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奇蘑菇”不緻幻也能抗抑郁 中國研究團隊着手改造緻幻劑

緻幻劑作為一種可以使人産生幻覺的精神活性物質,近年來因其在抑郁症、焦慮症、藥物成瘾等方面的潛在治療作用而備受關注。但緻幻劑在治療抑郁方面的臨床應用仍然有限。

1月28日,中國研究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重磅文章,揭示了緻幻劑結合5-HT2A受體的分子機制,并設計新型非緻幻的抗抑郁分子,這項研究引發學界熱議,将推動全新抗抑郁療法的進展,使得更多抑郁症患者受益。

“神奇蘑菇”不緻幻也能抗抑郁 中國研究團隊着手改造緻幻劑

該研究由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程建軍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汪勝課題組合作。

研究共同通訊作者程建軍研究員1月29日接受第一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知緻幻劑類物質的緻幻作用是通過激活血清素5-HT2A受體實作的,然而其精确的分子作用機制一直未被闡明。

“這項研究成果深入闡明了緻幻劑分子的作用機制,為基于5-HT2A受體的新型速效、長效抗抑郁藥物設計提供了重要思路,為非緻幻5-HT2A受體激動劑的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程建軍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

研究團隊通過解析血清素(5-HT)、裸頭草堿(Psilocybin,也稱“裸蓋菇素”)、麥角酰二乙胺(LSD)以及類似物麥角乙脲(Lisuride)四種物質與5-HT2A受體複合物的晶體結構,并對已知的5-HT2A受體拮抗劑結構進行系統分析,設計出了一系列新型5-HT2A受體激動劑,其中包括化合物IHCH-7086。

“小鼠行為學研究表明,該化合物在小鼠實驗中不産生明顯的緻幻作用。”程建軍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

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了化合物IHCH-7086及其類似物的抗抑郁作用。研究表明,盡管不具有緻幻作用,IHCH-7086具有與裸頭草堿或麥角酰二乙胺等緻幻劑相似的抗抑郁作用,且該作用能被5-HT2A受體拮抗劑所阻斷。

近年來,多種緻幻劑在抑郁症治療方面展現了一定的潛能。從“神奇蘑菇”中提取的一種天然緻幻劑裸蓋菇素于2019年被美國FDA授予治療重度抑郁症和藥物抵抗性抑郁症的突破性療法,二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裸蓋菇素單次用藥一天内即可極大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狀,且效果可持續三個月以上。

但緻幻劑的緻幻副作用極大地限制了它們的臨床研究和廣泛應用。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超過3億抑郁症患者。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傳統抗抑郁藥物通常需要長達幾周甚至幾個月後才能起效,并且對三分之一的難治性抑郁症患者沒有改善作用。

程建軍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由于緻幻劑的副作用較大,是以該類藥物之前僅用于重度抑郁症和難治性抑郁症,我們現在發現的全新藥物機制,改造了這種緻幻劑,有望在不緻幻的情況下,也能快速起到抗抑郁的效果。這将會很大程度上擴大患者的應用群體。”

程建軍表示,目前全球範圍内有大量研究團隊從事抗抑郁藥物的研發,但藥物研發需要時間。最新發表的研究還僅僅是在分子層面闡明了藥物作用的機制,從基礎研究轉化為臨床可以使用的藥物,還要經曆分子和動物層面到人體試驗的漫長過程。

程建軍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團隊還在進一步評價和優化化合物,他期待未來兩年該類新型藥物在臨床試驗方面取得突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