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國國際電子消費展(以下簡稱CES)将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不過英特爾、AMD、高通等晶片公司已經率先推出了應用于個人電腦PC的全新端側AI晶片産品。
原本在雲伺服器上運作的AI大模型,在PC硬體革新的支援下,有望大規模遷移至PC本地端運作,PC上的AI應用也是以變得豐富起來。端側AI晶片帶來的硬體革新将帶來全新的PC應用與互動體驗,讓整個PC行業煥發“第二春”。據了解,與以往的PC主晶片不同,AI PC的主晶片除了內建CPU和GPU之外,還将NPU納入集中,進而更好地支援在PC本地運作AI應用。
上述幾家晶片公司已搶先在CES開始前舉辦各自新品釋出會,搶占AI PC的未來增量市場。這些最新公布的晶片産品,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進入惠普、戴爾、聯想等OEM廠家的AI PC之中,并面向消費者售賣。

在AI PC上競速
1月6日,英特爾舉辦釋出會并宣布,應用于AI PC的第二代酷睿Ultra處理器,包括200V、200HX、200H、200U等,面向不同定位筆記本的端側AI晶片系列。這些晶片均內建了英特爾的CPU、GPU和NPU,為在筆記本上運作生成式AI應用提供硬體基礎。在釋出會上,英特爾臨時聯席CEO米歇爾·約翰斯頓·霍爾特豪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宣布首款英特爾 18A制程晶片,Panther Lake處理器将于2025年下半年釋出。
PC市場自20年前發展而來,x86架構的晶片占據主導地位,英特爾晶片則在x86架構的PC晶片市場位于主導地位。Mercury Research資料顯示,雖然近些年市場佔有率回落,但是英特爾在x86 PC市場常年占據超過70%市場佔有率,而AMD則占據25%左右份額。
“目前英特爾在AI PC方面處于相對領先地位。”雲岫資本半導體組助理副總裁邢木子告訴記者。根據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的研報顯示,英特爾的AI PC主晶片Ultra系列已經進入微軟、戴爾、惠普、華為等國内外主要廠商的AI PC産品内。不過,在AI PC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未來發展格局依舊不好說,英特爾并非缺乏有力競争者,在CES開幕之際,AMD和高通均推出了最新用于AI PC的主晶片産品。
同一天,AMD一口氣公布Ryzon AI Max、AI 300及200系列處理器産品,均為面向AI PC場景的SoC産品。AMD在釋出會上聲稱Ryzon AI Max系列中的晶片,可在電腦端運作70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此外,高通也釋出了面向AI PC的新款産品,骁龍X平台,與英特爾和AMD采用x86架構不同,高通采用的是ARM架構。據高通公司員工向記者介紹,這是高通面向PC推出的X系列第四款平台,向定價介于600美元價位的PC終端供貨。
“過去一年,AI PC出貨量迅速增長,預計2024年全年突破4000萬台。為了更好地滿足使用者運作端側AI大模型,提升PC的多媒體内容和商務辦公處理能力,AI PC的硬體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其中NPU算力更新要到40TOPS以上,存儲容量也普遍增加。”邢木子對記者表示。
除了上述三家在CES期間展示新品外,英偉達此前被傳将在CES公布AI PC的CPU産品,不過今天大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勳并未展示此類産品。“最新公布的英偉達RTX50系列産品是獨立GPU,一些AI PC不僅會搭載主晶片,還會搭載獨立GPU,進一步提升端側AI處理能力。”邢木子告訴記者。例如,部分戴爾子品牌,如外星人和靈越的高端遊戲本和高端商務本,除了搭載英特爾的Ultra系列主晶片之外,還搭載了英偉達RTX40系列獨立顯示卡,售價最高可超人民币4萬元。
諸多考題有望求解
相比于傳統PC,AI PC有望為使用者帶來全新的操作體驗。根據艾瑞咨詢,相比于使用者通過滑鼠、鍵盤、觸摸屏等方式互動,AI PC有望讓使用者通過手勢動作、眼球追蹤、語音互動等方式開展互動,帶來全新的使用者體驗。一旦個人智能體等AI應用在AI PC上被廣泛使用,AI PC可能成為新的流量入口。然而要實作滿意的使用者體驗,廠商必須在算力、功耗、成本等方面下功夫,争取赢得使用者的認可。
要實作自然流暢的全新使用者體驗,對端側算力的高要求是必不可少的。英特爾、AMD和高通着力提高主晶片的算力,比如最新推出的英特爾酷睿Ultra 200H系列處理器,其GPU、CPU和NPU能夠帶來高達99 TOPS的算力。
另一方面,低功耗地運作晶片,實作AI PC的長時間續航能力,也是這些晶片廠商追求的目标。例如,AMD在釋出會上聲稱,其Ryzon AI 300系列可實作超過24小時的續航能力。Counterpoint認為如何在有限功耗下提供足夠的算力,實作算力和功耗的平衡,成為一家廠商的核心競争要素。
除了提升算力和降低功耗,如何降低成本,進而降低售價也成為擺在這些晶片廠商面前的“考題”。由于上述端側AI晶片成本較高,直接推高了整個AI PC的産品價格。目前推向市場的AI PC主要是面向高端商務人士、電子發燒友及遊戲愛好者的産品,這些産品往往售價昂貴,比如有外星人品牌的AI PC價位在2萬~4萬元不等。不過,英特爾、高通等廠商在釋出會上均公布了面向主流PC産品定位的産品,産品面向定價為4千~8千元不等的PC産品供貨,預期這些PC産品在今年上半年出貨。
Canalys資料顯示,2024年至2028年全球AI PC的出貨量将實作44%的複合增長率,其中筆記本電腦占據絕大部分的份額,桌上型電腦占據小部分的份額。在實作高複合增長率的同時,技術難題還需進一步解決。“随着AI PC滲透率提升,端側AI晶片的算力、資料傳輸速度、功耗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需要更強大的晶片計算性能及更優的記憶體帶寬,才能赢得更多使用者的青睐。”邢木子向記者表示。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