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中國第一位藏醫格裡爾:我一生中有兩個母親

(四川統一戰線稱統一戰線)新中國第一位藏醫格裡爾:我一生中有兩個母親

北京9月10日電(何維清)"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下我的母親草藤,一個是培育我的成長和成長,讓我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藏人母親——中國共産黨。"作為一名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藏族學者,我們應該像馬克思一樣突出學術研究,為現實服務,努力将我們的研究課題、内容、方向和範圍與西藏和其他涉藏地區長期穩定、高品質發展和現代化結合起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前副主任、西南國立大學教授格裡爾說。 在最近接受新華社采訪時。

新中國第一位藏醫格裡爾:我一生中有兩個母親

在格裡爾工作。攝影:張朗

格裡爾是新中國第一位人類學博士和藏族醫生。多年來,他向西走,以赤子阿裡的心為脈,北至西藏北部的草原,南至素有"藏族搖籃"之稱的山南地區,東至長都和雲南、青海、甘肅省、藏族自治州,除了出版了大量涉藏學術專著外,還發表了《西沉月之地——藏阿裡田野旁注》等學術論文。人類學。

20世紀40年代,格裡爾出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的一個偏遠村莊。他從未見過他的父親,與母親和兩個姐妹住在一起。這個沒有成年男子的家庭,是農奴底的"朗生",被貴族們視為"會說話的動物"。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人,格裡爾對他的母親梅多·拉佐(Meadow Lazo)充滿希望。

格裡爾回憶說,他的家人沒有土地可以居住,沒有一寸土地可以種植,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雖然他的母親從小就一直在努力讀書和閱讀,或者為了他的未來,但她母親的願望直到1956年才實作,當時她的家鄉進行了改革,她的家鄉首先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開辦了第一所由人民政府資助的國小。

談到今天家鄉教育的變化,格裡爾高興地說,現在四川民族地區鄉鎮有國小、幼稚園,學生可以在"家門口"接受現代教育,優秀教師越來越多。"我從2004年開始在西南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中藏族博士生占三分之一以上,近兩年來我還發現了一個新現象,那就是藏族博士生可以用藏文寫文,論文答辯,這是我們黨和國家政策實施的具體展現。

格裡爾在廣州中山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後,被邀請到中國國家級藏學研究權威中國藏人研究中心,對西藏社會文化和經濟進行研究。

在此期間,格裡爾擔任國家級項目"西藏封建農奴制的社會形态"上司小組成員和調查組副組長,多次率領小組到西藏農牧區進行實地調查,完成一系列專家認為"有分量"的科研報告。其中,《藏北牧民》(四人合著)出版後,在國内外藏族學術和社會人類學界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世界知名的日本社會人類學家中幹智之教授認為,《藏北牧民》是迄今為止藏族社會最好的人類學研究。

格裡爾說,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投入了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和研究藏文檔案,以貫徹中央政府保護藏人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

新中國第一位藏醫格裡爾:我一生中有兩個母親

格裡爾和他的學生。格雷甯格地圖

中國西藏研究中心成立後不久,承擔了組織出版《藏書大全》的任務,并在成都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織——藏書調查局。格裡爾說,這是調查中規模最大、最全面的版本,也是最系統的調查、最權威的《藏書》中關于調查和出版工作,其中《甘珠爾》和《丹珠爾》共4842部,"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也是《藏書大全》最完整的版本。

格裡爾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去過西藏或到西方實地考察的西方學者和遊客數量有限,真正了解西藏實際情況的人并不多。作為一名喜歡實地考察的人類學家,他有機會到十幾個西方發達國家,就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藏族地區和藏族人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進行了學術交流。

作為新中國的藏族研究員,格裡爾先生很自豪地說,他的退休并沒有"褪色"。近年來,他仍然在藏學領域努力工作,為了培養更多的馬克思主義藏學研究者,繼續站在講台上,做一個黨内藏族研究者,永遠發揮餘熱的作用。(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