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易汪源:從“把産品賣出去”轉變為“服務與産品并重”|探路2022

網易汪源:從“把産品賣出去”轉變為“服務與産品并重”|探路2022

網易副總裁、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網易數帆總經理汪源

钛媒體注:「探路2022」是钛媒體年終策劃專題,邀請各行業 TOP 創業領袖一起回顧過去一年的行業變化和企業成長,同時共話新邏輯、展望2022。本文為網易副總裁、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網易數帆總經理汪源對話钛媒體App「探路2022」欄目,以下為汪源對行業未來的展望。

關鍵詞之一“自主可控”:

自主可控作為長期以來的趨勢,在2021年有了更多聲音。2021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各地都在積極布局信創産業,制定信創相關産業政策和發展規劃。

關鍵詞之二“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

我認為,國内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正在邁入新的階段,企業的需求更多元,場景更廣泛。從常見的營銷、使用者營運等典型數字化場景,也逐漸深入到生産的各方面。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從企業經營鍊條中的其中一環,擴大到多鍊路;企業也意識到由各自發展的資訊系統形成的資料孤島需要被進一步打通,實作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轉型。

關鍵詞之三“資料監管強化”:

國家對資料收集和使用監管加強,比如工信部已經多次曝光一些不合規的APP,責令其下架整改,包括國有銀行APP的隐私政策也在加強規範之列,同時國家也出台《網際網路資訊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規定基于大資料的算法不能算計使用者,是以資料驅動的公司都需要學會在新環境下規範地營運。

無論是國家,還是集團對子公司的資料管控都在加強。

回顧2021,對我而言非常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在今年我們更加聚焦重要行業,把更多能力和優勢集中在金融、零售、制造行業,更深入行業、更懂行業,并且在這一年獲得了不少成果。

例如在金融領域,我們的金融行業解決方案主要在分布式、中間件、實時計算3個領域,目前已服務客戶包括某國有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華泰證券等數十家頭部企業或機構。

另一方面,我們在2021年做得一個很大的轉變是,從“把産品賣出去”這種以産品為主的思路轉變為“服務與産品并重”,我們對自己的定位“數字化轉型技術與服務提供商”也在此展現。我們在以往的實踐中發現,政企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所需的不隻是技術上的支援,還涉及很多軟實力。是以我們希望結合以往20餘年的實踐沉澱,輸出更多元的數字化轉型全過程支援。

是以,我們在去年從服務組織上進行了更新,在咨詢規劃、實施落地和知識轉移方面強化服務,針對金融、零售、制造、政府、營運商五大領域,計劃實作3年服務100家VIP客戶。

同時,我們把多年來為集團孵化新業務積累形成的能力中心整合,推出數字化轉型戰略咨詢和品質保障中心、場景創新中心、使用者體驗設計中心和靈活項目管理中心4大能力中心,并且秉承這幾個原則運作,一是解決方案做到産品級,比如在服務零售行業時,我們就已經研發出超過20個産品demo,可直接向使用者展示解決方案;二是面向客戶服務的人員要達到專家級别,如使用者體驗、項目管理等領域專家;三是全過程服務,網易數帆會從前期咨詢到項目落地,并為使用者持續提供運維等服務。這些将共同構成網易數帆的能力中心,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更豐富全面的服務。

從我的觀察來看,在即将到來的2022年甚至未來更久時間内,有三個趨勢在持續顯現。

一是信創影響将持續擴大,未來信創的影響從辦公軟體、資料庫擴大到更廣層面,例如覆寫到大資料平台等數帆相關産品和業務。去年,我們兩款核心産品——輕舟微服務平台和有數大資料開發及管理平台已經雙雙通過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評測鑒定所測試,也驗證了網易數帆在國産化技術路線上的相容能力。我相信,2022将更是承前啟後的戰略機遇年,國家及各地對信創的重視,無疑是我們新的機會。

二是在數字化轉型領域,行業标準化正在逐漸強化。過去,企業在做技術架構時易被個别廠商的标準牽制,各執一詞,對選型的企業來說,往往需要經曆複雜的選型過程、不統一的篩選标準和被綁定後難以改變的機會成本。

而随着行業标準逐漸明晰,對各子產品都将會更明确的标準,也就是說,未來企業需求将有更多可被标準化,在選擇廠商時也更不易被綁定。網易數帆一直希望打造一個開放的數字生态能力體系,解除軟體和硬體的綁定,幫助企業實作中立的、無綁定的基礎軟體,實作混合雲和多雲的統一管理。是以,我們欣喜地看到,行業标準的逐漸清晰,将更有利于打造企業自主選擇、廠商開放共生的行業形态。

第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更大範圍落地正在從行業的頭部企業轉向中腰部企業。我們從很多側面來發現這一點,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去年我們有不少客戶和機會是由原先的頭部企業的客戶跳槽到中腰部帶來的,客戶間的口碑傳播效應愈發增強。

這樣的人才流動方向也可以側面說明,政企的數字化轉型正在下沉,向行業更深處滲透。當數字化轉型路徑尚未批量成型時,中腰部企業在道路選擇上偏于理性和冷靜,不會一股腦追求“大禮包”,而是更在意借鑒和參考行業頭部企業的既往經驗。(本文首發钛媒體App,内容為受訪者第一人稱表述,編輯/張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