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最大赢家,晶片商應是其中之一。
受全球半導體短缺和需求增長的影響,晶片行業剛剛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2021年,該行業的年總銷售額首次超過5000億美元。
疫情加速了人們生活的數字化,越來越多的人購買電子産品,而這些都需要晶片。
據研究公司Gartner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晶片銷售額同比增長25%,達到創紀錄的5835億美元。長期的短缺預計将使半導體行業今年的收入增長9%,超過曆史平均增長率。

華爾街日報表示,半導體行業的過去讓一些分析師感到擔憂。由于客戶有時會超額訂購,然後暫停購買,導緻晶片供應過剩,是以晶片價格曾有過大幅上漲或逆轉的曆史。懷疑論者擔心,潛在的産能過剩、供應鍊中斷和更廣泛的全球經濟風險可能會導緻未來的動蕩。
盡管如此,短缺依然存在。拜登政府上周警告稱,美國制造商的關鍵晶片庫存降至5天,而幾年前的供應量為40天。
根據SIG的資料,全球半導體的平均等待時間現在超過25周,遠高于10至14周的“健康範圍”。
科技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半導體研究主管Dale Gai說,根據晶片類型的不同,預計價格平均将上漲5%至15%,這表明供應仍然緊張。
Gartner研究副總裁Andrew Norwood表示,到2025年,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額預計将達到6925億美元,在最好的需求情況下,到2030年将達到1萬億美元。
全球最大的合同晶片制造商之一格芯(GlobalFoundries)的首席執行官Tom Caulfield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
“它(晶片行業)花了50年時間成為一個價值5萬億美元的行業。隻需要8到10年就能達到一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