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防控下“就醫難”問題如何解決?醫院這項制度該調整了

1月29日,陝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釋出會公布,自2021年12月9日西安市發生本土疫情以來,陝西省累計報告本土确診病例2080例(西安2053人、延安13人、鹹陽13人、渭南1人),全部集中到西安市救治。到1月29日12時,在院新冠患者隻剩下55人,無危重症患者。

另一個好消息是,自1月24日起,西安市降為低風險地區。這意味着,西安本輪新冠疫情已經結束。

但在本輪本土疫情中,西安衛生健康委先後兩次在釋出會上為群衆「就醫難」道歉,引發社會讨論。

1月29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目前,大陸本土疫情呈現局部零星點狀散發,但總體疫情保持平穩。本輪本土疫情,給疫情防控帶來哪些新的經驗與教訓?如何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悲劇事件的背後

西安本輪疫情已成過去時,但給醫療機構帶來的反思并沒有停止。

2021年12月23日西安因新冠疫情實施「封城」;31日,西安采取設立黃碼醫院或黃碼病區的方式,保障封控區、管控區群衆的孕産婦分娩、惡性良性腫瘤放化療及其他危重症等特殊診療需求。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釋出非民生保障類經營機關暫停營業的通知,陪診平台「優享陪診」也主動暫停了線下業務,不再提供排隊挂号、取藥、繳費、檢查等服務。

臨近解封,尋求幫助的電話每天依然響個不停。「我們會接到一些電話,希望我們點對點車接車送進行陪診,代買藥和代問診的需求相對平時也更多了。」1月20日,優享陪診的盧璐(化名)對健康界表示他們無能為力,「我們的從業人員也要遵守防控條例,在家隔離。」每當這時,他能做的就是向客戶介紹各種公開官方就醫管道。

但盧璐明顯感覺到,很多患者仍需要幫助,「他們需要有人幫忙理順疫情之後的就醫流程,包括是否要核酸、如何做好進院防護等。」

多起非新冠病人遭遇「就醫難」的事情就在此間發生,引發關注。元旦前一天,2021年12月31日,39歲男子突發胸痛,相繼被3家當地醫院拒診,最終猝死;61歲的心絞痛患者因在醫院無法得到及時治療去世;元旦當日,一名孕産婦在醫院門口等待兩小時後大出血,緻8個月大的嬰兒流産。

疫情期間擡高疫情防控「門檻」,西安大部分醫院将持有24小時或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作為入院通行證。

在醫院門口等待兩小時後流産的孕婦,就是因為核酸結果過期,被擋在醫院大門外。

個體與公共的安全抉擇

1月6日淩晨,西安官方通報稱這是一起責任事故,涉事的西安高新醫院相關責任人被處理,門診部、醫務部相關責任人被免職。

「一定要引以為戒,不能進行任何形式的拒診。」事件發生後,河南省許昌市的一家二甲公立醫院内召開了一場中高層會議,當時,歸屬許昌市的安陽市的疫情還沒發酵,1月8日,安陽發現首批2名确診病例。

「不能了解這種事情為何會發生。」該院門診服務中心護士孟玉立(化名)推測,當事醫院預檢分診人員可能沒有對孕産婦病情危急程度做出準确判斷,也可能他們對醫院的防控措施沒有了解并執行到位。「但不管什麼原因,他們都是有過錯的。」

他們錯在何處?

「這反映了疫情防控與緊急就醫之間的協調、落實不暢。就目前一般而言,醫院預檢分診從業人員主要任務就是排查新冠肺炎,而對預檢分診處的急危重症患者的識别與處理認識不一,往往會威脅到患者安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法務部、門診部主任仇永貴對健康界這樣闡釋。

在仇永貴看來,這是預檢分診從業人員常常碰到的一道個人安全與公共安全之間的抉擇難題。「其實個體安全和公共安全之間并不沖突,在緊急醫學處置和疫情防控難以協調時,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應當有生命至上的意識。醫療機構要有應急預案,既友善疫情防控,也友善對患者緊急醫學處置。」

他提到,如果醫務人員在預檢分診工作中沒有樹立識别急危重症和緊急醫學處置的理念,就有悖于其職業道德和法定義務。預檢分診人員本身就是醫務人員,即便身處預檢分診工作崗位,「搶救生命是其法定義務」。

源于「非典」,預檢分診的出現與轉變

如何協調好個體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關系,是擺在預檢分診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預檢分診制度的建立源于2003年的那場「非典」,始于原衛生部2005年下發《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辦法》,其中規定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當設立感染性疾病科,具體負責本醫療機構傳染病的分診工作,沒有設立感染性疾病科的醫療機構,應當設立傳染病分診點。

自此後,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門診大樓裡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分診台。

因為結婚生子,2009年年底,孟玉立從臨床科室調換到門診服務中心,負責預檢分診工作。

疫情防控下“就醫難”問題如何解決?醫院這項制度該調整了

新冠肺炎疫情前的預檢分診流程 孟玉立供圖

「當時一天大概隻有一兩個人來咨詢。」回憶起當時的工作内容,孟玉立提到每天更多做的是幫助前來咨詢的人員識别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兒童呼吸道傳染病,再将他們引導到相關科室。

盡管這一崗位不被重視,任務量也不多,對從業人員的任職要求卻不低,「必須有5年以上護士經驗才能來做預檢分診。」孟玉立說。

這種「清閑」的日子沒有維持多久。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攻防戰」拉開序幕,孟玉立的預檢分診工作也從這個月開啟「早7晚7」的超長待機,「中午也不休息,一塊值班的兩個人要輪流吃飯」。

疫情防控下“就醫難”問題如何解決?醫院這項制度該調整了

新冠肺炎疫情後的預檢分診流程 孟玉立供圖

按照預檢分診流程,來院人員進院需要經過兩道關:一是掃描健康碼,二是測量體溫(紅外線測溫)。對于發熱患者,預檢分診人員要體溫計複測,進行流調,登記相關資訊,最後按指定路線護送其至發熱門診。

一套流程下來,孟玉立每天要「盯」2000~4000人左右,「一天下來眼睛都是酸的」。

也因為這套流程,掃碼進院處難免出現排隊和擁堵,「患者會抱怨,基本上每天都有人在門口發生争吵。」孟玉立也很無奈,這時候門口的保安和志願者隻能進行安撫工作。

從不受重視到至關重要

疫情到來之後,預檢分診承擔着對來院人員進行有關新冠肺炎方面的甄别、檢查與分流任務。「他們通過詢問流行病學史、職業史、症狀等對來院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的預檢。」仇永貴總結道,經預檢為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具備傳染病風險因素等可能時,将按照規定被分排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等處排查與診治。

預檢分診工作也從不受重視,變得至關重要。

自2021年年末新一輪疫情爆發,孟玉立他們一個月要接受10次左右的檢查考核。

還有更讓他們擔心害怕的事情發生。在預檢分診時孟玉立曾遇到過一名有境外旅居史、且已經解除一切隔離的患者,患者入院後第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卻呈陽性。

「如果患者被确診,我們預檢分診人員肯定要承擔責任,門診部也會被封控。」她說。

幸運的是,患者最終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預檢分診人員幾乎每天都處在這種壓力下。

「如果漏掉一名最後确診為傳染病的來院人員,将會給醫院、社會帶來嚴重後果。」一位老太封了一個城、一位患者封了一家醫院的事情,仇永貴仍記憶猶新。

「任何傳染病院内外傳播事件都會被溯源追責,預檢分診人員如履薄冰。」仇永貴說,面對壓力,預檢分診人員應該站在國家疫情防控層面和生命至上原則,多請示彙報,而不是機械執行疫情防控政策。

「既要識别傳染病,也要識别急危重症」

當緊急醫學處置和疫情防控發生沖突,如何協調各方?

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召開專題會議指出,醫療機構的首要職責是提供醫療服務,是以防疫期間決不能以任何借口将患者一拒了之,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就醫需求進行分類救治,對急危重症患者,不論有沒有核酸證明,在醫護人員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都要第一時間收治。

同一天,西安市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确各類人員就醫流程的通知》,規定各類醫療機構均不得以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作為就醫、轉送病人和接診的限制,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診患者。

疫情防控下“就醫難”問題如何解決?醫院這項制度該調整了

圖源: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門診部公衆号

西安孕婦流産事件發生後,仇永貴立馬組織了一場教育訓練,目的是讓預檢分診從業人員再強化一個意識:識别急危重症,搶救生命,履行醫務人員的職責。

急診預檢分診分級标準,以及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産婦、危重新生兒和兒童救治等疾病症狀及人群的快速識别與處理等,這些知識應當全部傳輸給預檢分診人員。

「他們除了要承擔識别傳染病的責任,更要樹立識别危急重症的意識。」仇永貴說,預檢分診的從業人員,既要識别傳染病,也要識别急危重症,既要做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對急危重症及時處理。

正如仇永貴所說,西安孕婦流産事件是社會、行業、機關、個人在個人安全與公共安全方面所做的答卷。如何處理好疫情防控工作中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所有醫療機構必須交出的答卷。

西安孕婦流産事件也是一次個人安全與公共安全的交鋒。此次交鋒結果,給所有醫療機構敲響警鐘:任何崗位的從業人員,都不能忘卻醫療機構治病救人的責任。

來源|健康界

撰文|楊瑞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