1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釋出在《Gut》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紊亂”竟還是導緻“長新冠”*(long COVID)的主要因素!

*“長新冠”: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引緻的“長期綜合後遺症”(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PACS)。指新冠患者自初步康複後,所出現的一種/多種持續較長時間(四周或以上)的症狀/并發症。

為何“新冠後遺症”頻發?全球首個研究證明“腸道微生态紊亂”是主因

Figure 2. Gut microbiota dynamic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圖檔來源:Gut)

此次,該團隊從三家醫院中招募了106名不同嚴重程度的新冠患者,還納入了86名非新冠患者作為對照組,以進行前瞻性研究。随訪時間為從入院到此後的第6個月,并在在入院時、出院後1個月和6個月三個時間點采集糞便樣本。

據資料顯示,在6個月内,76%的新冠患者出現了“長期綜合後遺症”(PACS):在30種最常被報告的症狀中,疲倦(31%)、記憶力差(28%)、脫發(21%)、焦慮(21%)和睡眠困難(21%)居于前列。

為何“新冠後遺症”頻發?全球首個研究證明“腸道微生态紊亂”是主因

Figure 3. 106例新冠患者在3個月和6個月後出現的30個PACS症狀比例(圖檔來源:Gut)

鑒于已知飲食會影響腸道微生态,研究人員對住院期間所有新冠患者的飲食進行了記錄,各醫院均提供标準化膳食,并建議出院患者繼續采用多樣化的标準飲食。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個體腸道微生物的組成與後期PACS的發生息息相關。

通過對共計258份糞便樣本進行測序、處理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新冠患者的糞便微生物群落具有顯著變化,其特征是機會性緻病菌的富集和有益共生菌的消耗——沒有出現 PACS的患者,其腸道微生态保持着較為豐富且多樣化的狀态,這一點與對照組之間沒有差異;而出現PACS的病人,其腸道微生态紊亂,一些已知具有免疫調節潛能的“好菌”明顯并未被充分表達,如普氏栖糞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等共計28種細菌種類,而“壞菌”卻在樣本中呈富集情況,如活潑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gnavus)和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等共計14種,且即便在患者體内病毒清除後的30天,“好菌”的水準仍然偏低。

為何“新冠後遺症”頻發?全球首個研究證明“腸道微生态紊亂”是主因

Figure 4. 細菌種類與不同類别 PACS 的關聯(圖檔來源:Gut)

1.機會性腸道病原體(opportunistic gut pathogens)指的是存在于腸道中的低水準細菌,當有益細菌耗盡時,它們往往會發生增殖,而持續性的呼吸道症狀則與“機會性腸道病原體”相關;

2.神經精神症狀和疲勞則與醫院獲得性感染的腸道病原體(nosocomial gut pathogens)相關,包括無害芽胞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和内氏放線菌(Actinomyces naeslundii);

3.假小鍊雙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和上文所提到的普氏栖糞杆菌是一類丁酸鹽産生菌(Butyrate-producing bacteria,BPB),其所産生的丁酸鹽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功能,而其在 6 個月時與 PACS 的負相關性最大;

種種迹象表明,患者入院時的腸道微生态失衡狀況與6個月時不同症狀的PACS發生存在關聯,是以“腸道微生态紊亂”被認為是導緻日後出現“長新冠”的主要因素。此外,該研究還發現,多達81種腸道細菌與PACS有關,其中不少細菌更是與兩類或以上的持續症狀密切相關。

為何“新冠後遺症”頻發?全球首個研究證明“腸道微生态紊亂”是主因

Figure 5. 腸道微生物群與PACS發展之間關系的示意圖(圖檔來源:Gut)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為新冠患者的腸道微生态的組成改變提供了觀察性證據,分析新冠患者個體的腸道微生态将有助于預測未來出現PACS的風險。接下來,研究人員将進一步着力于調查調節微生物群是否能幫助患者及時從“長新冠”的夢魇中恢複。

Reference:

[1]Gut:Gut microbiota dynamic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21-325989

[2]香港中文大學:

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cu-medicine-study-shows-distinct-gut-microbial-profile-associated-with-long-covid/

撰文 | 許楚楚

編輯 | 小耳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