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美好期盼
然而期望值過高或過低
都會讓家庭教育走入歧途
根據孩子身心發展規律
科學設定對孩子的期望值
歡迎走進
“家家幸福安康”微視訊小課堂
專
家
支
招

唯分數、唯升學的不良傾向
家長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學習好壞的唯一标準,片面追求高分、排名,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精神壓力,甚至讓孩子産生自卑、厭學等心理問題。其實,隻要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願意學并認真去學,成績就會進步。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年齡、智力、興趣、個性等特征,把目光放遠一點,把節奏放慢一點,讓孩子感受到鼓勵和陪伴,而不是斥責和失望。
有一種傷害叫“别人家的孩子”
家長以為這種對比是“激勵”,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了解孩子的特點,發掘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學會“和自己比”。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幫孩子設定個性化的目标,并适時鼓勵,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找到學習樂趣和發展動力。
讓孩子過多負擔父母的期待
合理提要求和定目标非常必要,但過高的期望值、過分的付出、過多的唠叨,隻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焦慮,成為孩子前進的阻力,還會造成孩子行為叛逆、親子關系緊張,甚至讓孩子自暴自棄。在設定孩子的發展目标前,先問問自己:你對孩子最真實的期待是什麼?這個期待是否合理?
為孩子迷失了自己
很多家庭的生活重心都是圍着孩子轉,為了孩子,家長花費了大量精力,還犧牲了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家長過于為孩子着想,容易迷失自己,造成失衡。教育子女固然重要,注重自我也同樣重要。家長要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适度保留屬于自己的時間、為自己設定生活目标,用行動給孩子樹立榜樣。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展節奏
希望家長學會“松綁”
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看到孩子的天性和内在動力
合理設定發展目标
注重全面發展
助力健康成長
文章來源|全國婦聯家兒部、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聲明:除原創内容及特别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檔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内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