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所有的溝通無效,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

同樣的話題,父母說了無數遍,而孩子壓根沒有聽進去。這樣的無效溝通,在很多家庭上演,結果都是以“兩敗俱傷”而告終。最初語氣溫柔的父母,也會變成暴脾氣,語氣不自覺的提高很多。

所有的溝通無效,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

在父母看來,孩子是最幸福的,大人已經替他們安排好一切,隻要聽話照做就好。殊不知,孩子也有他們的煩惱。大多數父母的溝通,并且朋友間的溝通,而是用下達指令的方式,“逼迫”孩子聽話。

讓人無奈的是,父母居然覺得是孩子不聽話。卻不知道從一開始,親子間就在不同的頻道,父母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完全不同,如何能展開良好的溝通呢?歸根結底,導緻溝通失敗的元兇,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不懂溝通。

所有的溝通無效,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

想跟孩子建立良好有序的溝通,父母需要做好這些事情

1、學會換位思考

所有的溝通,都是建立在公平和公正的原則上,雙方保持基本的禮貌和尊重。可是有太多父母,他們的溝通是要求,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想法及感受,自然也無法得到孩子的回應。

是以,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在溝通的過程中,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不強迫,是溝通的第一步,當孩子有權利自己做選擇和決定時,才更願意接受父母的建議。

2、不随意貼标簽

任何時候,都不要随意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标簽。每次溝通,父母開口就是指責,這讓孩子如何去接受和配合呢?或許他們身上有很多缺點,但隻要孩子認識到錯誤,都是可以改正的。

所有的溝通無效,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

聰慧的父母,不會當面去指責孩子,而是在私底下認真觀察。親子溝通時,會以開玩笑或者講故事的方式,把這些行為指出來。

3、态度決定一切

父母跟孩子溝通時的态度,決定了最後溝通的效果。若是父主機闆着臉,且語氣兇狠,想必孩子也不會配合。但要是父母語氣溫柔,而且面帶笑容,全程沒有要求和脅迫,整個溝通特别舒服,那孩子自然會配合。

同孩子說話,就如同演講一般,聲調、措辭要相對豐富一些。這樣更容易激發他們溝通欲望,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所有的溝通無效,并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

試着從自身找原因,作為成年人,父母應該具備溝通的經驗,引導孩子打開心扉。好的親子關系,都需要平等作為基礎,若是遇到跟孩子意見不同的時候,也請像朋友一樣,認真聽完他們的意見。

繼續閱讀