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7城文化空間榜:失衡了,怎麼辦?

城市文化源于其獨有的曆史積澱與個性特質,彙聚并影響着千差萬别的都市日常。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一本生活易趣的休閑書,一場腦洞大開的藝術展,都能使靈魂詩意栖息。可以說,對于一座現代都市而言,文化空間的“體驗值”,一定程度代表其生活的“理想值”。

為了更好地描摹2021年理想之城的面貌,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生命周期的分類,從文化的生産與供給、消費與參與兩個方面量化比較,勾連沉澱的曆史文化底蘊與鮮活的現實文化生态,描繪57城的文化面孔。

57城文化空間榜:失衡了,怎麼辦?

論斷

整體來看,大陸57城文化空間體驗呈現“兩強三極多點”的區域格局。京滬斷層領先,是遙不可及的文化“大佬”;以成渝為代表的西南文化、蘇南杭為代表的江南文化、廣深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則是分布在大陸文化版圖上的“三座高峰”,緊随其後的武漢、長沙、西安,則是散落在中部、西北地區的“文化高地”。

在“兩強三極多點”的宏觀格局下,57城在文化空間上呈現三大結構性失衡:供給區域失衡、供給内容失衡、生産與消費失衡。

1.區域失衡:北上遙遙領先,不見第三城

在供給能力總分上,第1名北京“倍殺”3、4名成都、重慶。在文化生産者、文化生産資金、文化服務類型(含圖書、影視、文旅、文體休閑四方面)細分的16項二級名額中,北京和上海占據了10項“冠軍”。其中,博物館、圖書館、影院、劇院、美術館、體育館等文化場館數量遙遙領先。

這意味着,文化供給的賽道上,隻有兩座“一線城市”。不管是被視為“一線”的廣深,以及地域文化鮮明的“新一線”杭州、南京、西安和成都,都沒有與北上并提的“文化軟實力”。

作為北上的“老搭檔”,廣深的文化供給列位5、7名,排在成都、重慶之後。對于廣州來說,文化财政投入就是“木桶效應”中的那塊“短闆”。深圳以多出廣州一倍的财政投入顯示政府對文化領域的重視,但是這座年輕的移民城市,因文化曆史積澱相對薄弱,文化生産的内生源動力相對不足,也沒有表現出與經濟相比對的文化水準。

反之,成都、重慶則靠“長闆效應”拉高了供給總分。坐擁9萬名文娛從業者的成都,倍殺廣州、深圳、杭州等其他競争者;而重慶則憑借先天文旅資源優勢沖到第四名。但這些“小驕傲”在京滬面前就小巫見大巫,北京的文娛從業者是成都的2.02倍、博物館數是重慶的1.79倍,上海的影院數是成都的3.18倍……

失衡不僅表現在頭部兩座城市的過分優秀,區域表現也有迹可循。供給十強中,南方城市9名列席,北方城市僅北京突出重圍;橫向來看,東部長三角城市群一馬當先,成都、重慶等西部城市也有出色表現,中部城市相形見绌,僅長沙挺進前十。

2.供給品類失衡:圖書館也許管夠,可歌劇院不多

除北京獨一份“均衡四邊形”之外,多數城市文化供給内容嚴重失衡:閱讀資源相對充足,文體休閑供給稍弱;重慶、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的曆史文化與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深圳、廣州則相對貧瘠。

57城文化空間榜:失衡了,怎麼辦?

在四項文化資源供給内容中,圖書資源相對充足是城市的共性表現。

作為一種簡單友善卻受益無窮的文化行為,多讀書讀好書蔚然成風,城市整體的閱讀服務體系也随之完善。研究團隊評估的57城中,13座城市人均公共圖書館藏書量高于1.5冊,其中上海、深圳、北京人均大于3冊,遠高于國際圖聯“人均藏書1.5-2.5冊”的标準。

比之閱讀,市民獲得文體休閑資源的機會則較為稀有。

所謂文體休閑資源,即美術館、展覽館、體育館等便于居民休閑放松娛樂的場所供給。這是除北京、上海之外,多數城市的弱項所在。

在評估的57座城市中,北京、珠海、無錫、廈門、蘇州、杭州與青島7座城市,小于10萬人共享一座美術館,17座城市20萬人以上共享一座美術館。音樂廳的資料更為驚人,表現最好的廈門和長沙,單座音樂廳服務人數小于50萬人,分别是23.8萬人/座、49.4萬人/座。57城單座音樂廳的平均服務人數在200萬人左右。

大陸最大的現代化大劇院——江蘇大劇院,包含歌劇廳、戲劇廳、音樂廳、綜合廳在内,堪容納不足8000人,這與其服務人數相去甚遠。

當然,文體類場所的需求不像閱讀那樣普遍,美術展、歌劇音樂劇的閱聽人範圍相對較小。這個由供給、需求兩位老師共同教出來的“差生”,離綜合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同于在閱讀、休閑資源的相對同一性,各城市在文旅資源上出現明顯的差異。畢竟其他類型的服務可以後天“修煉”,而自然與曆史文化旅遊資源有“命中注定”的運氣成分。它由城市本身的曆史文化、地理氣候、民俗風情等先天特點積累而來,包括國家級景點、5a景區、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産等。

重慶就是被幸運女神眷顧的一座城,山水自然與曆史文化兼而有之,國家級景點、5a景區數量可與北京媲美;博物館數量與千年古都西安并駕齊驅,非物質文化遺産僅次于京滬杭。

3.産消失衡:長沙以極少資源撐起巨大的文化消費

作為同一鍊條中的不同部分,生産與消費相伴而生、相輔相成。資料表明,文化生産力前30名中,20個城市的文化消費力排名下降,差距最大至30個位次。也就是說,大量城市在供給内部失衡的同時,文化生産與文化消費之間,還存在不容忽視的結構性失衡問題。

廈門、成都、濟南等旗幟鮮明地站在“錯位隊”,文化消費力低于文化生産力是其共同特征。其中,廈門以31名位差榮升“隊長”;成都從文化生産季軍獲得者,搖身變成文化消費十強“守門員”;福州、武漢、天津等重點工業城市均有相似表現。

長沙、南京、無錫率“逆襲隊”另成一派,憑借相對弱勢的資源供給支撐起強大的消費市場。其中,長沙以最大能量躍進“龍門”擠入前五,并且城鎮居民人均文化教育與娛樂支出、文娛在總消費支出占比兩項名額均為前三;廣州反超北京榮升文化消費力亞軍;南京、無錫等城市文化消費排名較文化供給均有大幅提高。

不論是較強的資源供給卻有着相對疲軟的消費市場,還是較弱的資源供給能力撐起了強大的消費動力,都意味着城市文化在供給與消費上的錯位。

區域分布、供給品類、生産與消費這三大失衡為何發生?

追因

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提出影響文化空間的四要素:财源、供給者、創意和消費結構。基于此,我們認為投入不足、供給主體單一、創意陳舊和住房消費擠兌四方面,在抑制大陸文化空間的均衡與活力。

1.投入不足:錢不夠,文化哪夠

我們将文化資源供給得分與經濟發展水準做關聯分析發現,兩者呈強烈的正相關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實力強勁的北京和上海,有更加雄厚的資金傾注于文化事業扶持和文化産業建設。

57城文化空間榜:失衡了,怎麼辦?

2019年重慶全市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決算支出僅為北京的46.6%、上海的30.5%。而這一數值,在57城名列第4。

更多城市在财政投入上遠不及此,但原因卻并非是“不重視”或“不努力”。

資料顯示,在事關文化建設的投入比例上,成都、南京、東莞、蘇州、太原、濟南等諸多城市高于京滬,隻是受制于“錢袋大小”,這個追趕過程可能會長期而緩慢。

2.供給主體單一:政府的公益空間,不夠解渴

供給模式指公共文化服務的組織、提供模式,包括政策的制定、制度的安排、産品的生産與提供等。根據提供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政府供給、市場供給、多元供給等不同模式。

在大陸,政府在公共服務供給中長期占主體地位,主要利用稅收與财政政策的調配,提供符合公民需求的文化服務與産品,其優點是相對穩定,具有強公益性,但是過程較慢,在創意生産上缺乏改變動力,不能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相較而言,國外美術館、博物館營運的資金來源管道多元,除了門票收入,其衍生品零售收入、基金會以及理事會成員等均是重要補充。從2000年底起,英國國家博物館和美術館就實作了免費開放,來自政府的資金支援隻占其總收入的30%,衍生品銷售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3.傳統空間單調:沒創意,誰喜歡

經濟實力與财政實力造成的區域分布失衡也好,供給主體單一導緻的服務内容品類失衡也罷,都是供給側單方面的問題,但是生産與消費的結構性失衡,則需跳出單一視角,從供需雙方的互動關系來把握。

與供給主體的多元化趨勢類似,市民文化需求也在朝着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空間裡,閱讀書籍、藝術熏陶、溝通交流等隻能在圖書館、藝術館等指定場所進行,人們的複合文化需求則要轉場逐一實作,其中增加的時間、交通與金錢成本,自然降低了文化參與和消費的動力。

但是,“動力”強弱說到底隻是意願,僅滿足這個條件還不夠。正如經濟學中“需求”概念所言:在一定的時期,既定的價格水準下,消費者願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對于文化需求來說,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缺一不可。

那誰在影響居民的文化消費能力?

4.住房消費擠兌:錢給了房子,還能給歌劇院?

我們将文化消費力排名上升、下降幅度TOP3城市對比發現,“消費力優勝者”南京、無錫,以大于6萬元的可支配收入處于第一梯度;“供給力優勝者”濟南、福州以5萬元左右的收入位于第三梯度;但排名變化最大的兩座“領隊”城市長沙、廈門,其收入卻位于兩者之間。

也就是說,收入對居民文娛消費多少的影響并不絕對,仍然存在其他因子“暗中作祟”。收入支配結構或許更為可疑,那口袋裡的錢,到底花在哪了呢?

答案是:居住。

57城文化空間榜:失衡了,怎麼辦?

資料顯示,文化消費排名下錯幅度最大的三座城市,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支出在消費總支出占比高于30%;而上錯TOP3城市中,這一比例僅為20%左右。這意味着:投資在“住”這一基本生活保障的成本越高,對居民文化休閑消費支出的抑制能級越強。

這一結論不僅在上述二線城市中成立,一線城市同樣适用。文化生産王者北京,在文化消費力上被上海、廣州反超,淪為季軍。京滬博弈你來我往并不稀奇,但是逆襲的廣州則令人刮目相看。作為房價收入比最低的一線城市,較低的居住壓力,一定程度解放了廣州人的物質枷鎖,釋放了精神文化領域的消費能量。

在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中,馬克對可汗說:“對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歡的不在于七個或是七十個奇景,而在于她對你提的問題給與的答複。”解題秘訣,或許就蘊含在城市實踐之中。

行動方略

1.鼓勵多元主體參與文化供給

20世紀90年代以來,治理理論日益成為西方公共管理中的顯學,代表人羅德斯主張私營機構、公民組織與非政府組織等第三部門與政府協商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

這種思想在大陸也被接受并實踐。2016年,大陸開始深化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陸續釋出諸多檔案,鼓勵和推廣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落地。

多元主體的合作、市場機制的引入,不僅能提升供給效率,其開放包容的态度還能激勵企業進行文化創新生産,鼓勵文化藝術愛好者自發投入供給行列,減輕因經濟與财政實力差距而造成的“京滬鴻溝”,緩解文體休閑供給的短闆效應,提高文化供給的數量與品質。

但是,從單中心供給模式向多中心、多元化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諸多城市在實踐過程中,如何建立公平的風險分擔機制、合适的利益分攤機制,做好項目的長遠營運和管理等,都是PPP模式在推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打造新型融合空間提升文化活力

美國城市規劃師簡·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中提出,多樣性是維持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通過空間的合理開放,達成空間、文化甚至與消費的融合統一,似乎是一種增加文化供給體驗的新路徑。

這不是單純某類文化資源的再生,更不是純粹商業中心的構造,而是融合多元場景、多種需求的新型文化空間,也就是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爾登堡眼中的“第三空間”。

20世紀70年代,在消費主義與體驗經濟共同作用下,公共空間與私有空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雷·奧爾登堡将居住和工作地點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場所,稱為“第三空間”。

第三空間的席卷首先從傳統書店開始。南京的先鋒書店在商品選取、空間營造方面進行革新,打造全新的液态空間,松散的連接配接和靈感的碰撞随時發生。獨特的文化氛圍與自由體驗吸引大量年輕人前來打卡駐足。

書店、博物館等基于傳統文化場景進行重構的同時,全新的文化消費融合空間也在挑逗着人們的神經。外部現代繁華的商業綜合體,内部卻用7層“老樓”重制八十年代的老長沙,通過對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與細節複刻,長沙超級文和友喚醒了一代人的城市記憶,俨然成為城市新老朋友的“會客廳”。

第三空間理論及南京長沙的實踐啟示我們,多方融合大膽創新,打造新型文化空間,提供新奇文化體驗,或許是緩解城市供給失衡、提升文化活力的可行之路。

3.現代技術創造線上虛拟文化空間

線下空間的新型融合如火如荼,線上虛拟空間的革新也在改變世界。移動互聯及物聯網時代,網絡虛拟空間環境不僅拓展了文化空間的内涵,還突破了對實體空間的依賴,改變了傳統的文化參與方式,進而釋放強大的消費潛力。

在疫情催生下,“雲遊博物館”線上系列文化活動廣受歡迎;春晚唐宮夜宴以來,河南推出的系列中國節日節目引爆網絡,借助視訊平台,為人們構造了一種另類的虛拟文化空間;而AR、VR等虛拟現實技術的成熟與應用,更是突破人們的想象力。五一期間,塗山古城全貌在杭州臨安河橋鎮再現,在新科技和IP加持下,這個一度蕭條的國家4A級景區重制熱鬧。

以上實踐案例告訴我們,利用前沿高新技術,增強創新與審美能力,打造線上虛拟文化空間,也是時代的選擇。

4.減輕居住壓力釋放消費能量

如上所說,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共同構成文化消費需求。線下線上打造新型文化空間刺激人們的消費意願之外,還需緩解人們的住房支出壓力,釋放消費能量。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2021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顯示,在住房方面,65.8%的受訪者希望房價調控措施保持穩定,45.4%的受訪者希望加大住房租賃供給,讓人們更加容易租到房。

研究團隊認為,城市應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加強房地産行業的管控,讓年輕人居者有其屋,在奮鬥的城市找到歸屬感。隻有基礎的生活保障得以實作,才有心情與底氣進行精神層面的享受。

57城文化空間榜:失衡了,怎麼辦?

1.《大陸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研究——基于對美英日三國的借鑒》,趙春美

2.《大陸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分類供給研究》,姜涵

3.《推進PPP模式應注意的問題和對策》,鄒士年

4.《虛拟文化空間場景次元及評價研究——以“雲遊博物館”為例》,陳波,彭心睿

5.《打造虛拟公共文化空間擴大文化旅遊消費》,陳波、宋詩雨、李好

6.《中國家庭文化消費影響因素分析:來自CHFS的證據》,趙吉林,桂河清

7.《大陸城鎮居民文化消費影響因素及其區域差異研究》,聶正彥

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架構》

9.《中國城市文化名額體系的建構與實踐》黃昌勇,解學芳

名額模型:戴春晨、郭倩倩

撰文:郭倩倩

編輯:戴春晨

資料與材料收集:常媛媛、李厚澤、譚華玮、石登江

海報與可視化:黃思毅、石登江、鄧玥、郭晨傑、白桦

南方周末研究員 郭倩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