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本身對于孩子的智商與情商發展都有明顯的刺激與促進作用,對孩子的音樂啟蒙與培養更是已經從胎教就開始了。
音樂對人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可以緩解焦慮、可以平複情緒、可以啟發創意等等。現代社會的孩子在音樂方面的普及程度與接觸程度,還有學習程度也是非常廣的,似乎每個孩子都經曆過學習音樂的過程,而每個家長的内心深處,也都有個隐隐約約都有個琴童夢。

從近幾年的聯考狀元分析來看,似乎有一半以上的狀元都是音樂愛好者,更有多數本身就是琴童。音樂對于他們不是任務,更不是壓力,反而是一種調節學習節奏與學習壓力的好方法,也是他們管理與調整自己情緒一個出口。
那麼音樂啟蒙是不是等于學兒歌、或者等于學樂器呢?
當然不是,音樂啟蒙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其中包括音樂感受性、音樂欣賞能力、音樂表達能力以及音樂創造能力等等。
從一個人的音樂發展程序來看,也是會經曆聽力辨識-節奏感受-音調視唱-閱讀讀譜-寫作創作-鍵盤輸出這六個階段。
音樂其實也是玩出來的,今天介紹兩個簡單的音樂遊戲,在枯燥的練琴之餘,大家可以嘗試跟小琴童們互動。
第一個是模拟遊戲。我們可以與孩子談論,是不是所有的感覺和事物都可以用音樂來表現呢?一起試試看。
這是我和牛哥在小時候經常玩的一個遊戲。我們可以先從動物開始,我來說動物的名字,讓孩子用音調、節奏等表現這個動物。開始的時候,孩子比較關注用音調來表示,比如我說獅子,他會在低音鍵上彈,我說小鳥,他會在高音鍵上彈。為了引導孩子用更豐富的方式來表現音樂,我就對孩子說,現在他當老師,他說動物,我來彈。
于是,他說老虎,我不僅上了低音鍵的音調,還加上了重重、慢慢的節奏,同時又加上了音樂的變換,孩子突然對我說,媽媽你彈得像散步的老虎。我暗喜我的目的達到了,我趁機說,那你能彈一個奔跑的老虎嗎?兒子興奮的彈了起來,從最低音,慢慢的快,并向中間彈,後來又慢了下來,傳回了低音,說媽媽這是一隻老虎,跑起來,後來累了,就又跑慢了。我很開心兒子的領悟力和想象力,但是這确實是我想要的效果。
于是我們開始模拟不同的動物,以及不同的動物在不同的場景下的活動。後來我們不僅玩動物,還延伸到人,不同的性格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還有生活中很多的事物,最後我們開始讨論用音樂來表現心情,比如高興、傷心、生氣、憤怒、害怕,等等!
第二個遊戲是聽音遊戲。
很多的家長很奇怪為什麼有的孩子音樂聽力那麼好,我記得牛哥從不到3歲開始,對于大三和铉的三個音就可以進行視唱練耳了,一個音調出來後,他就能夠聽出是什麼音。我想是和我從小和他玩的聽音遊戲有關系,小的時候,我們兩個喜歡玩唱音,也就是我哼個調,他來猜,或者他哼個調我來猜,這樣很快他的聽力就很準了。
學琴後,我把這個遊戲進行了延伸,也就是我會閉上眼睛,他在鋼琴上彈奏三到五個音,其中可以有兩個音的和铉,然後我去重複與模仿,看看對不對,然後再由我來彈,他來猜,這樣反複的遊戲。孩子很是喜歡,令我意外的是,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他的耳朵聽兩個音的和铉已經非常精準了。後來我們又加入了不同的節拍,逐漸加大難度來玩這些遊戲。
每次玩這種鋼琴遊戲的時候,孩子都特别開心,其實我玩的也很開心,在這種互動中,不僅孩子的音樂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也從中得到了很多的靈感和啟發。我希望和孩子這樣玩音樂,玩琴。我感覺在這種互動中,我們都在成長。
在這種遊戲中,他學會了挑戰,學會了想象,學會了創作,學會了用音樂表達他的感受,這不就是學音樂的最終目标嘛!孩子的音樂道路就如同他們的人生道路一樣,我們做的隻是一個引路人,剩下的就交給他們自己去走吧!
教育是一種修行,成長是一種陪伴
《璟舒說》伴你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