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文 | 芒來小姐

孩子頂嘴,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惱羞成怒、恨鐵不成鋼、臉紅脖子粗?

網上有個父子三人對話的視訊,

父親的反應亮了。

一個爸爸引導孩子用腦子溝通,

講清楚是誰的責任。

語氣十分溫和,

更難得的是句句在理。

大兒子抛“招”:

這件事我認為是媽媽不對。

小眼神看向弟弟,示意他幫腔。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圖檔來源于:網絡

小兒子接“招”:

“對呀,我也認為是媽媽不對!”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爸爸見招拆招:

作業是你的事,不是媽媽的事,為什麼要怪别人呢?

你是男子漢,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嗎?

甩鍋沒有用,大兒子又開始挑媽媽的毛病:

可是她語氣很不好。

小兒子幫腔:

對呀,有些話說出來很傷人的。

爸爸接着拆招:

你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不會了嘛,

事情有前因後果。

而且女孩子本來就情緒化一點,

你們把事情做好,她為什麼要講你?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最終,兩個孩子心服口服,乖乖道歉認錯。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這個視訊朋友圈轉瘋了,有人拍手稱快:

父親的溝通方式太棒了,不露聲色地解決了問題!

還有人稱贊:

孩子講話邏輯清晰,很有主見,家長教得真好!

俗話說: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父親擅長溝通,孩子就算頂嘴,也頂得更進階。

弗吉尼亞大學一項研究證明:

在家經常“怼”父母的孩子,

在學校應對溝通分歧時,更加遊刃有餘。

如果,父母能對親子心理多了解一些,就會發現:

孩子頂嘴,不一定是錯。

及時處理,能夠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

處理得當,還能為親子關系、孩子教育帶來積極作用。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孩子不服管,因為,正在“長大”

當了爹媽,聽到這些話心裡拔涼拔涼的:

媽媽你走;

媽媽我不喜歡你;

媽媽你太讨厭了;

媽媽我不要這個;

媽媽你别老管我……

閨蜜家5歲的孩子,每次發脾氣都會叫閨蜜全名:

劉麗,你走開!

乖巧的孩子突然叛逆了,

父母難免會慌張,想東想西:

孩子為什麼頂嘴?

是不是我教育方式不對?

《pet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說:

孩子說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去同僚家吃晚飯,

同僚夾菜給孩子,孩子說“我不吃”;

真夾到碗裡,還是吃得津津有味。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同僚婆婆要孩子吃菜,

孩子不頂嘴,

但故意和她對着幹,專挑肉吃。

飯後閑聊,我發現:

同僚和婆婆眼中,孩子簡直像兩個人:

同僚說,孩子是一個小大人,自己知道自己該幹嘛;

婆婆卻覺得,孩子是一個不服管的熊娃娃,欠收拾。

婆媳倆因為差别印象,沒少産生争執。

但我是知道的,

孩子頂嘴時,婆婆總愛說:

你閉嘴!

同僚想的卻是:

先聽孩子把話說完。

兩種溝通方式,造成了孩子的“兩幅面孔”。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從發展心理學可以解釋這個過程:

親子間沖突不可避免,

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要成長。

當孩子不再說“牛牛要喝水”,

而說“我要喝水”。

他就開始意識到:

自己和父母是不同的。

孩子頂嘴,

是在努力發表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

他需要通過說“不”,

來感受自己被重視、被尊重、被接納。

是以,相比婆婆,同僚的教育方式更有效。

因為她允許孩子表達——自我意識。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父母沒有正視到一個真相:

孩子正在變強大,

單一的指令式溝通已經無法說服他,

依然用“不許反抗”來堵孩子。

孩子為了強調自己的存在價值,

才會越來越激烈、偏執、較勁。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孩子到底在說什麼,你聽懂了嗎?

傾聽分兩種,有效傾聽和無效傾聽:

無效傾聽,是左耳進右耳出,

拿着手機“嗯嗯”點頭,不好好聽人說話;

有效傾聽,是聽完還能做回報,

讓人覺得聽到心裡去了。

講話者發脾氣,

往往是因為對方沒有“好好聽”。

《家有兒女》中,

劉星是一個愛頂嘴的孩子,動不動就說:

我不服!我抗議!我拒絕!

母親劉梅總是大動肝火,一言不合吵起來。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繼父夏東海總是聽孩子說完,再總結:

你想買鞋子,但媽媽不讓買。

你很生氣,是這個意思嗎?

于是不管劉星多“嘴欠”,

隻要夏東海一說話,他很快就安靜下來。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傾聽時,

把别人的話挑重點複述一遍,叫做“回報”。

這能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看到,

被了解,屬于有效傾聽。

比如孩子說:

離我遠點!我覺得煩!

心情不好!想爆炸!

父母回報:

嗯,你想說你現在很煩躁,靜不下來啊,對嗎?

孩子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現在的心情,就叫做“煩躁”。

父母經常回報,

孩子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溝通能力才強。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是以,如果你的孩子老是不聽你說的話,

不妨反思一下:

是不是傾聽出了問題?

你是不是從來沒有回報過孩子的話?

是不是孩子覺得父母聽不懂,才會一遍遍重複?

表面上,頂嘴是孩子聽不聽話的問題;

背後,其實是“父母傾聽到不到位”的問題。

是以,善于傾聽的父母,愛用一些話術。

比如:

這聽起來像……

你似乎想表達……

我覺得你的意思是……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父母的表達方式,會教會孩子如何去表達

85後創業媽媽崔璀,講了一件趣事:

某天,她正在忙工作,3歲的孩子在旁邊吵吵鬧鬧。

她壓力太大了,突然吼孩子:你閉嘴!

本以為孩子會哭,

沒想到孩子雲淡風輕地說:

我又不是你員工,你吼我做什麼?

崔璀哭笑不得:

孩子怎麼這麼理智?

後來一想,得益于兩人一直以來的溝通模式:

崔璀愛跟孩子講道理,很少沖孩子發脾氣。

很多孩子被父母訓斥,

會生悶氣、頂嘴、哭鬧。

我們以為:孩子天生如此。

其實并不是。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就像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的:

孩子是鏡子,會誠實地反映出父母的樣子。

孩子的情緒,模仿了父母。

父母日常溝通中,表達壞情緒,多過傳遞資訊;

孩子表達自己時,才會發脾氣,不會好好說話。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前兩天逛超市,

一名2歲小男孩咬翻了一盒糖,糖果撒了一地。

家長看見後,先是低頭撿糖,然後訓斥孩子:

看看你幹的好事!

至始至終,我都沒聽到家長對孩子解釋:

你錯在哪裡?

孩子大哭,也是因為:

他不知道除了哭,還能做什麼。

這就是典型的無效溝通:

家長沒有說清楚道理,光顧着發洩情緒。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那有效溝通是怎樣的?

心理咨詢是這樣定義的:

能夠用對方的話,來說服對方。

什麼意思呢?

舉個有趣的例子:

一位年過40的朋友,

開始學習話術,想對孩子言傳身教。

他的動機是:

随着孩子長大,越發覺得與他對話,就像與内在自己對話。

為了赢,

他常常情緒上頭,唠叨、指責、抱怨……

孩子不愛聽,越來越沉默、抗拒、逃離。

為了扭轉局面,

他一字一句學習怎麼“讓孩子聽得進去”。

比如,孩子想要打會兒遊戲再寫作業,

他希望孩子先寫作業。

他會這樣溝通:

首先,問孩子的看法;

然後,進行内容和情感回報;

最後,表達結論。

比如這個對話案例:

他說的第一句話是:

我看到你在打遊戲,

旁邊放着作業,

你是希望先放松一下對嗎?

孩子說:

對呀,我現在提不起勁兒。

他說:

我想現在打遊戲對你來說,比寫作業更得勁兒。

就是,今天老師拖堂了,煩得很,我根本不想寫作業。

聽起來,老師拖堂讓你情緒很煩躁,不寫作業可以宣洩情緒?

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想你的感受一定不太好,放松的情緒确實很重要。

但我希望你也重視寫作業這回事。

情緒好一點了,就把自己的事做完,好嗎?

孩子欣然答應,

沒一會兒就丢了遊戲機,

進屋寫作業去了。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孩子頂嘴時,這些話術要記得

孩子頂嘴時,我們先在在心裡想想:

我說的話孩子感興趣嗎?

孩子叛逆時,思考一下:

孩子現在的狀态,我真的看懂了嗎?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有效溝通,方式方法很重要。

隻要找對方法,孩子願意跟你說話,

就有機會達成一緻。

孩子頂嘴,這三句話可以記住:

第一句是: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等你冷靜下來我們再談好嗎?

第二句是:

我希望你生氣的時候說“我不開心了”,而不是“我讨厭媽媽”。

第三句是:

你到底想要什麼,想要這個,還是想要那個?

最後,送給父母親子溝通的六個準則:

1、不懂孩子想表達什麼,多用内容回報;

2、不了解孩子此刻的感受,多用情感回報;

3、孩子頂嘴次數變多,多做有效傾聽;

4、孩子最近越來越沉默,多用有效溝通;

5、孩子詞不達意,溝通時多傳遞資訊;

6、孩子情緒失控,用話術讓他先冷靜。

趁着朝夕相處的時間,

好好把握親子溝通的機會吧。

把每一場溝通變成親子關系的加碼,

為孩子的人生添磚加瓦!

—— End ——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深男女觀察員,已出版《姑娘,活得大氣才夠精彩》。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養廢一個孩子,你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