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幾樣自由至關重要,你的孩子擁有嗎?|家長慧

養育孩子是一個逐漸放手的過程,也是讓孩子逐漸獲得自由的過程。

孩子很小的時候是沒有什麼自由的,連走路往哪裡走都被管得死死的,等到孩子大一點,家長就可以給孩子一些自由了。

有些家長說起來對孩子很放心,其實内心非常謹慎,不敢放手讓孩子獲得一些自由。

于是我們就會見到很多被這樣管教長大的孩子變成了“媽寶”,他們的确很乖,什麼都聽媽媽的,但是他們也的确很惹人讨厭,啥都不會,沒有主見,遇到事情第一反應:我問下我媽。

其實不是這類孩子天生就是這樣的,而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讓他學會使用“自由”這項權利。

生活中,孩子需要有這幾種自由。

1.使用物品的自由

物品的自由就是說孩子到了哪個年齡可以使用什麼樣的東西。比如孩子一兩歲歲就可以開始學着用筷子用勺子,幼稚園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學着用剪刀,再大一點可以使用刀具切水果,以後可以幫助家裡剁肉,再大一點可以使用瓦斯,使用電器,學會插插頭。

這些物品都不是洪水猛獸,孩子都應該會用,一般來說到了國小三四年級,家裡的東西孩子基本上都有使用的自由,除了一些特别的物品,比如爸爸媽媽的個人電腦,手機等電子産品。

2.支配金錢的自由

孩子需要有一定的支配金錢的自由,家長可以在自己家庭的經濟條件允許範圍内,參照孩子的年齡段給予一定的金錢支配自由,他可以用多少錢來買一些怎樣的東西,每周給多少零花錢,這些零花錢可以在怎樣的範圍内使用,跟孩子商量好一些明細就可以試着讓孩子自由理财。

當孩子把錢攥在手裡的時候,他就會認真地去考慮自己哪些應該花哪些不應該花。小時候考慮更多的是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長大了更多地是考慮自己的生活開銷娛樂和理财。慢慢,孩子就學會了如何正确使用金錢,建立了較為正确的金錢觀。這種觀念的建立不是講道理能講明白的,孩子得在這種實踐中慢慢地摸索和建立。

3.安排時間的自由

要想說讓孩子有自由安排的時間,這在以前孩子們的課餘時間被各種教育訓練班安排得滿滿當當時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孩子們周末和寒暑假都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了。家長們千萬不要再不放心,愣是把孩子的這些時間再用其他的事情填滿了,你應該做的是跟孩子一起去商量這些時間應該用來做什麼,甚至,讓孩子自己決定這些時間自己可以用來做什麼。

當然,讓孩子自由支配時間一定不如你給他制定計劃安排任務來得井井有條,他可能會把時間浪費在無所事事上,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他面對一天又一天的空白時間需要去填補的時候,當他經曆一次又一次的時間規劃失敗之後,他會重新思考如何用更好的辦法去做好時間管理。

比如我小時候每個暑假都會給自己制定計劃,而且都是失敗的,哈哈哈,但是這并不妨礙我逐漸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時間管理辦法。如果我小時候沒有擁有過這項自由,我就不會發展出适合我自己的時間管理辦法。

4.與人交往的自由

孩子小時候交朋友往往是很受限的,大人會告訴孩子:他成績不好,你不要跟他玩。他品行很差,你離他遠一點。

如果小孩子交了不好的朋友,家長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阻止的,但是我們忽略了一點,小孩子也需要有交往的自由,他隻有從小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吃過虧嘗過甜,才知道今後應該跟怎樣的人在一起,這裡的在一起不僅僅指的是生活中的密友,也有工作中的夥伴。

有些人小時候被保護得太好(這種以女性居多),朋友圈子都是過濾過的,就很容易在長大之後被朋友所坑害或者渣男附體,從小就讓孩子見識各種人,讓他跟不同的人相處,他就會逐漸發展出一種過濾的能力,把那些損友剔除出自己的朋友圈,建立适合的交際圈。

5.自我發展的自由

孩子的成長是大人們最關注的,我們希望孩子少走彎路少吃苦。是以我們會給他們忠告:千萬不要去做這個啊!特别是父母走過的那條路,特别不希望孩子也去趟那個渾水,但我們沒有明白的是,我們也是在經曆摸索中才懂得人生的道理和真谛,希望孩子少走彎路沒有錯,孩子少走的彎路可能讓他在某一個領域到達了一定的高度,但孩子在人生的經曆中少了一些體驗,可能會在今後摔更大的跟頭。

其實我認為一個人的發展上限是有限的,而且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總想着給孩子預設好所有的可能,備不住孩子沒有這個發展路線,很可能背道而馳。不僅孩子不快樂,我們所要的預期也并沒有達到。

孩子需要通過自我探索去發展出自我,這叫做“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這在心理發展上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一個孩子需要自己去确認畢生的發展方向,隻有這樣,他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快樂。

今天的文章略長,但是我想,每個孩子其實都需要學會使用自由。未成年這一段時間,是練習的最好時機,不要把孩子保護得太好,攥得太緊,因為他終将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文章來源|我是神老師微信公衆号

微信編輯|宋佳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