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艾滋病視窗期,潛伏期,急性期,無症狀期,艾滋病期,一文讀懂!

有朋友向王醫生提問說,艾滋病無症狀期可以長達20年之久,那怎麼知道是否被感染?

題主這是把潛伏期和視窗期的概念弄混了,但這也是很多朋友容易弄混的問題。

本文就一次把幾個和艾滋病相關的概念說清楚:

艾滋病視窗期,潛伏期,急性期,無症狀期,艾滋病期,一文讀懂!

先說視窗期,是指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到可以檢測到相應感染标志物的時間。是以,視窗期主要和疾病的診斷有關。處在視窗期的這段時間,就像窗戶遮蔽了病毒,讓人無法知曉病毒的存在,是以形象地稱為視窗期。對艾滋病毒來說,檢測标志物主要是核酸,抗原和抗體。

為什麼有視窗期的存在呢?因為病毒進入人體以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複制增殖達到足夠的量,這時候才可以通過實驗儀器檢測到病毒核酸。而所有定量檢測的儀器,都有檢測靈敏度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在看病毒檢測報告時,有的寫着小于20,有的寫着小于50,有的寫着小于100等等的原因。即便被檢測者病載為0,限于儀器的靈敏度,檢測報告也會按照儀器标定的标準進行報告,分别寫小于20,小于50,小于100等等。

再經過一段時間,病毒刺激機體産生的抗原物質才能達到可檢測的量,最後是對抗原産生反應的抗體達到可以檢測的量。

按照國家衛健委頒布的最新艾滋病毒感染診斷标準,根據現有檢測技術,檢測核酸,抗原,抗體的視窗期,分别為一周左右,兩周左右和三周左右。

艾滋病視窗期,潛伏期,急性期,無症狀期,艾滋病期,一文讀懂!

說完視窗期,再來說說有關病程的三個概念,分别是急性期、無症狀感染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通常出現在感染艾滋病毒後的2到4周,有一些感染者會出現一過性的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盜汗,乏力,腹瀉等症狀,一般持續1到3周。

經常有朋友會在危險行為後用這些症狀問王醫生,我是不是感染了?再重申一遍,急性期症狀不具有特異性,也就是很難和普通的感冒進行區分,是以沒有人可以通過這些症狀就告知你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的診斷必須要有實驗室檢測依據。

而且要提醒大家,也不要認為沒有這些症狀就是沒感染,因為有一部分朋友感染後确實沒有這些症狀,或者症狀輕微沒有感受到。是以不能試圖通過症狀的有無來推斷是否感染,既不準确,也缺乏科學依據。

急性期過後,會進入無症狀感染期,這時候病人沒有任何外在可以識别的症狀和體征,但是如果不經治療,病毒對機體的破壞會持續存在,人體的免疫力持續下降。

當CD4+T細胞低于200或者不管CD4+T細胞水準如何隻要出現了機會性感染甚至機會性惡性良性腫瘤,就認為患者已經進入了艾滋病期。

艾滋病視窗期,潛伏期,急性期,無症狀期,艾滋病期,一文讀懂!

剛剛詳細解讀了病程分期,再來說潛伏期的概念。潛伏期是指,病毒進入人體到出現疾病相關症狀和體征的時期,這段時間好像病毒潛伏在體内,隐藏在冰山下面,不會引起人體可見症狀和體征。不同感染個體潛伏期是不同的,主要和感染的病毒量,病毒的型别和毒力,病人本身的免疫狀況相關。短則數月,長則十幾年。根據群體計算出來的平均潛伏期不同研究報道也不完全一緻,通常認為可以達8~10年。

由此可見,視窗期和診斷相關,潛伏期和是否出現症狀相關。而病程又分為急性期,無症狀感染期和艾滋病期。視窗期的時間和急性期有交叉,潛伏期的時間則涵蓋了視窗期,急性期,無症狀感染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