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目錄
01
5K 育種家晶片 輔助育種
02
20K 低密度作圖晶片 遺傳圖譜
03
60K 中高密度晶片 遺傳圖譜
04
120K 高密度晶片 QTL定位
05
800K 超高密度晶片 群體分析
06
外顯子捕獲晶片 突變庫檢測
07
轉錄組測序 表達分析/BSR
08
重測序 群體研究/低豐度測序
預存活動
1
預存≥3萬元 預存期大于3個月
所有項目95折
2
預存≥5萬元 預存期大于3個月
所有項目9折
以上預存活動時間限2024.10-2024.12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
産品簡介
01 - 5K育種家晶片
利用3000份國内外品種材料群體遺傳多樣性資料開發,包含群體遺傳多樣性位點、小麥品種真實性鑒定SNP标記法包含的96個SNP位點。能夠有快速有效進行遺傳關系分析、回交後代背景恢複率分析、品種真實性驗證等用途,是成本效益最高的低密度晶片。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小麥分子育種,5K晶片包含了目前公開發表的功能基因,QTL及GWAS位點等超過2000個功能标記位點,涵蓋數十個抗病及農藝性狀基因、标記。
圖1 公開報道的産量形狀位點(shuanghe cao etc., 2020)
圖2 公開報道的部分農藝性狀位點(《The Wheat Genome》,Chittaranjan Kole)
02 - 20K低密度作圖晶片
TC-Wheat-Core-20K 從全球範圍内5000份小麥種質資源資料中挑選最具有遺傳代表性的20K位點,包含了1500份國外品種及3500份國内骨幹親本、曆史品種、地方品種及現代品種的核心多态性位點。TC-Wheat-Core-20K 檢測結果提供多基因組位置資訊,可幫助科研工作進行準确的遺傳圖譜建構。
圖3 20K晶片标記在基因組上的分布
03 - 120K高密度晶片
Agriculture
應用
種質資源鑒定
BSA定位
關聯分析
遺傳作圖
小麥120K晶片(120K-4HWA)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賈繼增研究員團隊與成都天成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基于55K/660K晶片位點及超過5000份國内外自然群體資料設計,包含55K晶片中的部分位點,可相容55K的晶片檢測資料。晶片在基因組均勻覆寫及功能基因密度分布上做到平衡。120K-4HWA是目前小麥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工作及功能研究成本效益最高的晶片之一。
圖4 120K晶片中标記在基因組上的分布及基因覆寫
圖5 120K-4HWA晶片進行GWAS關聯分析
04 - 800K超高密度晶片
Agriculture
應用
群體研究
GWAS分析
BSA分析
遺傳分析
全新小麥800K超高密度晶片由河南農業大學陳鋒團隊聯合成都天成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完成。基于小麥泛基因組使用全球範圍内的小麥材料進行分析,選擇代表性的多态性位點,主要覆寫基因及調控區域變異資訊。該晶片是目前公開報道的密度最高的液相捕獲探針産品,可滿足小麥群體研究的各類需求。特别适合于在群體遺傳結構分析,GWAS關聯分析,BSA基因定位方向應用。
圖6 基因組選擇熱點分布
圖7 800K晶片GWAS關聯分析
05 - 外顯子捕獲晶片
Agriculture
應用
突變庫測序
群體研究
GWAS
BSA分析
根據Wheat 10+ Genomes Project研究發現每個現代品種相對于中國春有3%~4%基因數量差異(Walkowiak et al., 2020),使用中國春參考基因組為模闆的探針無法全面覆寫這些資訊,特别是一些通過長期馴化獲得基因或者是通過一些外源片段的移位系材料(例如1BL/1RS移位系等)。不論是自然群體測序的GWAS分析,還是大規模突變體庫測序都會因探針背景差異造成資訊的丢失。
為了幫助科研工作在自然群體及突變體庫測序中盡可能獲得完整的基因變異資訊。公司在前期設計的小麥外顯子探針基礎上,以多個現代小麥品種基因組序列為模闆,使用泛基因組疊代算法設計開發了小麥泛基因組外顯子探針。在經過内部測試優化後推出WheatPanExome産品。
外顯子捕獲晶片是小麥突變庫群體檢測最優選擇。目前公開報道的小麥突變體庫測序及大量的突變體基因定位工作都采用了外顯子捕獲技術。例如濟麥22突變庫(煙台大學)、矮抗58突變庫(河南大學/中國農科院)、京411突變庫(中國農科院)、科農9204突變庫(中國遺傳發育研究所/河北農大)等突變庫均由天成未來開發的外顯子捕獲晶片完成測序及資料分析。
圖8 京411突變庫
圖9 KN9204突變庫
活動詳情請咨詢我們
陳經理:18215509986
蘇經理:15928106026
官網|http://www.tcun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