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龍杯】一路生花

據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

家是港灣,家是歸宿,維護好家庭的穩定和諧,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

有這樣一個六口之家:兩個兒子健康快樂成長,公公婆婆幫忙打理家務,夫妻兩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他們是大千世界裡最最平凡的一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和愛演繹着最真實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他們一起努力,用心、用情、用愛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

珍惜包容、共同進步

結婚八年,從相識到相知、從了解到了解是一個美好又艱難的過程。從一開始的如膠似漆到後來的柴米油鹽,中間不知道經曆了多少的風風雨雨。所幸他們一直不離不棄、珍惜和包容,讓感情得以維持和繼續下去,并逐漸走上幸福的道路。婚姻八年,生育兩子,孩子出生後他們才真正意識到為人父母的責任,雖有公公婆婆幫忙照顧孩子,但凡事他們都親力親為。生二寶時,妻子因為術後大出血導緻身體不好,特别容易疲憊,那段時間丈夫隻要在家,家務活基本全包,睡前幫大寶洗刷,早晨給二寶穿衣服、沖奶粉、伺候大寶起床。二寶的到來不但沒有影響他們的夫妻感情,反而讓他們多了幾份了解和包容。

除了在生活中互相照顧、互相信任,在工作中夫妻兩人也是互相了解、互相支援。他倆工作性質差異很大,他做醫生,她做法官,他擅長邏輯思維,她擅長語言表述。看似沒有交集,實則都是運用自己專業知識,對症下藥,為群衆辦實事。

2021年,對于這個家庭有着特殊的意義。5月中旬的一天,丈夫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不一樣的是,他在飯桌上告訴父母和妻子,因為邊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他要到邊境線上支援抗疫兩個月,月底出發。5月27日上午,連同丈夫在内的300名民兵踏上了前往西雙版納的征程,在兩天一夜的漫長車程後,終于到達目的地。在邊境的兩個月,通過遠端視訊家人得知,邊境線上他們執守深山,一頂帳篷兩把椅子就是一個崗亭;在那裡,除了要面對可能帶有新冠病毒的偷渡客外,他們的敵人還有毒蛇、毒蛙、毒蟲、毒販,以及通過報道常看到的黃、賭、毒、(走)私、特(務)、艾(滋);從營地出發,需要6天的時間才能跑完23個崗哨點。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發的時候,作為醫生的丈夫沒有思慮太多,就毅然決定在請戰書上簽字,報名參加到支援隊伍中。作為黨員的妻子全力支援丈夫的事業,丈夫在外救死扶傷的時候,全心全力的照顧好整個家庭。

丈夫邊境支援兩月回來後,又踏上重慶的求學之路。妻子知道,他作為一名醫生,唯有不斷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醫技,才能讓更多生病之人,免受疾病的困擾。此時,妻子經過一年的考核、考試、面試,如願成為一名法官,但是随之而來的是工作崗位的變動。家裡大大小小的家務事,照顧兩個年幼兒子的重任,全都壓在兩個年邁的老人身上。他們了解并支援,常說,為了國家利益、為了人民,你們隻顧奔赴各自的事業,家裡面的事放心,有我們在。

敬老孝親、家庭和美

婚後,夫妻兩一直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和老人相處,要了解他們的喜好,順從他們的意願,孝敬老人,也不一定全部展現在經濟上,平時也得對他們和顔悅色。

逢年過節,他們都會組織家庭聚會,煮飯的,洗菜的,炒菜的,洗碗的……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公公婆婆、嶽父嶽母在一起相處的也很和諧,常聽妻子說“我媽來我家,孩子要睡覺我就帶孩子先睡,都是婆婆陪着我媽聊天聊到很晚”、“我媽今天又來我家,跟我婆婆兩人約着逛街去了”……

言傳身教、重視德育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倆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重視孩子的品行教育。自從大寶上幼稚園後,為了不讓孩子癡迷電子産品,互相約定到家後無特殊情況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機,全心全意陪孩子。夫妻兩人都是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的志願者,特别注重孩子文明習慣的培養,孩子随手扔掉的垃圾,一定會讓他們馬上撿起來,放到該放的地方,出門的時候示範孩子遵守交通規則,禮讓别人,騎電動車佩戴頭盔。

二孩家庭,他們也是盡量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沖突,不讓大寶因為弟弟的到來有失落感,做好孩子的心理教育。平時也會注重提升大寶的責任心,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又有成就感的活,比如給弟弟洗洗奶瓶,幫弟弟找件衣服等。弟弟現在也知道有好吃的和哥哥一起分享。

助人為樂、鄰裡和睦

一個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對自己家人好,還要處理好鄰裡關系。鄰居遇到困難,隻要是得空,大家都會幫忙。對孩子也是教育他們要睦鄰友好,每逢過生日或者有好吃的,都會讓孩子把東西給鄰居家的小朋友送一點過去,分享他的快樂。

有人說,為人真誠熱情是鄰裡和諧的前提,互相了解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互敬互愛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隻有每個人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能幸福長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