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被魚咬了,是不是要打狂犬疫苗?

退休了的李大爺最近有了一項新的愛好——養魚。為此他還特意買了一個大魚缸,養了各種五顔六色的魚。看着這些寶貝魚們,李大爺每天喂食清理各種擺弄,玩得不亦樂乎。

可是有一天,大爺在喂魚時,手指不小心被魚咬傷了...

傷口不大,李大爺簡單地沖洗了傷口之後就繼續忙了,也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家裡人吃晚飯時聽說了這件事後,非常緊張,也顧不上吃飯了,馬上催促李大爺去打狂犬疫苗。

李大爺就納悶了,他知道被小貓小狗咬傷了可能會得狂犬病需要打疫苗,這被魚咬了,也要打疫苗嗎?

我被魚咬了,是不是要打狂犬疫苗?

什麼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大多表現為特異性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症狀。一旦出現狂犬病症狀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人是如何感染狂犬病的?

人感染狂犬病的途徑主要有以下3 種:

1.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抓傷;

2. 粘膜、破損的皮膚或者開放性傷口被患狂犬病的動物舔舐或者被狂犬病病毒污染;

3. 通過移植了狂犬病病人的器官或組織而感染。

目前,臨床工作中很難及時确認傷或黏膜是否被狂犬病病毒污染,是以是否開展暴露後處理需要基于當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

理論上講,所有哺乳動物都有患狂犬病風險,而大陸屬于狂犬病高風險地區,是以我們将緻

傷動物分為傳播狂犬病高風險、低風險和無風險三類,根據此判斷傷後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疫苗及處理措施。

高風險:犬科動物如狗、狼、狐狸等;貓科動物如貓、豹子、獅子、老虎等;蝙蝠(接觸即為高風險),被高風險動物緻傷後必須進行暴露後處理。

低風險:牛、羊馬豬等家畜;兔、鼠等齧齒動物。被低風險動物緻傷後是否進行暴露後處理,應根據當地流行情況,一般無需進行。

若當地發現有低風險動物不明原因死亡,或發現低風險動物有狂犬病的情況,或極度焦慮者,建議按暴露後處理。

無風險:所有哺乳動物以外的動物不傳播狂犬病,如烏龜、魚類、蛇類、鳥類等等。

特例:人,如果被狂犬病患者傷及,需按高風險暴露處理。

我被魚咬了,是不是要打狂犬疫苗?

不同傷口暴露後的處理措施

綜上所述:被魚咬傷了,是不用打狂犬疫苗的。隻需根據傷口情況,做好消毒包紮即可。但如果被高風險的動物抓傷、咬傷,則要盡快前往醫院進行處理,根據醫生的安排按時接種狂犬疫苗。

被咬後傷口如何處理?

傷口處理越早越好。可以先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徹底清洗、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分鐘。盡快前往醫院治療,由醫生對傷口進行評估,判斷暴露級别,進行相應處理。

狂犬病疫苗,應該怎麼打?

目前大陸準許的狂犬病暴露後免疫程式為5針法和“2-1-1”法。 5針法:在第、3、7、14、28天各接種1劑疫苗,共接種5劑;

5針法

“2-1-1”法:在第天左右胳膊各接種1劑疫苗,第7、21天各接種1劑疫苗,共接種4劑。

2-1-1法

5針法适合于所有疫苗,在大陸使用範圍最廣;“2-1-1”法隻适用于大陸已準許可以使用該程式的狂犬病疫苗産品。

孕婦能注射狂犬病疫苗嗎?

大陸所有人用狂犬病疫苗均為滅活疫苗,滅活疫苗是将病毒徹底滅活,疫苗中不存在活病毒,已進行高度純化,對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都是安全的。

總結:

1. 被雞、魚、龜、蛇等等動物咬傷是不會感染狂犬病的。

2. 狗、貓、蝙蝠等是目前最主要的狂犬病病毒易感動物,絕大多數人都是被這些動物咬傷、抓傷後感染發病的。

3. 孕婦也可以接種狂犬疫苗。

4. 一旦被高風險動物緻傷,要及時并盡早前往醫院治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