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也需要面子,幼小的心靈也需要保護,這些時候請不要罵他

孩子的天性就是淘氣,是以偶爾會做出讓父母生氣的行為。這個時候,如何對待孩子的行為呢?大多數父母會特别生氣,而且不分場合地管教孩子,或打罵或責罰,總之以讓他們認識錯誤并改正為目的。

孩子也需要面子,幼小的心靈也需要保護,這些時候請不要罵他

可以了解父母生氣的心理,但是随意責罰和打罵的行為,着實有些不能了解。可能在父母心中,永遠沒有把孩子放在對等的位置,是以也沒有考慮過所謂的“面子”和“自尊”的問題。

要知道孩子雖小,他們也有很強的自尊心,也希望被父母尊重,也希望守護自己微小的面子。是以父母不管有多生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場合,不然對他們的傷害實在太大。

孩子也需要面子,幼小的心靈也需要保護,這些時候請不要罵他

這三種情況下,請父母學會克制憤怒

第一種:不在公衆場合責罵

隻要是在公衆場合,尤其是孩子的同學、老師面前,父母一定不要責罰他們。将心比心,誰願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被責罰呢?孩子雖小,但他們的自尊心卻很強,甚至還有攀比的欲望。

若是父母在同學面前指責,甚至打罵孩子,那他會覺得擡不起頭來,甚至還會被同學嘲笑。很長一段時間,會成為孩子的心理陰影,導緻他性格自卑。

第二種:不在玩鬧時責罵

其實很多孩子的錯誤是無心的,可能他們壓根不知道自己做了錯事,是以還會特别開心地玩耍。這個時候,父母盡量也不要去打擾孩子,更不要把憤怒的情緒,轉加在他們身上,特别影響心情。

孩子也需要面子,幼小的心靈也需要保護,這些時候請不要罵他

開心玩鬧的時候,父母忍忍心中的怒火,等到孩子遊戲結束後,在無人的角落批評,也是可以的。

第三種:認錯後不要責罰

既然孩子已經主動認識錯誤,并且表現出悔意,那父母就不要再責罰。因為此時父母的态度,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原本的悔意變成叛逆,覺得父母完全不了解自己。

很多事情,其實認錯就是目的,說明孩子願意改正。若是一味地責罰,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消極,影響親子感情。

孩子也需要面子,幼小的心靈也需要保護,這些時候請不要罵他

總結:坦然接受孩子的錯誤,并且根據錯誤的大小,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屢教不改的小錯誤,可以給予适當懲罰;第一次犯的錯誤,不管大小,都要先指出錯誤背後的危害,給孩子一次改正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