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大需避母,就算再怎麼疼兒子,這3個“雷池”,媽媽也别跨半步

對于很多父母而言,孩子是自己命運的饋贈,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謹慎,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沒有照顧好寶寶。

為了能夠讓自家孩子有更好的生長環境,很多父母對于子女照顧有佳,幾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就導緻有些七八歲的寶寶還不會自己穿衣吃飯。

除此之外,很多父母覺得在親情面前,沒有必要去顧及性别問題,母親和兒子,父親和女兒可以親密無間,是特殊的存在。

兒大需避母,就算再怎麼疼兒子,這3個“雷池”,媽媽也别跨半步

小張認為,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骨肉,在兒子面前沒有必要去避諱性别問題。小張的兒子如今已經九歲了,但是卻依然不敢自己睡,睡覺的時候會摟着媽媽,如果看到爸爸和媽媽有什麼親密的動作,小張的兒子也會非常生氣。

慢慢的,小張意識到了自己和兒子之間的關系可能出現了問題。當她詢問了有關專家之後,小張後悔莫及,她發現原來是自己一開始就做錯了。

兒大需避母,就算再怎麼疼兒子,這3個“雷池”,媽媽也别跨半步

兒子一歲時,身邊的人都勸她該和兒子分床睡了。可是小張卻發現,兒子特别怕黑,隻有抱着自己才能睡得安穩,身為媽媽,小張非常心疼,一方面她想要更好地照顧好兒子,另一方面,她覺得母子之間沒有必要在乎這些,于是這一睡就是七八年。由于一直沒有和兒子分床睡,早上越來越依賴媽媽,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

兒大需避母,就算再怎麼疼兒子,這3個“雷池”,媽媽也别跨半步

此外,由于經常在一個房間睡覺,是以小張自己在換衣服的時候并沒有背着兒子。然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性别意識萌動,家長的質疑做法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是以,小張的這種兒子不需要避母觀點是有一定問題的。兒子大了需要避母,哪怕你再心疼兒子,身為媽媽,一定要避開以下這三個“雷池”。

:要盡早分床睡

寶寶在一歲之前,對于周圍的事物還不熟悉,極度缺乏安全感,在媽媽的身邊睡覺,可以讓寶寶得到更好的成長。但是一歲之後就要考慮分床睡了,一來要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的能力,二來可以避免其形成不正确性别觀。在剛開始分床睡的時候,寶寶可能因為不習慣而哭鬧等,身為媽媽不要心軟,可以選擇陪在寶寶的身邊講故事哄睡覺,但是不能在一張床上睡。

兒大需避母,就算再怎麼疼兒子,這3個“雷池”,媽媽也别跨半步

:去廁所換衣服等要避開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性别意識逐漸萌動,對于男女的身體的不同構造等産生好奇心理,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表現。母親和兒子畢竟性别不同,在上廁所和換衣服等時候要盡可能的避開,這樣可以幫助寶寶養成保護自己隐私的意識。當然,如果寶寶對類似事物好奇,可以給孩子适當的做科普,讓寶寶明白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兒大需避母,就算再怎麼疼兒子,這3個“雷池”,媽媽也别跨半步

:不要和孩子一起洗澡

尤其是在北方的很多大澡堂子裡,很多媽媽會選擇帶着兒子一起去澡堂裡泡澡。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可能會造成性早熟等表現,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子關系。随着兒子年紀的增長,媽媽最好不要帶着兒子一起洗澡。對于男寶寶洗澡這件事情,可以讓孩子的父親幫忙,或者從小教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洗澡。

兒大需避母,就算再怎麼疼兒子,這3個“雷池”,媽媽也别跨半步

總之,母子之間的情感雖然特殊,但是還是要學會避母,母子之間相處時,擁抱等行為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切記要把握好尺度,幫助孩子養成正确的性别意識。

大家覺得兒子長大後有必要避母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