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

很多寶媽對這句話都深有體會,小孩子是閑不住的,每當自己的孩子突然不吵不鬧的時候,總有一些糟心的事情發生。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這不,福建福州就有一位寶媽,一個不留神就被家裡的一對“活寶”在羽絨服上留下新年祝福:祝媽媽,2022年虎背熊腰。

事情是這樣的,近日女兒、兒子相繼放寒假,家裡恢複了久違的熱鬧,吵鬧得讓大人腦殼直喊疼。這天,有好一陣子他們都不吵不鬧了,寶媽感覺情況不妙,于是滿屋子找他們看個究竟。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果不其然,這2個“活寶”正在拿着水彩筆“嚯嚯”她的一件白色羽絨服。隻見羽絨服正面被姐弟倆塗鴉上了4個“印象派”頭像,背後則被他們塗上了對媽媽的美好祝願:祝媽媽,2022年虎背熊腰。其中,“虎”字和“熊”字都被他們用可愛的小老虎和小灰熊的形象來代替。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看到自己的羽絨服被這麼糟蹋了,這位寶媽當然感到很心疼,但姐弟倆卻對他們的“傑作”感到非常的滿意,絲毫不擔心“母老虎”發威,還沒羞沒臊地讓媽媽穿起來轉圈圈。讓媽媽轉了好幾遍,才心滿意足地讓她停下來。

對此,這位寶媽也是相當的無奈,本來把眼睛睜得睜得大大的想震懾一下2個“活寶”,沒想到2個小家夥卻用一副滿足、陶醉的表情看着她,仿佛在說“快誇我呀”,讓她不僅有氣也撒不出來,還得乖乖地聽從他們的“擺布”,可以說相當的生無可戀了。不然能怎麼辦呢,畢竟是親生的。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對此,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清一色的評價好看:

“定制款!僅此一件,不會撞衫”

“祝語好,虎背熊腰”

“這上街絕對引人注目”

“怎麼覺得挺時尚漂亮呢?!特别是色彩搭配”

“老實說,還真有那麼點藝術感在裡面”

“年初一就它了,出門拜年絕對拉風”

“這件衣服可作紀念收藏了”

“這是兩個小棉襖滿滿的愛啊”

……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還别說,姐弟倆還蠻有創意的,這樣的衣服穿起來也絕對稱得上時尚,看來孩子讓靜悄悄“作妖”并不完全是破壞,沒準還能玩出花來。

其實,小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作妖”呢?主要原因是幼年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并嘗試着去處理好他們認為感興趣的事情,使它們以自己認為完美或者可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時他們會完全沉浸在自己創作、實踐的世界裡,不會去在意周圍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願意别人來打攪他們。隻有當他們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的時候,才會從專注的狀态裡脫離出來。如果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感到滿意的話,他們就會向家長或者其他人展示“作品”的作品,希望得到認可和贊賞。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當孩子在“作妖”的時候,很多父母經常會阻止、訓斥,而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孩子“作妖”的時候是孩子培養獨立能力、動手能力、專注力的過程,可以刺激大腦發育,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是以看到孩子“作妖”非但不應該制止,反而應該予以支援,為孩子提供良好的“作妖”條件。

第一,對家裡的居住環境進行改造,讓孩子有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哪怕沒有大人看着無論怎麼“作妖”也不會發生安全風險。

第二,當孩子自己在動手“拆家”的時候,家長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去幹涉孩子做自己的事情,任憑孩子動手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請求幫忙也是按照他們的要求把相應的物品“搬”到他們指定的地方,遵從他們的意願。

第三,當孩子完成一件“作品”時,父母應該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鼓勵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下次做得更好。

第四,父母甚至還可以鼓勵孩子“作妖”,比如: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鼓勵孩子想辦法把球複原;請求孩子幫忙設計小書架;等等。這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福建:姐弟倆半天靜悄悄,寶媽一看,原來在“嚯嚯”她的羽絨服

結語:小孩子“作妖”其實是培養動手能力、想象力、創造性思維以及專注力的一個過程,父母應該正确對待,多為孩子提供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允許孩子充分地成長發展。就像小樹苗一樣,如果大樹一直在旁邊蔭蔽着,很難成長為參天大樹的。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