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音樂的力量,在于能撫慰人心、帶來共鳴。殊不知,當代一些歌手的現場演出,恰恰缺乏了這份打動人心的能力。以周深為例,這位曾經備受矚目的新生代實力唱将,最近在深圳的一場演唱會上出現了令人瞠目的一幕——上座率極低,主辦方不得不鋪天蓋地地發放免費門票。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空蕩蕩的座椅 低迷的上座率

6月1日,周深在深圳開啟了為期兩天的"深"系列個人演唱會。作為華語樂壇新生代實力唱将,周深無疑是近年來最炙手可熱的歌手之一。他獨特的嗓音、出色的舞台表現力,無不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就在這場被視為他個人事業重大裡程碑的演唱會開場前,主辦方卻頻頻在網上釋出"免費送票"的活動,讓不少人覺得頗為啼笑皆非。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果不其然,演唱會開場後的現場畫面更是觸目驚心。整個場館上座率之低,令人怵目驚心。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座位上大片大片的空缺,從業人員不得不用熒光棒來填補,勉強營造出一些"氣氛"。就連離舞台最近的位置,也是門可羅雀、冷冷清清。

這樣的景象,對于一位被寄予厚望的新生代實力唱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更讓人唏噓的是,就在前幾天周深在上海的個唱中,出現了同樣的窘境:上座率嚴重不足,主辦方也不得不求助于電筒和熒光棒"充場",營造出"人氣旺盛"的假象。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遺憾的是,這并非個案,而是表明華語樂壇整體正在經曆一場"嚴冬"。更早之前,天王級歌手如周傑倫在長沙的演唱會票,也是開了四輪才賣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探其中緣由,便有曲折離奇的隐情可尋。

高票價與黃牛泛濫雙雙沖擊

觀衆對于周深等歌手個人演唱會上座率低迷的第一反應,就是質疑高票價是元兇。以周深這場演唱會為例,最貴的門票一度被炒到了6100元,遠遠高于原價699元的水準。這種昂貴的現象,不啻是對普通歌迷的一種畸高傷深。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究其原因,黃牛泛濫擾亂了正常的票務秩序是主因。有知情人曾透露,主辦方開放了大量票給黃牛,緻使黃牛有了可乘之機,哄擡到了離譜的高價。可歌迷們買不起那般高價,隻能選擇放棄,故而上座率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與此同時,生活壓力和通脹也讓人們對觀看演唱會的熱情大大降溫。縱觀整個社會,目前經濟形勢确實不太景氣,群眾也更傾向于将有限的收入用于剛需開支,而非這種文化娛樂消費。在此大背景下,歌手們再出演高價個唱,自然難免會被認為"與時代脫節"。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是以,對歌迷來說,門票價格是否合理實在關系重大。這也是主辦方今後必須重視和權衡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與大衆口碑與錢袋子兼得。

内容缺乏原創力也成拖累

除了昂貴票價,一些内在的藝術層面問題,也是造成周深演唱會冷清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翻唱其實一直被視為周深的一大軟肋。觀其近年來的出圈作品,幾乎無一不是翻唱而來。最著名的便是2020年在《歌手當打之年》裡分别翻唱《達拉崩吧》和《極樂淨土》時的精彩表現。而這兩年他也以翻唱《甜蜜蜜》、《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等歌曲走紅。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可見,盡管周深嗓音了得、演唱功力一流,但過于依賴翻唱熱門歌曲的做法,終歸還是缺乏了獨樹一幟的原創力。久而久之,不免會給大衆帶來一種"老調重彈""剽竊他人作品"的不佳觀感。這也是他屢次遭到"偷歌賊"的嘲諷的原因所在。

缺乏原創力量,内容單一乏味,這無疑大大降低了他演唱會的觀賞性和賣點。觀衆如果隻是為了聽些耳熟能詳的歌曲,自然也就難有太大的興趣和沖動去現場"宰割"了。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不可否認,主打翻唱固然是很多新人歌手"起家"的傳統路子,但如果長期止步于此,缺乏持久的原創力量,終歸還是會被市場所唾棄。對周深而言,這次空場的遭遇無疑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也敲響了重視原創力量、與時俱進的警鐘。

此外,現場舞台效果、氣氛渲染的能力,都是影響演唱會現場體驗的重要因素。周深目前在這些方面是否做得到位,或許值得反思。演藝新态勢 機遇仍有待把握。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總的來說,高昂的票價、過度翻唱缺乏獨創力,以及整體氣氛渲染的拙劣等,都是這一次"空場潮"發生的原因所在。從更大的視角看,這其中還透射出了演藝行業發展的新态勢。

在目前消費趨冷、群眾娛樂需求轉型的大環境下,對于藝人們而言捕捉新的閱聽人趨好,掌握新媒體營銷的能力,無疑将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與此同時,生動有趣的内容創造與呈現,也必将成為競争的新焦點。畢竟過于依賴翻唱等"拿來主義"做法,終将難以持久獲得觀衆的青睐。唯有不斷創新、注入原創力量,方能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保持藝術生命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周深此次個唱會上座率之低,也是對他未來發展方向的一記當頭棒喝。他需要及時反思,在保留自身獨特聲線優勢的同時,加大原創力度,創作出更多品質上乘、富有創意的作品,進而重新赢得樂迷的青睐。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此外,在舞台設計、視聽震撼效果等演唱會現場體驗的營造上,周深顯然也還有進步的空間。如何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來增強觀衆的身臨其境感,創造出更加身臨其境、有臨場感的演出體驗,都是需要好好研究和實踐的方向。

畢竟,時代在進步,藝術家也必須與時俱進、緊跟潮流。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若不能持續創新,必将很快被市場所遺棄。周深作為新生代歌手中的佼佼者,無疑更應當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從來華語樂壇便是人才輩出,明日之星豈能就此止步?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周深及時檢討、虛心學習,定能重新東山再起,在原創音樂的道路上開疆拓土,為大家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當然,這不僅僅是周深一個人的責任和任務,整個音樂産業都當在此時反思:如何在一個内容為王、體驗經濟愈發重要的時代,為觀衆創造出更有價值、更富體驗感的演出作品?如何讓藝人與觀衆的連結更加緊密?如何挖掘出新的商業模式?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這些都是當今音樂産業發展必須直面的重大課題。我們期待着有更多優秀的藝人、制作人、策劃人,能夠在這個領域不斷創新突破,為華語音樂注入新的活力。

縱觀過往,每一次"寒冬"之後,必然孕育着新的生機。經此一役之後,相信周深和整個音樂行業同仁們都将獲得寶貴的曆練,繼而重新出發,帶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周深演唱會到處送票沒人看,開場大片空座,座位上放熒光棒太尴尬

面對如今的"空場難題",不應止步于橫加指摘,而是應當積極思考破解之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助推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唯有如此,音樂這門藝術才能充滿勃勃生機,持續傳遞正能量,滋養社會文化的薪火相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