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很多宝妈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小孩子是闲不住的,每当自己的孩子突然不吵不闹的时候,总有一些糟心的事情发生。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这不,福建福州就有一位宝妈,一个不留神就被家里的一对“活宝”在羽绒服上留下新年祝福:祝妈妈,2022年虎背熊腰。

事情是这样的,近日女儿、儿子相继放寒假,家里恢复了久违的热闹,吵闹得让大人脑壳直喊疼。这天,有好一阵子他们都不吵不闹了,宝妈感觉情况不妙,于是满屋子找他们看个究竟。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果不其然,这2个“活宝”正在拿着水彩笔“嚯嚯”她的一件白色羽绒服。只见羽绒服正面被姐弟俩涂鸦上了4个“印象派”头像,背后则被他们涂上了对妈妈的美好祝愿:祝妈妈,2022年虎背熊腰。其中,“虎”字和“熊”字都被他们用可爱的小老虎和小灰熊的形象来代替。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看到自己的羽绒服被这么糟蹋了,这位宝妈当然感到很心疼,但姐弟俩却对他们的“杰作”感到非常的满意,丝毫不担心“母老虎”发威,还没羞没臊地让妈妈穿起来转圈圈。让妈妈转了好几遍,才心满意足地让她停下来。

对此,这位宝妈也是相当的无奈,本来把眼睛睁得睁得大大的想震慑一下2个“活宝”,没想到2个小家伙却用一副满足、陶醉的表情看着她,仿佛在说“快夸我呀”,让她不仅有气也撒不出来,还得乖乖地听从他们的“摆布”,可以说相当的生无可恋了。不然能怎么办呢,毕竟是亲生的。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对此,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清一色的评价好看:

“定制款!仅此一件,不会撞衫”

“祝语好,虎背熊腰”

“这上街绝对引人注目”

“怎么觉得挺时尚漂亮呢?!特别是色彩搭配”

“老实说,还真有那么点艺术感在里面”

“年初一就它了,出门拜年绝对拉风”

“这件衣服可作纪念收藏了”

“这是两个小棉袄满满的爱啊”

……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还别说,姐弟俩还蛮有创意的,这样的衣服穿起来也绝对称得上时尚,看来孩子让静悄悄“作妖”并不完全是破坏,没准还能玩出花来。

其实,小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作妖”呢?主要原因是幼年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并尝试着去处理好他们认为感兴趣的事情,使它们以自己认为完美或者可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时他们会完全沉浸在自己创作、实践的世界里,不会去在意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别人来打搅他们。只有当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才会从专注的状态里脱离出来。如果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的话,他们就会向家长或者其他人展示“作品”的作品,希望得到认可和赞赏。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当孩子在“作妖”的时候,很多父母经常会阻止、训斥,而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孩子“作妖”的时候是孩子培养独立能力、动手能力、专注力的过程,可以刺激大脑发育,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看到孩子“作妖”非但不应该制止,反而应该予以支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作妖”条件。

第一,对家里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活动空间,哪怕没有大人看着无论怎么“作妖”也不会发生安全风险。

第二,当孩子自己在动手“拆家”的时候,家长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干涉孩子做自己的事情,任凭孩子动手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请求帮忙也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把相应的物品“搬”到他们指定的地方,遵从他们的意愿。

第三,当孩子完成一件“作品”时,父母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鼓励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下次做得更好。

第四,父母甚至还可以鼓励孩子“作妖”,比如: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鼓励孩子想办法把球复原;请求孩子帮忙设计小书架;等等。这样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福建:姐弟俩半天静悄悄,宝妈一看,原来在“嚯嚯”她的羽绒服

结语:小孩子“作妖”其实是培养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以及专注力的一个过程,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多为孩子提供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充分地成长发展。就像小树苗一样,如果大树一直在旁边荫蔽着,很难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